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校長的輔導室

苦涩的青春

苦涩的青春
Getting Images
第20期
吴雁门
一个十五岁的青春少年兄,学习成绩也极为优秀,
他的国中生涯理应是自信而愉快的。
但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师生们都发觉启明的某些行为很不可理解……

明惶惶不安地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身体歪斜地靠着椅背,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他随时准备逃离我的办公室。

迫重复洗手,座位圈禁区

一个十五岁的青春少年兄,学习成绩也极为优秀,他的国中生涯理应是自信而愉快的。但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师生们都发觉启明的某些行为很不可理解:一下课,会变换地点,巡回到不同的洗手台前仔细地搓洗双手;书本、文具等学用品严禁同学碰触,除了怕脏外,他非常担心物品的「秩序感」会被搞乱;有人触摸到他的衣服,会激起必须即刻回家更换的强烈冲动;同学最受不了他将座位圈出个禁区来,任何人都坐不得,同样的,他也不敢坐上别人的椅子……

启明和这许多的执癖已经周旋了近两年的时间,今天都自己找上门来了,我当然不准他站着说话。于半推半就下犯了自己的禁,自然是坐立难安了。居于主场优势,我揣摩着不只要找机会拍拍他的肩膀,协谈结束送客之际,更准备和他热情地拥抱。略为闲叙,启明的焦虑情绪慢慢缓和了下来。在课堂上,他一直喜欢我的课程,因此咨商关系是正向的。也许因为自己的身材比较瘦小,所以启明特别留意我健壮、体力充沛的影像,曾多次表示辅导老师就必须具备「健壮」的特质,这倒是辅导的书上所没有提到的。

小客人回过神来后,黯然地说:「平常总觉得手很脏!」我没响应他的话,而直接地切问今天已经洗过几次手了。「十来次吧!」他稍思索后回道。「但手还是脏?」启明瞧着双手,轻轻地点头称是。我缓慢地伸出手来,正预备请他看看自己的手脏或不脏?话尚未出口,启明反应快速地将身体朝后仰,熟练地避了开来,不答可知,我的手必然也是脏的了!稍后,他提出三道困扰了许久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正透露出老是感觉手脏,及无法克制洗手冲动的深层心理讯息。

「我感觉墙壁上有鼻涕」这事令启明相当不舒服,但我理解这并非纯为臆想,而是自身防卫机转「隔离作用」的运作。「教室的墙壁上有没有鼻涕?」我延伸地问。「没有!」「我办公室的墙壁呢?」指着墙壁,又询。「也没有!」启明直接表示只有家里的墙壁好像有鼻涕。

另外,原子笔是学生每日必须使用的书写工具,但对启明而言,漏了水的笔或是由笔尖写出在纸上的文字及线条,他也一样感到脏。我随手取来一枝原子笔,将笔套取下后又套上,温和地看着他:「笔套套着时脏不脏?」启明回说:「不脏!」「那拿下笔套,写在纸上或手上呢?」「都脏!」他斩钉截铁地应着。

罪恶感源头,不敢说出口

鼻涕、原子笔、漏了水的笔和写出的水基本上均是隐喻,我推知紧紧纠缠启明的罪恶感源头,应该是来自于青春期的自慰行为。接着,又困惑地诉说他每天洗澡时间经常超过40分钟,经家人催促再三方出得了浴室的门;洗澡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按部就班地洗,由左脚板和踝部开始擦洗20下、左小腿35下……由下往上、由左而右顺序分明,算错了则必须重来,因此洗澡的事也相当折腾人。

我整整上衣,心想不宜流露出过多庄严的神采,相对的,让孩子没有被侵犯的感受却是重要的。没有拟拐弯抹角,我直接关心而轻叩那属于孩子私密的区块:「启明,跟多数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自慰的事情,是不是让您深有罪恶感?」为了减低孩子的焦虑,我将八、九成的青少年全部兜拢进来。

愣了片刻,启明赤着脸安静地没接腔。接下来,我为稍后的自我揭露预作铺陈:「您记得老师是篮球玩家,谢谢您经常肯定我不仅谈吐优雅、教学认真、体魄强健,更是一位受学生爱戴、富有吸引力的老师……」自赞辞我背得流畅,但我的心思却是意在沛公,就在孩子频频点头之际,我话锋突转:「启明,您知不知道老师在您这年纪的时候,跟您有同样的困扰!」

「老师您也会觉得手脏,强迫自己重复地洗手!?」启明惊奇地问。「这倒不会,也不必要!」我继续说:「那时候确实也有严重的罪恶感,后来听同学聊到这事时方恍然大悟,原来自慰这事,居然是大多数青少年共同的苦涩成长经验。」启明的神色似乎逐渐地清朗起来,我马上逮住此机会,帮一个优秀的学生补上了健康教育第十四章的部分教材。

当他起身准备离开时,我伸出手来,但孩子是急忙地向我挥挥手说再见,自然是没得拥抱了。前前后后,我们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一起学习面对焦虑时新的适应模式,也实作阻断洗手冲动的技巧;另方面,启明也认识到了洗澡时的「仪式行为」属于无效的行为,及它所对抗的内在焦虑是甚么……可惜这仅是改变的序曲而已,时光飞逝,启明毕业了并也如愿地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等待串起另一个因缘

十五年后,一位自称被强迫症摧残了六年的青年,身子一样歪斜而后倾地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听我的修炼心得分享。「有些眼熟,您是?」我客气地问。「老师好!」他腼腆地答。「是启明?」「我姓张,谢老师美术班的学生。」我松了口气心情愉悦地回道:「从今天开始您就不要再叫我老师了,因为,我们有一位共同的老师!」

往后半年,对小张而言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很快的,他丢弃了药包、身心恢复了健康,一个全新艺术家潇洒与自信的神采,不知不觉地总会吸引人多看上一眼;而我,也仍在等待着串起另外一个孩子的修炼因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