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八八风灾三年后 阿里山的重建之路

八八风灾三年后,阿里山地区渐渐地走出阴霾。图为阿里山日出。Getty Images
八八风灾三年后,阿里山地区渐渐地走出阴霾。图为阿里山日出。Getty Images
第125期
郑少凡

阿里山是享誉国际的台湾旅游景点,全世界的地理教科书提到台湾,一定会提到阿里山;每个外国观光客来到台湾,也一定会造访阿里山名闻遐迩的「五奇」――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有个说法形容阿里山在台湾观光景点中的代表地位:「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伟大、不知台湾的宝藏!」

八八风灾 阿里山受害甚深

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袭台,引发的「八八风灾」重创了台湾南部。位于高雄的小林村遭土石流灭顶,数百村民惨遭活埋,成了台湾永远的创痛。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阿里山地区在莫拉克来袭时,降雨量之多,全台排名第一,高达2,965公厘,打破中央气象局的历史纪录,甚至全世界也榜上有名。

豪大雨使得阿里山区爆发大洪水及土石流,公路严重受创,当地二十几座桥梁全数冲毁,以阿里山公路著称的主要道路──省道台18线也残破不堪。

随着道路、桥梁的受创,阿里山地区赖以维生的观光产业大受影响,原本每年有八、九十万游客上到阿里山森林游乐区,风灾后的前几个月,上山的游客数却「挂零」。

道路在政府努力抢修下,直到2010年的6月,也就是「八八风灾」一年后,才有第一辆游览车上山。但修复工程艰巨,台18线35至37公里以及59公里路段的修复工程2011年才完工;71公里处今年(2012年)12月才将修复完成。主要道路如此,周边支线与桥梁亦然,直到目前才慢慢恢复。

重建之路 看见台湾的伟大

人体的皮肉之伤或能复原,但自然景观损害后,能否恢复先前的样貌?不管答案如何,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危机有可能是转机。阿里山地区走过了三年的重建之路,经过当地居民和各界的努力,渐渐将阿里山建构起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样貌。

行政院「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产业重建处浦忠义处长表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最常被诟病的,就是摊贩欠缺管理,杂乱不堪有损旅游形象。由于早期阿里山地区以伐木业起家,后来天然资源耗尽,政府辅导转型为观光业,但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加上法令不周延,平日要整顿的话会牵涉到摊贩利益,要改变并非易事。然而八八风灾后,百废待举,居民愿意接受新规则的建立,使得原本难以撼动的摊贩地区,已开始引进现代化管理。

另外,阿里山部落区也藉由重建过程进行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不管在农业、手工艺品、服务技术的升级上,居民与来自各方的重建力量合作,重新注入部落生命力,逐步加强了未来的观光潜力。

原本阿里山部落区的邹族原住民大多是自耕农,其作物通常是卖给外地汉人大盘商,当地原住民只能赚取有限利润。藉由重建机会引进外界新观念后,居民们开始尝试成立农业组织,进行农产品加工,并自行找通路与营销。

在大量陆客涌入阿里山的加持下,去年游客数冲到一百四、五十万人,今年(2012年),也就是风灾后的第三年,重建委员会预期旅客总数将超过去年,标示着阿里山旅游业的复苏。

阿里山在八八风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当属原住民部落的里佳村和山美村,这次封面故事就从里佳和山美出发,看看闻名中外的阿里山风景区历经灾变后,如何藉由重建奋力再起的故事。其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是百折不挠的人心,那也正是台湾真正美丽、真正伟大以及真正的宝藏所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維護腸道健康 向5種食物說NO
「飲食」是人類的大事,吃進甚麼就吸收甚麼。想要維持良好吸收,必須每天將腸道清理乾淨,並避開破壞腸道健康的食物,才能「腸」保安康。為此,…
「慣老闆」一定要知道的事
近年來很流行「慣老闆」這個詞,如果要替這個詞下一個定義,應該是指那些對員工要求多又不願意提高薪水的老闆。除此之外,…
滑一下,火車已經到站
當車門輕輕闔上,雜沓的人聲被拋在了車外,火車緩緩開動時,月台上懸掛的站牌一寸一寸地變小了。 這是從中部都會南下的普通列車,…
台灣酵素之父黃伯誠 跨越三十年破解健康密碼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酵素」,但往往對其一知半解。美國酵素權威專家亨伯特‧聖提諾(Humbart Santillo)博士如此比喻:「…
辨識準確率高達99.7% Authme解決數位身分認證問題
人工智慧(AI)改變人類生活的樣貌,尤其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出現,讓一般人都可透過AI創造新內容,包括:圖像、…
沉迷電子閱讀 嚴重損害人類思考
近幾年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不少兒童沉迷其中。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很容易引發疾病,例如:肥胖、視力問題等。…
形影記
我在月光裡體驗著身為人的孤寂 每個生命都如此全然獨立 自成一方羈旅   我在台北的繁華鬧區倍感淒清…
「光纖之父」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Charles Kuen Kao)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