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逝世后,遗属风波不断,主要当然是号称「万恶」的金钱在作怪。不久前元配王月兰去世,连是否合葬都成问题。台塑集团绩效下降,固然与国际环境有关,然而内部的家族纠纷,难道就没有影响吗?甚至连经济部长施颜祥都要像当年香港土共那样祭出「爱祖国,用国货」来挽救王永庆家族王雪红的宏达电生产的hTC。当然,其中情况更加复杂,还涉及政治因素。
香港的一些华资企业家,也因为第二代的家庭纠纷而爆出其他问题。《看》杂志第81期,我写有〈豪门争产赌王分家?〉一文,写的是赌王何鸿燊,人还在,四位夫人及子女已经迫不及待争夺财产了;因为他们是「爱国人士」,所以在中方干预下,总算平息。去年,何鸿燊更将手持的信德集团股份中的约2亿5,100万股平均转移给二房夫人何蓝琼缨的5名子女。
富豪家族第二代屡屡对簿公堂
但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在1990年病逝后,由三兄弟同心合力经营,另有郭老太郭邝肖卿坐镇,长期被评为经营不错的企业。但是2008年爆出老大郭炳湘、老二郭炳江与老三郭炳联经营方针有别而分手,郭老太站在老二与老三一边。郭炳湘被罢免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调任非执行董事,并由当时已79岁的郭老太任非执行主席。实情据说因为还有郭炳湘一位红颜知己插足,引发整个家族的抵制。
分手还不要紧,问题是今年3月香港揭出官商勾结的大案,涉及新鸿基地产与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许退休后曾经在新地任职,2005年曾荫权出任特首,他又回到官场任第二把手的政务司长要职。于是问题就复杂许多。而外面传说纷纭的就是此案是由熟悉内幕的老大所揭发,但这只是传闻,并无证据。廉政公署在接手调查后,已在不久前起诉新地领导层与许仕仁,老大郭炳湘也被廉署请去「协助调查」。
家人因争产对簿公堂,或造成许多纷扰的富豪,还有著名的霍英东家族、南丰集团的陈廷骅家族等。霍英东是传统爱国人士,做到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国家领导人」高职,与中共有鱼水情,自然不容丑闻扩大,今年8月初,所有因争产而起的案件全部达成了和解协议,据说出来调停的是香港首任特首、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
由棉纱业起家而扩及地产业的陈廷骅今年6月才去世,他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他的南丰集团身价估计有一千亿港元以上。陈廷骅1995年就被诊断有老年痴呆症,生前两个女儿已经争产,去世后当然更加不可收拾,后面应该还有许多好戏可看。
有鉴于此,有的富豪就在生前安排接班事项。其实,他们有的也早想过这个问题,例如现年86岁的香港四大华资地产发展商之一的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早在1989年就交班给儿子郑家纯,但是因为儿子投资失误,两年后他复出掌权,挽回颓势。但是今年2月,郑裕彤再次宣布退休,人事进行大变动,除了郑家纯再度接班,原先已经着意培养的第三代郑志刚也接任了联席总经理的要职。郑家纯坦承「没有人是圣人,自己已累积经验,学精了,日后会避免犯错。」但他声称要做20年。
最受关注的当然是号称「超人」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李嘉诚今年也已经84岁了,也许是受到新地被调查的刺激,加上与他关系不那么好的梁振英将出任特首,所以他在今年5月下旬宣布,会将市值达万亿元的长和系(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上市王国,交给长子李泽巨管理;次子李泽楷会发展新业务,他将会全力出钱帮他。也就是说,一个拿到企业,一个拿到巨款。哪个多,哪个少,外界自然无从得知,何况这些数字每分钟都在变化。两兄弟目前都有自己的上市公司。
李嘉诚表态后,另一个大地产商恒基兆业的主席李兆基也坐不住了,他今年83岁,他在6月11日出来说话了。但是他并没有说出甚么。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目前分别掌管恒基内地及香港业务,预计在3至5年后交棒。其实李兆基在去年秋天就一口气辞掉恒地旗下33间香港附属公司的董事职位,当中八成的附属公司交由次子李家诚续任董事,而扶助李兆基多年的副主席林高演,也跟83岁的李兆基共同进退,辞去数量相若的董事职位。他的问题该是两个儿子之间如何平分秋色。
家族企业转型现代企业漫漫长路
回头再说新鸿基地产。去年11月,新地宣布,2008年起担任主席的郭老太决定不再寻求连任,她的两个儿子──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及执行董事郭炳江及郭炳联获委任为联席主席。
家族内讧与官司缠身,可能影响健康,郭老太于今年6月留住医院。郭氏三兄弟难得在医院探母相聚,被记者问及这次事件能否让三兄弟恢复过去的情谊?郭炳江语带无奈地说:「等上天决定啦!」
由于短期内新地将进入起诉与否的关键时刻,为此公司做了布局,为郭氏兄弟一旦要暂退下第一线做好准备。原本由郭炳江及郭炳联等7名执行董事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加入了5名高级管理人员,减少了家族管理的色彩。而在郭炳江、郭炳联7月13日早上被廉政公署宣布起诉后,新地晚上即委任两人的儿子郭基辉及郭颢澧为替代董事,接管这个2,500亿元王国。而新地高层也倾巢而出,出席记者会向投资者大派定心丸,一再强调事件不会影响新地业务和运作,但郭基辉、郭颢澧并未现身记者会,是否担心形象太年轻而不够「成熟」?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华人的家族企业如何转型为西方式的现代企业,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这还有许多路要走。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