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那斯达克主席、72岁的马多夫(Bernard Madoff)一头花白的卷发、鹰钩鼻、一副金丝边眼镜、身穿卡其布囚服,在2008年承认通过「庞氏骗局」(Ponzi scheme)骗取了650亿美元,欺骗了投资人和自己的亲朋至少16年,被判入狱150年。历史总是不断重演,台湾在21年前也发生过类似的鸿源集团吸金事件。
挖东墙补西墙
马多夫曾经是华尔街的传奇,他出身中产犹太生意人家,在纽约皇后区长大。1960年他以500美元现金起家,注册了马多夫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主要做股票买卖的中间人。在弟弟的帮助下,马多夫最先采用了电子交易系统,成为那斯达克,也就是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的五位缔造者之一,并于1991年成为那斯达克董事会主席。
马多夫承认,他自1992年开始「庞氏骗局」,也就是一般人俗称的「老鼠会」,在中国叫「挖东墙补西墙」。许多非法传销集团也是用这一招:利用新投资人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制造赚钱假象,骗取更多投资。马多夫的吸金对象,包括: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 S.A., SAN.MC)、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东京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苏黎世的新私人银行(Neue Privat Bank);拥有纽约大都会球团的地产大亨威尔朋(Fred Wilpon)、《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 World Report)杂志的主人祖克曼(Zuckerman)、好莱坞大导演史蒂芬史匹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瑟尔(Elie Wiesel)、欧莱雅拥有人贝当古夫人(Liliane Bettencourt)等。
稳赚不赔、只接纳圈内人
马多夫能行骗近二十年,除了「稳赚不赔」的金字招牌外,还因为他「只接纳圈内人」的形象。财经专家兹维格(Jason Zweig)在《华尔街日报》上形容的马多夫「请君入瓮」的过程,犹如骗术电影情节:一位被介绍是「大人物」的投资专家在私人俱乐部或其他上流人士聚会场合吹嘘靠着马多夫而投资发财,听者上钩后,再强调「须经邀请才能入会,也许可代为安排」。
受惑于神秘感和圈内人的优越感,即使马多夫接受投资的条件很苛刻:投资底限是100万美元,还必须经过「圈内人」介绍,上流社会有钱人还是蜂拥而至。兹维格说,投资人交付巨款给马多夫操作,每月稳赚大约一个百分点的利益,他们就没想想,这种一、二十年都只赚不赔的投资是否「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摩根大通、汇丰、瑞银难逃罪责
马多夫的证券公司使用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汇丰(HSBC)和瑞银(UBS)的账户,它们当年掌握的信息足以察觉其形迹可疑。「千亿美元进出一个账户,你应当警觉起来。摩根大通手里有全部对账单。」兹维格指称:「银行高层有人知道实情。」
负责对马多夫的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皮卡德(Irving Picard)在2010年12月对摩根大通提起诉讼,索赔64亿美元,理由是「对欺诈视而不见」以及「在其中起到合谋作用」。
如何提防「马多夫」
如果有人说能保证你只赚不赔,或是答应你能快速赚钱,你就要小心了。马多夫能吸引投资人,正是因为他许诺说,无论市况如何都能带来回报。
正规的投资者,理应检查为你理财人选的资质背景,核实其从业资格,还可以到证券主管机关网站查找投资顾问公开的信息。
如果你已经是一起欺诈案的受害人,或怀疑自己成了受害人,更要及时向证券投资人保护机构报案。
《金融时报》记者问马多夫,今后有甚么打算?他说:「狱警都尊敬我,我的房间有木门,窗户上没有铁栅栏。」当问到妻子茹丝(Ruth)和自杀的儿子马克(Mark)时,马多夫流下了眼泪:「我说的一切都不是我行为的借口,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全部责任。」
他妻子对马多夫的欺骗行为无法谅解,至今罕有联系。2008年12月11日,在律师的建议下,马多夫的两个儿子马克和安德鲁(Andrew)举报了他。两年后的这一天,大儿子马克在纽约住宅里上吊身亡,终年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