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夏艳天母古道 清凉透心脾

夏艳天母古道 清凉透心脾
行山
第19期
行山
水管路步道后段平缓,如履平地。
视野由山林溪谷转换至北投、天母地区,
山间梯田转换为高楼大厦,
自然与现代人工建筑在眼前替换着……

休二日的星期六,往阳明山上的公交车挤满了上山的游人及登山客。容易亲近及多样组合的登山步道,使得阳明山的步道系统成为台北市民众的重要休憩据点。

旅人的足迹就由仰德大道旁的文化大学开始。马路两旁的房舍便充满风格独具的异国风味。不同于传统台式建筑,这里每户都有着庭园及车位,而屋内更有着取暖用的壁炉。

这里曾是韩战期间协防台海的美军顾问团宿舍。随着物换星移,在台湾的美军宿舍纷纷改建,诸如位于中部的清泉岗、台中市区的一中街以及高雄左营地区的美军舍区,而阳明山上的宿舍群则为目前规模最大、区块最完整的基地。遗憾的是商业利益似乎总与建筑物的历史意义及文化价值起着冲突,于是,附近的居民正发起将这里登记为北市的文化景观,期望能将过往中美间的政治角力、军事结盟与文化交流的缩影保留给后代。

下坡石阶步道,夹道竹林多惬意

沿着美军宿舍旁的马路,当看到气喘吁吁的民众由路旁的步道出现时,就知道这里便是天母古道入口。进入步道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段下坡的石阶步道,夹道竹林则为一片农地,虽不见农民耕作,却也颇有乡间惬意之情。不久一旁出现铁丝围篱,这里是通往第三水源区及气曝室的入口。

经过入口铁门后,步道转为平坦。怎么不见传说中的水管呢?答案就在脚下。水管路步道源自于日据时代,为接引第三水源地的泉水至天母、士林地区所辟建,后来在水管上路续覆盖泥土做为保护,也方便需要维护的开挖。也因为如此,才会有一条这么天然又平缓的幽径。

红褐色溪床,摄影好佳所

来到亲山步道打印台,旅人的行程暂时离开水管路。沿着一旁的石阶步道往下走,从这里开始另一条步道──翠峰步道。来到平台处,沿着一旁的小山径继续往下走,一旁的石棚内供奉的土地公,庇佑来往过客的安全。下到溪底,哗啦的水声告诉旅人翠峰步道到了,由于最近的午后阵雨,水量更为充沛,但是溪床怎么是红褐色的呢?原来附近的岩床为富含铁镁矿物的安山岩所构成,经由溪水长期冲刷,岩石表面逐渐氧化并沉积在岩石表面。晶莹的溪水与独特的溪床所组成的天然对比色,让这里成为摄影者练习的最佳处所。

沿着步道前进,已经淤塞的引水口孤单地陪伴一旁的水管桥。新式的PVC水管在已经失去功能的灌溉渠道保护下,继续负担着为人输水的任务。沿着一旁的小山径往上走,接回水管路,继续后段的行程。

水源头透心凉,洗尽疲累

步道依旧平缓,透过林间,视野由山林溪谷转换至北投、天母地区,山间梯田转换为高楼大厦,自然与现代人工建筑就这么容易地在眼前替换着。来到昔日运水的调整井,又能看见一群群汗流浃背的游人。完美的地方在于由接续井所引出的水龙头,清凉的泉水瞬间将恼人的汗水洗去,而一路爬上约一千来阶的劳累也随着泉水的滋润而消散。

脚踩石阶步道,铸铁水管终于从地面窜出,聆听水管内低呜的水声,就像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充满着生命般的脉动。旅人幸运地见到原本黝黑水管的另一面貌,应该是为了保养而上了一层橘色的底漆,虽然不久仍将恢复黑色的面貌,但是有多少人能看见铸铁水管的另一面貌呢?

眼见水管路与石阶步道的分道扬镳,两旁多了农地与屋舍的相伴。步道尽头的三角埔电厂,也是水管路的终点,尽管已经功成身退,仍见证了水道的今昔。下次呢?由下往上走的行程或许是一项挑战,能体验一千多阶的好汉坡、透心凉的水源头以及如履平地的水管路,应该是不错的决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