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掀起塑化剂风暴,暴风圈扫向世界!自事件爆发以来,至少有30家厂商、175项涉案食品出口到国外。行政院卫生署善尽国际责任,主动通报22个国家及地区,疑含塑化剂之出口产品。
原本辛苦建立起的「MIT」良好国际形象,因塑化剂大受损伤!更令人痛心的是,谈起「黑心食品」,原本世人的焦点在「中国」。「塑化剂」却让台湾成为另一个众矢之的。
然而,一般人还是不免心存疑惑:「台湾的有毒食品相对于中国,到底有甚么差距?」
探秘1:
中国大陆有没有「塑化剂」?
首先看看台湾暴露「塑化剂」事件后,在对岸掀起的波澜。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台湾公布的情况,调整受塑化剂污染的相关产品名单。6月16日公布的名单中,因受塑化剂污染而被中国暂停进口的产品,超过了一千种。
6月14日,中国「禾博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出口到台湾的姜粉,被检出含塑化剂DIBP,且检出量高达33100ppm,这是台湾进口食品首次检出塑化剂。中国卫生部为了实时灭火,卫生部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随即在6月16日举行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宣布,「为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报导平台,可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并警告说:「媒体记者应当明白,有关食品安全的报导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疏忽和不严谨的工作态度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食品工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紧接着,儿童常用抗生素,在港、台名为「安灭菌」的糖浆用粉剂,6月20日被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验出含微量塑化剂,全面下架回收后,「安灭菌」在中国上市、但名为「力百汀」的药品,才被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出含塑化剂。「力百汀」成了中国药监局首次验出含塑化剂的药物。
也就是说,中国也出现了含塑化剂的食品、药品。回顾中国历来黑心食品清单,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只是冰山一角?
探秘2:
中国毒食品高达50种以上
提起中国的「毒奶粉事件」,一般人记忆犹新。但奶粉添加有毒物质在中国可不是「只此一回」。民众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9月,北京的奥运会还没结束,「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近30万名患儿确诊因食用毒奶粉而受害。后来还有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受害婴幼儿不计其数。此事件也严重波及台湾食品安全,当时卫生署长林芳郁因此下台,政府还成立专职机构食品药物管理局来管控食品与药品的安全。
但中国先前早已发生过一样的事件。2003年5月,安徽发生「大头娃娃事件」,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出现体重变轻、身体水肿,但四肢却越来越瘦小的情况。有资料可查的就有171例吃成大头娃娃,死亡13例。至于是否有更多的死婴,中国医院表示无法统计。然而,事件发生之后,却无官方单位受到追究,也无官员、业者受到惩处,这才导致尔后发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不只有毒奶事件,细数过去发生的中国毒食品事件,算算竟高达50种以上!
2001年,中国广东、广西等地查出「毒大米」数百吨。「毒大米」是指将不能食用的发霉陈米或农药超标米反复研磨后,掺进工业原料白蜡油混合而成。「毒大米」卖相比普通大米更好,但是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危害。
2003年底,具有1,200年历史的浙江金华火腿被曝采用了「新工艺」——用剧毒农药敌敌畏浸泡,据说这样不生虫、不生蛆,「连苍蝇都不敢碰」。
2001年8月在沈阳、2004年在杭州,官方先后查出经过熏蒸漂白,卖相更好、更有嚼劲的「毒腐竹」,内含危害人体的甲醛和二氧化硫。
此外,还有把发霉、腐烂、变质的垃圾木耳,采用「新工艺」浸染加工──内含为了防虫而添加高毒农药磷化铝,以及为了卖相而添加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成了「毒木耳、毒白银耳」。
更不可思议的是,「人造鸡蛋」在中国早已盛行。在网上随手一搜,传授人造鸡蛋技术的网页随处可见,包括蛋白、蛋黄、蛋的薄膜、蛋壳都是化学品的组合。专家研究,长期食用人造鸡蛋,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吃成痴呆。
其余还有工业酒精制成的白酒、工业醋酸制成的食用醋、毛发水制成的毒酱油、以石蜡做为凝固剂的火锅底料、糖精水和色素制成的「葡萄酒」、腐烂变质的果子榨成的「鲜果汁」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网友因此罗列出中国被发现的有毒食品,竟高达50种以上!包括:毒大米、毒面粉、毒油、毒盐、毒肉、毒狗肉、毒猪油、毒面条、毒馒头、毒油条、毒鸡鸭蛋、毒豆腐、毒鸭血、毒调料、毒酱油、毒醋、毒酒、毒白糖、毒蜂蜜、毒牛奶、毒奶粉、毒饮料、毒蔬菜、毒水果、毒茶叶、毒水产、毒海鲜、毒木耳、毒银耳、毒豆芽、毒皮蛋松花蛋、毒卤菜、毒烧烤、毒火锅、毒火腿、毒鸡翅凤爪、毒香肠、毒肉松、毒方便面、毒方便食品、毒麦片、毒快餐盒饭、毒凉皮、毒米粉米线、毒臭豆腐、毒粉丝、毒腐竹、毒竹笋、毒蜜饯、毒糖果、毒瓜子、毒果冻、毒罐头、毒牛肉干、毒薯条薯片虾条、毒纯水、毒酸菜泡菜、毒榨菜、毒辣椒酱辣椒面等等,可谓「琳琅满目」,涉及食品的方方面面。
中国网友感叹,中国食品已达「无处不毒」的状态。
中国网友更以黑色幽默调侃道,这些有毒的食品,也让中国民众对各种化学品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毒大米里认识了工业白蜡;从毒火腿、毒咸鱼里认识了敌敌畏;从红心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毒银耳、毒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毒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毒奶粉中认识了三聚氰胺;从「人造鸡蛋」认识了「海藻酸钠、明矾和明胶」。其余有害物质如激素、色素、防腐剂、吊白块、甲醛、瘦肉精、漂白剂、增白剂、保鲜剂、催熟剂、甜蜜素、香精、双氧水、福尔马林、工业盐、明矾、滑石粉、石蜡、硼砂、尿素、氨水等,也都成了人们「被逼」而熟知的词汇。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品越开发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中国网友不禁感叹,不知道还有多少毒食品会继续出现?中国人还能吃甚么?
探秘3:
中共官员吃「特供食品」
中国有毒食品泛滥,在三聚氰胺毒奶事件爆发后,民众对官方的不满情绪达到高点。三聚氰胺毒奶处理过程中,官商勾结、官方包庇厂商情况严重,中国民众不得不怀疑,难道官员自己不怕毒食品吗?
事实上,中国官员们早有「特供食品」管道,官、民食材不同,官员们当然老神在在。
2008年8月,北京奥运开幕不久前,中共国务院「中央机关食品特供中心」主任祝咏兰在山东济南「中央特供产品授牌仪式」上宣称,特供中心不但为国家94个部委的退休老干部「甄选、评估、并生产」特供指定专用产品,也「依托国务院后勤基地、中央警卫局农场、武警边防后勤基地,和遍布全国13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生产基地,为国家机关的官员特供有机食品中心甄选食品」。因为,「特供食品要求严格,得营养又安全」。
为确保供应安全的绿色食品,特供农产品基地应运而生。中国《南方周末》报曾经报导了一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率先揭开特供基地的面纱。所谓「大棚」,就是大温室的意思。
报导中说,二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有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二百余亩,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该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报导,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在中国,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都是农药灌出来的、化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都是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喷洒农药,也是采用生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工人说:「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
而特供食品不仅存在于北京,也不仅涉及果蔬。
《南方周末》报得到不具名学者透露消息指称,两年前,他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吃饭时,同行的人就透露该院在距离西安30公里外的户县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关农场,专人管理,保证所有蔬菜瓜果绝对无毒无害。
而广东省某厅下属一培训考试基地的做法更加高超。十几年前开始,基地不只是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种菜,还包括养猪、养鱼、养鸡鸭。
特供「四保」
此外,中国的「特供体系」,不是最近的事,而是由来已久。
中共建国之后,「特供」始自一份报告。中共中央转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1960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把报告中的「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照顾」改为「特需供应」。从此,「特供」成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词语。
据《南方周末》报报导,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果蔬菜主要供应地。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名号,高层官员也曾到此视察。
报导中披露,该基地生产的蔬菜每周外送一次,一共有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中有十种「大路菜」,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分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据报导,为方便「特供」农产质量量监管,早在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就增设直接管理「特供」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负责「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以确保做到「四保」──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可悲的是,在中国,只有高官才有权享受这样「特殊待遇」的「四保」。一般人的小命,也就不值得「一保」了。
由上述「探秘」中可知,中国大陆的「黑心食品」与「特供食品」,其实是问题的「一体两面」。从中也不难发现,中国食品的毒害,远非他国所能比拟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