东北角暨宜兰国家海岸风景区绵延达100公里,行驶在蜿蜒公路上,每一处尽入眼底的沿海美景,伴随着海洋的气息,美得让人难以想象。日升这一侧一望无际的海,与公路另一端高耸蓊郁的山林遥相对话;海洋传达着生命与文明起源的深刻感受,让行旅者心胸开阔。向往大海的我,臣服于沿岸一座座海湾的臂弯。
万里无云的晴朗,将视线推移得非常渺远,我彷佛能望穿海平线尽头泼洒着金光的日头。指引归乡的龟山岛随我们车行向北,正在展演变化万千的样貌;海上渔船此时也成了点点风光,在港口吐纳间前行。
铁道文物述说历史背景
午后时分,我们来到台北县福隆火车站,满街的自行车出租站成为此次旧草岭隧道铁马行的起点。清晰明朗的标志,指引游人从这里开始踏上旅程。火车站到隧道口的自行车道是一段产业道路,虽没有特别引人目光的景色,却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车道,树丛远山层层地涌过来。
骑到隧道口,四周有老旧火车零件组成的造景装置:几座机器人塑造出有趣的铁道印象,也展示了铁道文物的多元面貌;废弃火车头、平交道与铁轨装置,提醒着游人这条自行车道特殊的历史背景。
〈丢丢铜〉这首耳熟能详的兰阳民谣,其中隧道正是这条全长2,167公尺的旧草岭隧道。早期宜兰、台北两地地势险峻、往返不易,此隧道终于民国十三年完工,贯通石城与福隆;后因单线通车不敷使用,民国七十五年另开凿新草岭隧道,旧隧道于是搁置封闭。
蓊郁的绿在隧道两端蔓延
北边隧道口「制天险」几个阴刻的草书大字迎面而来,说明凿刻隧道当时的地势险恶。壮观而险峻的耸高山脉,让人不免想象起开凿此条隧道的血汗艰辛。旧草岭隧道为新草岭隧道取代通行后,重新规划整建成为自行车道,蓊郁繁茂的绿色就这样在隧道两端不断蔓延,成为我们眼中美丽的风光。
隧道口阵阵凉风吹出,如织的游人鱼贯地骑入隧道。自行车道整建得十分平整,即使在阳光无法洒进的隧道里,也同样干净舒适。隧道口火车行进的音效声,伴随游人体验除了坐火车外穿越隧道的其他可能。隧道壁没有刻意装饰,反而保留坑疤而原始的红砖痕迹;用油灯灯罩点缀的昏黄光晕,缓慢地将这条历时已久的隧道,染上了回忆的色彩。
小村古朴建筑留下时间轨迹
穿过二公里多的隧道,可能有人认为单调,但若真能仔细感受其中氛围与情调,和规划者试图传达的铁道岁月与意象,会有更多体会。
从南边出口,伴随隧道口碑匾「白云飞处」而来的是绝佳的视野。小村落「石城」低矮古朴的建筑,正面向一望无际的辽阔海洋。穿梭在窄仄曲折的巷中,这些传统的矮房已少有人烟,留下的是时间刻画的轨迹。许多游人骑出隧道口,仍然意犹未尽,直呼这条自行车道不够长,只能短暂停留赏景后原路骑回北端福隆。
海风减少溽热,湛蓝取代烦躁;从石城这端新建的碉堡式观景台上眺望,新、旧草岭隧道出口能够同时望见。山与海的紧密交会,丰富每位游客的视野与感受。南北两端与隧道里的三段景致,都让我惊艳不已。下回我决定以步行再次体验旧草岭隧道的种种风情。
回程的路上,晴朗的日子里,龟山岛正与我们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