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台湾人为甚么讨厌韩国?

台湾人为甚么讨厌韩国?
去年亚运杨淑君事件发生后,台湾民众制作用来抗议亚洲跆拳道联盟的牌子。
Getty Images
第81期
郑少凡
反韩心态的历史渊源

地瓜是「韩籍」(台语谐音)、「含果仁」(谐音韩国人)的巧克力、葱是「三星」出产的、包心菜被认为是「高丽菜」而纷纷被遣返出境……

以上是台湾去年底一片反韩声浪中,网络上流行的笑话。

对台韩关系而言,2010年底是个多事之秋。亚运台湾跆拳道选手杨淑君的「黑袜事件」,尽管中共极可能是背后黑手,台湾媒体的矛头却多指向韩国,使得民众反韩情绪高涨。连当时的卫生署长杨志良也不落人后,气愤地在媒体镜头前说:「很想拿刀砍人!」

不仅在运动竞技场上「擦枪走火」,商场上也是「战火连连」。2010年12月,欧盟以「反托辣斯法」、「共谋操控价格」的罪名,重罚「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中华映管」与「翰宇彩晶」新台币173亿元,但韩国「三星电子」因为率先向欧盟通报这项不法行为,出面做「污点证人」而在这一次免受处罚。「奇美电子」最大股东郭台铭因而痛批「三星电子」为「抓耙仔」,经济部长施颜祥则大骂三星不守商道,经济部官员还忿忿不平地脱口而出:「走着瞧!」

台湾官员们撂狠话,第一时间在韩国电视台的热门时段上以跑马灯方式放送。网友嘲讽官员像在上演电影《艋舺》里的桥段。一时间台韩关系彷佛陷入冰点。

在台湾媒体的带动下,民众的反韩情绪掀起了一波波高潮。「1111人力银行」去年底针对台湾上班族做的调查中发现,有高达55%的上班族反韩;而台湾民众反韩的主因在于:「韩国裁判已多次在各项国际赛事判决不公」、「本来就不喜欢韩国民族」以及「不认同韩国裁判在亚运的判决与作法」等。然而,一位住在韩国首尔的台湾人表示,他周围的韩国人都无法理解台湾人为何这么讨厌韩国人。

运动场上及商场上韩国人的小动作,是大部分台湾民众不满韩国的近因。

事实上,台湾人的「韩国情节」渊远流长。台湾知名的韩国专家、「知韩苑」执行长朱立熙,笑称自己曾经是最反韩的人。1980年代朱立熙在韩国留学时,因追踪报导韩国社会运动而被当时的军政府全日跟监、电话窃听。由于「身临其境」,由他分析台湾人的反韩心态,多了几分洞见。

朱立熙开宗明义先做了简单的总结──台湾人的反韩心结,源自大中国的优越感被挫败后所产生的被害者心态。 如果要进一步详细探究这中间的缘由,则必须先回顾历史。

解析1:

自古以来的「宗主国的优越意识」

朱立熙直言,近来台湾的反韩情绪是「被媒体炒作的」,原因是:「台湾的媒体,基本上是抱着看不起韩国的心态!」

「中国人对朝鲜人的观感,在近代史里可说是从『宗主的优越意识』中出发。」朱立熙首先解释:「自古以来,韩国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文化上也是隶属关系,也就是殖民地啦!所以中国人对韩国人,优越得不得了。」

朱立熙曾经写过一段小故事,用来说明古时中国人对韩国人趾高气扬的心态。

我国驻韩最资深的外交官李克信,曾在1980年代中韩未断交时跟年轻的外交官们谈起一段历史逸事,那是李克信一天整理大使馆档案时,发现一些清末袁世凯留下的史料,里面记载着一段小故事。

清末,朝鲜仍是清朝的藩属国,袁世凯时为清朝驻朝鲜大臣。当时李氏朝鲜国王高宗派遣了一位驻美公使,不过,没遵循往例通过驻韩的袁世凯征求清廷的同意。袁世凯知悉此事后大怒,训令朝鲜高宗收回命令,叫已启程前往美国的公使返国。高宗一开始不同意,但禁不起袁世凯的再三胁迫,只好派发电报到美国。这位朝鲜公使尚未呈递到任书,只得乖乖听话、垂头丧气地搭船回国。

事情还没完。半年后,朝鲜国王高宗不甘心,以为袁世凯忘了此事,派任这位公使为「京兆尹」,也就是汉城市长。不料仍被袁世凯得知,诏告高宗不同意这项任命,马上要求撤销此人职务,并严厉训斥李氏朝廷此人永不录用。袁世凯代表「宗主国」立场之强悍,可见一斑。

这种宗主关系,直到20世纪,清国力衰败,朝鲜被日本并吞,以及朝鲜爆发「独立运动」后,中韩才卸下宗藩关系。

解析2:

国民政府是「父」也是「兄」

国民政府时期,虽然中韩不再是宗藩关系,但国民政府以兄长之姿帮助韩国,曾大力扶持上海的韩国临时政府。台湾的历史学者胡春惠解释其中原因,「由于中国民族对历史上受(列强)挫之复仇心理,加上918事件以后中韩两民族在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奋斗上,已经很明显地利害一致。」

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俄国大败,其势力退出朝鲜半岛;1910年,日韩签订〈日韩合邦条约〉,韩国正式开始长达三十来年的日本统治时期。

韩国人民于焉展开大小起义反对日本殖民统治。

1919年,韩国人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8年韩国人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武装义勇军,后来改组为「韩国光复军」,经费、武器、粮食等都由国民政府提供。朱立熙进一步说明:「你去看国民党党史文件,上海临时政府主席叫金九,他写的公文,要成立光复军,跟国民政府申请经费,老蒋就批『可也!四亿银元』,文件的真迹正本都还在国民党党史柜里!」

上海大韩临时政府主席金九与蒋介石友谊深厚,蒋介石还认其子金信为义子。可惜,二战后大韩民国建国后,金九在内部权力倾轧中遭韩国总统李承晚派杀手暗杀,蒋介石扶持的上海临时政府派失势,台韩外交关系陷入困境。直到1961年,军事强人朴正熙经政变成为总统后,与朴正熙关系良好的金信被派为驻华大使,这位蒋介石的义子来到台湾,使国民政府与韩国关系在1950、1960年代达到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认为自己对战后韩国的经济发展有功。1960年代,日韩开始外交正常化的谈判时,双方态度对立,蒋介石曾经扮演居中调停的角色。文化大学韩文系教授林秋山说明:「韩日会谈当初是谈不拢的,美国要求蒋介石总统去日本。1965年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来台访问,蒋介石就劝他退让一点,早日签订韩日合约,也劝韩国不要太坚持。所以韩日合约的签订,我们也许有些贡献。」

而韩日合约则是今日韩国发展的主要关键之一。林秋山继续说道:「1965年南韩的经济才超越北韩,原因有二,第一、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订定『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第二、韩日合约日本『补偿』韩国6亿美金,韩国用于经济建设,得以有日后的发展。」

国民政府自认为协助韩国独立建国运动有功,同时与韩国驻华大使又有着「父子关系」,还调停过日韩关系、奠定日后南韩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而然对韩国人充满优越感。朱立熙表示:「我们对南韩虽仅以『兄弟之邦』互称,但不可否认的,在政府领导人的潜意识里,我们却难脱『父执辈的优越感』,对南韩仍有着轻蔑的心理,这样的心理自然也影响民间对韩的心态。」

解析3:

台「兄」遭韩「弟」背叛断交

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1950年朝鲜半岛爆发韩战,南北韩停战后以北纬38度为分隔线,北为北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为南韩──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大韩民国和之后退守台湾的国民政府成为难兄难弟,冷战时期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防堵共产势力扩张的最前哨基地。

1970年代,正是冷战局势诡谲之时,也是国民政府外交关系走下坡的开始。

1973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表〈六二三宣言〉,宣布对包括共产集团内的所有国家开放门户,台韩关系开始恶化。直到1978年,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台湾被迫退出联合国,韩国虽是少数几个继续与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但台湾却人心惶惶,深知与韩国分手在所难免。

1983年,一架中国民航机从东北的沈阳出发,目的地为中国上海,但途中却飞离航道,最后降落韩国的首都首尔(当时叫汉城),原来,这是一场劫机事件!

这场劫机事件以原东北沈阳地区总调度卓长仁为首,因其在大陆涉及贪污,伙同五名同伴欲逃往台湾。一行六人登机后,拿出枪械指着驾驶员的头,逼迫他把飞机转向,飞往韩国。

这六名劫机的中国大陆人士,在当时的国民政府看来,是投奔自由的「反共六义士」,但在国际公约中却是「劫机犯」。当时的韩国,把这起事件当作与中国外交人员冷战后「破冰」的机会,以国际公约惯例把这六名大陆人士以「劫机犯」羁押一年半。期间,同为反共的兄弟的韩国,把中华民国的「义士」关押,还与中共建立外交管道,让遭受背叛的台湾民众深感不平与失望,掀起了一阵反韩风潮,位于台北忠孝东路四段的韩国大使馆,成了民众泄愤的对象。

朱立熙表示,「六义士劫机案」成了给台湾民众机会教育的第一次教材,「让台湾民众终于完全认清了南韩正在全力拉拢中共的外交政策;我国国民全面感受到被南韩『遗弃』的失落感。」

1984年,到汉城参加亚青杯篮球赛的中华代表队,场内被禁止举国旗为球队加油,而与韩国没外交关系的的中共竟然可以举国旗。中华代表队愤而抗议退赛。林秋山表示,此事件使台湾民众反韩情绪更加强烈。

1992年,卢泰愚取代了全斗焕出任大韩民国总统。这位带有军方色彩的新任总统,将与中共建立邦交视为一项政治资本。在汉城与北京多次秘商后,当时的总统李登辉深知大势已去,8月22日宣布与韩国正式断交。两天后,中共与韩国建交。

台韩断交的过程,台湾民众被欺骗的感觉特别深刻。1992年断交前夕,李登辉总统派了特使团到韩国,由前外交部长蒋彦士领军,希望能挽回与韩国的关系。林秋山就是当时特使团成员之一,他回忆:「特使团对韩国提出,我们只希望跟韩国维持外交关系,不管韩国跟谁建立外交关系。韩国当时的答复是:『我要结交新朋友,但不会放弃老朋友;我要加强与中共的关系,但不会放弃和中华民国的关系。』」

断交前夕,末代驻韩大使金树基的子女在美国结婚,为参加婚宴,金树基特地问韩国外交部长,若台韩关系将生变,自己即不去美国参加婚礼;若不会生变,他才考虑成行。韩国外交部长回答:「你去没问题!」没想到金树基半途被找回处理生变的外交关系。林秋山解释:「从这事看到韩国不遵守承诺,我们被骗了。」

这种被韩国欺骗、遗弃后的失落感,与美国、日本断交时的失落感不一样。民众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当时外交部长钱复形容与韩国断交的心情为「痛彻心扉,永难忘怀」!

朱立熙解释:「台湾民众无法忍受的是,背弃自己的竟是向来被自己所瞧不起的南韩,也就是兄弟之邦被自己视为『当然是弟弟』的南韩,在这种先天的优越感之下受到的冲击而产生的『受害意识』,变得格外强烈。」

解析4:

台湾人心中的伤口难以愈合

至此之后,台湾民众心里产生的怨怼,形成对韩国人的许多负面刻板印象──「韩国人不可相信」、「韩国人背信忘义」、「韩国人吃软怕硬」等等。两国断交无疑在国人心中划下一道伤口,这伤口不断地酝酿心中的反韩情绪。

由于诸多历史因素,从宗藩关系到扶持大韩临时政府、从父子关系到兄弟关系,中华民族(包括中国人与台湾人)对于大韩民族,在潜意识中总是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尤其是台湾人经过了断交世代,往后在台韩运动场上的交手,看到韩国人的小动作,使得台湾民众心中未痊愈的伤口隐隐作痛,难免爆发愤怒情绪。

时至今日,运动场上与商场上又见「纠纷」,当台湾媒体又再炒作反韩时,是否这难愈的伤口作痛所造成?朱立熙回答:「我不排除现在的媒体在做韩国新闻的那些人,是抱着中国人的优越感去看韩国人。」

那么,如何治愈这道伤口?朱立熙认为,必须先放弃自我优越感,改采用台湾本位的韩国观,以平等互惠的理性态度对待韩国,「承认你的人口只有韩国的一半,你的土地只有韩国的三分之一,你为甚么认为自己是老大呢?」朱立熙如此提出破解台韩恩怨情仇的反思。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法語成為世界第九大常用語言
根據法語圈組織(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簡稱OIF)的調查統計,…
通貨膨脹成為中國的一項「新稅」
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最近這兩年一直持續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去年政府定下3%的價格上漲指標,最終被控制在4.6%的水準。…
愛的迴響2:育英國小 一個處處有書看的快樂天堂
走進南投縣埔里鎮育英國小校門,迎面二樓建築以迴廊連接,圍繞成一個半圓廣場;穿過中庭,眼前豁然開朗,隔著綠意盎然的庭園,「群落」…
狗話連篇
一進小吃店,迎面而來一隻身著紅色亮面棉襖背心的拉布拉多:米黃的毛髮一根根工整地貼著發福的身材,咖啡鼻水亮水亮,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招呼來客。…
結合高薪與夢想 空服員正夯
2008年金融海嘯後,隨著全球景氣的逐步回升,航空業陸續加開航線與班次,產生不少人力缺口。各大航空公司近幾年皆大量招考空服員,…
梁山泊好漢 忠義典範留人間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版本很多,「義」與「忠」是小說的兩大主軸。作威作福的貪官、魚肉小民的污吏,都是小民切齒痛恨的,…
緬甸向民主前進 多國擬放寬制裁
緬甸近來一連串的改革博得國際正面評價:八大工業國集團4月表態願考慮放寬對緬甸的制裁;英國首相卡麥隆訪問緬甸,提議歐盟暫停對緬甸的制裁;…
純淨水是「死水」
明人筆記中說:「沐浴水澄之,可以漬米炊飯。」意思是把洗澡水靜放澄清,舀出清水,可以淘米做飯。筆記裡還說:「予昔附糧舶至丹陽,連艘十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