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奶制品问题多,家长十分无奈。Getty Images
第91期
中国最新的奶制品标准,引起国外关注。据欧洲《食品日报》(Food Production Daily)报导,中国一名地方奶制品高层官员称:「中国的奶制品标准在全球是最宽松的。」引发对中国大陆奶制品新一轮的争论。
广州奶业协会主席王丁棉6月15日在一个业内的会议上炮轰:中国生乳的国家标准为「全球最差」,并说:「这是国家的耻辱。」
王丁棉指的是今年6月1日起生效的中国新的奶制品标准。该标准将生奶含菌量的上限定为每毫升不超过200万细菌,是之前允许量的四倍。据中国卫生部发出的通知,原来的细菌含量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从每毫升50万到每毫升400万。此外,通知还规定蛋白质含量的最低标准由每100克生奶含2.95克蛋白质降为2.8克。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采用的奶制品标准大概是每毫升生奶含菌量不超过10万,而蛋白质则每100克生奶最低需含3克以上。
「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王丁棉十分不满。
王丁棉称,新标准的降低,来自乳制品制造商想要削减成本以赚取更大利润而给予的压力。王进一步指责说,在鲜奶制造中,是因为牛奶生产厂商自己的卫生标准无法达到高的奶业标准。
他还说,造成蛋白质低含量的原因,是奶厂降低了给奶农的价钱。现在他们又可以宣称说:「可能是因为那些个体奶农用低营养和廉价草料来喂养奶牛。」
广州奶业协会的官员们对此保持沉默,但另一省分同级奶业协会的一名官员表示,王丁棉没有说错,但他分析的原因可能未必如此。他说:「你必须考虑到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奶牛都不是在最好的条件下喂养的,牠们通常来自小的奶农,他们无法提供更高的卫生条件。如果采用了高一些的标准,我估计中国至少60%的奶牛将被定为不能提供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