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盲、茫,是台湾上班族的写照,似乎事情不够多、速度不够快,就会在高速竞争中落伍。而书法这个极需静心专注的写字艺术,便被现代人视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甚至风雅的养生之道。
不是要当艺术家,是修身养性
现年72岁的书法家陈嘉子,投入书法教学二十余年,桃李满天下,老、中、青皆有;包括行政院长苏贞昌的妈妈、监察委员周阳山的夫人,都是她的学生。她以个人学养,将诗画融于书法,自成一格而广受喜爱;迄今笔耕不辍,并长期致力于台湾书法艺术推广。
容光焕发、面色红润的陈嘉子,笑称自己的保养秘密就是勤拿「两枝笔」,一枝是「毛笔」,另一枝则是「扫把」。每天必修功课就是写字与打扫。她开朗地说:「能动就是福。」
陈嘉子表示,写书法经常可以让她达到忘我的境界,连禅坐都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写字是最好的禅修,我要是打禅还会想到水龙头开关、开水有没有关,但写字不会,很专注地一直念着写的诗词,甚么事都不会想。」这或许是自古许多书法家特别长寿的原因吧。
她特别强调写书法就是最好的修身养性,不是就要当艺术家:「书法就是磨练你的耐性、修养,要写得一手好书法必须持之以恒,如果一天不拿笔就无法运笔自如,易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她认为,拿笔稳要十年以上,写一手好字则至少需要三十年。「所以写书法相当辛苦,必须投入很多精神在里面,是个细水长流的工作,考验人的耐力与毅力。因此第一一定要有兴趣。」
不拜名师,好老师一个就够
陈嘉子的启蒙书法老师、书坛耆宿李普同先生,为近代草圣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是于门四大传人中唯一的台籍人士;其草书质厚洒脱、雄浑凝炼,有「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之境。
因为特别喜爱行、草书体动态线条的美感,陈嘉子于是跟随李普同老师学习书法共24年直至李老师往生。在李普同老师介绍下,陈嘉子亦向博学多闻的王静芝老师学习二王书体18年。陈嘉子先后跟随两位老师学习,皆专注坚持至老师无法教导为止。
陈嘉子表示,专一很重要,「有些学生说,我拜很多名师,名片写了一堆,拜了几十个、一百个,没用的。老师好一个就够,他会有很多东西让你学,让你慢慢去领悟、琢磨,不是一、两天让你学完。跟在身边,滴水成渠,那是很长远的时间。我都以一为终,到老师不能教我为止,没有半途而废,中间绝不间断。」
此外,陈嘉子认为找老师要找适合自己的,而非名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长,不是名师你拜他就一定会出名。先问自己要的是甚么?那个老师能给予你甚么?那就是你要找的老师。」
书画同源,磨二十年笔功再执画笔
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陈嘉子则常说书画同源,她的作品包括书法、绘画。
陈嘉子会投入书法领域,得从她年轻时代喜欢画画开始说起。
早期她拜师陈景容学习素描,后跟随蓝清辉学水彩,直到要学国画时才发现画国画必须题字,写一手好字更为重要,于是开始学习书法,先把画笔放在一边。
专注是陈嘉子有所成就的原因。「很多人说自己会画画与写书法,两者双管齐下。我认为不对,事情都有前后次序。就像桌上有很多东西,一定要归纳逻辑、甚么该先整理一样。写字与画画,要写字先,因为写字的基础是拿笔。写书法的人要来画画一定会,画画的人要来写书法则不见得行,因为写字人的笔会拿得很稳。」
「《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迷惑)。意思是学了很多,抓了很多,到头来甚么都没学到。学得少、学得精,你才有所心得。所以我都很专一。写字跟画画,我画在先,但我知道写字很难,所以就把画抛开,就专注在书法中。到后来我已经写了很久了,跟李老师24年、王老师18年,当然两位老师中间有重迭的时间,才再回来画图,跟黄磊生老师学岭南水墨画。」
磨练二十几年笔功后,再度执起画笔,陈嘉子终将诗画融于书法,自成一格。
陈嘉子对书法艺术的诠释:
书法是透过毛笔点、画、使转的动作,时而产生跳跃、驰骋、飞舞、静定等丰富意象与姿态之美,在单纯平面中显现出无限美感体验。宋代文豪苏东坡在《题跋》中提到,书法必须给人一种似乎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生命活力存在其间的体验,而不仅在形式技巧上求其神似,更需具备丰富内涵,要有内在精神、韵味、气质与境界。
而其气韵与境界的提升则端视书法家平时的学识与修养高下方能有成。是以书法不只是单纯书写,而是人性情的显现,在笔画使转之间,更是为人处事的种种学习,一种定静安虑的人格修养。
──摘自陈嘉子〈观墨韵之美,话忘年之交〉一文。
厚植文学素养,写出感情文字
陈嘉子表示,写好书法除了勤练笔功,还要有文学素养。在写毛笔时,陈嘉子会一边吟咏所写的诗词。为了更懂诗词,她跟随闽南语诗词老师周植夫学习诗词七、八年,过程对她的书法写作帮助很大。
「作诗需要押韵,就要从闽南语也就是河洛话下手。你吟得很开心,知道她的内容,非常投入这首诗的感情里面,用你的笔把这个感情表现出来,那就是你的书法作品。」
「尤其行草,一提笔下去十几字,例如唐朝张继的诗作〈枫桥夜泊〉,不可能月、落、屋、啼、双、满、天,看一个字写一个字。行草一枝笔下去就一气呵成,一直写下去,当中你的行气、转韵就非常美,节奏感就会出来,构成的行草就非常美。」
中国文字的美让书法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而文字背后更蕴含悠远文化的内涵。「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内涵典故都需考据,有文学素养写出的字才有感情。」陈嘉子如是说。
活到老学到老的「高妈妈」
陈嘉子表示,要成为一个艺术素养高的艺术家,需要经过相当大的努力,智慧累积、加上敏锐的观察力,「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她认为出色的艺术家经常能把心中的想法、对社会的批判反思,表现在画中、表达出想法。
每个艺术家都希望有自我风格的作品展现,所以追求创新者不乏其人。但陈嘉子强调创新不是「胡搞」,「不是无师自通地乱搞叫创作,那就像乩童,起乩画最快!要有深厚基础功,了解内涵,才能以新的思维融入书艺。」
论起创作风格,陈嘉子谦虚地说自己是纯属兴趣,没有甚么风格。「我常说我是个学生,永远以学生的心态向人学习,才有进步空间。满招损,谦受益。如果把自己捧得高高,说自己是书法家、艺术家,别人有好东西你永远得不到。」由于夫家姓高,她笑称:「所以在书法界,很多人叫我高妈妈,不叫我陈嘉子。」
虽然桃李满天下,目前陈嘉子除了每星期四堂书法教学课外,亦不忘当学生继续学习。两堂课一堂是向岭南派黄磊生老师学习花鸟山水画,一堂则是中国廿一世纪现代水墨画会秘书长刘国兴的现代水墨课。「我当学生,作业很多,刚刚还在画画。」高妈妈精神奕奕地说。
前几年刘国兴举家搬回台北县三峡镇,陈嘉子也未曾中断学习,每回都大老远从台北赶公交车、转捷运,风尘仆仆到三峡上课,还笑称赶公交车超好玩、新鲜又有趣。她还经常中途拦车,到现在许多司机都认得这位拦车的「欧巴桑」。
无怪乎刘国兴直称「活到老学到老」是陈嘉子的心境写照。而这股认真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正是陈嘉子在书艺上成就斐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