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枫林步道风情画

枫林步道风情画
令人陶醉的枫红诉说着秋天的脚步。
第21期
官美慧
无论是油绿绿的春夏时节,
或是诗意正浓的秋日时分,
枫林步道交织出属于这里的浪漫风情。
为您带来不同的惊艳与感动!

林步道位于花莲市近郊,是花莲县吉安乡的休闲新景点,原为吉安乡福兴村的一条产业道路,早期只有少数农民作为农作物运输之用,因为在步道的尾端种植了成排的枫树而取名为「枫林步道」,沿线可以俯瞰花莲、吉安农田的阡陌景观,视野绝佳,渐成为登山健走民众的最爱。

枫树林 四季惊艳

带着一个寻幽访胜的心情,来到步道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列整齐的桂花,像是国庆阅兵大典上精神抖擞的士兵,沿着山路蜿唌而上,以其雄壮的英姿欢迎每一位造访的游客。

傍晚时分,阳光若隐若现,此时正是漫步山间的好时机。沿途种植的杜鹃及马樱丹一路热闹相迎,让行走于步道上的登山客一点也不孤寂,尤其是俗称「炮竹红」的花丁子,艳红的花朵看起来就像是成串的鞭炮挂在边坡上,充满了喜气。

步道两旁适时设置的观景台,贴心地让每一位走累的游客有个舒适且视野极佳的休憩站,坐在观景台的木椅上,微风徐徐吹来,俯瞰山下的辽阔美景,让人暑意尽消。

来到枫林步道,您可千万别错过步道末段那片精彩的枫树林。虽说枫树林最美丽的季节,莫过于秋枫染红之际,但枫随着四季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迷人面貌,因此,这儿的美是属于四季的。无论是油绿绿的春夏时节,或是诗意正浓的秋日时分,枫林步道交织出属于这里的浪漫风情。为您带来不同的惊艳!

春天,新冒出的嫩叶一片翠绿,欣欣向荣;盛夏季节,浓绿掩蔽天际,艳阳将枫的精华都蒸腾了出来,让每个毛细孔尽情地吸吮芬多精带来的舒畅;秋末,可以在凉爽中看到接连不绝的枫红,虽然这里的高度不高,温度不低,枫不太红,但仍止不住浓浓秋意袭人;到了冬天,叶儿随风而落,只剩萧条树枝,满地逝去的生命正为来年的新生储备无限能量。

品茗 聊天 赏夜景

步道两旁还有几户农场、茶馆及山庄,矗立于半山腰上,如同遗世独立的桃花源。三五成群的牛只在通往农场的小径上悠闲地吃着青草,见到我们这些外来之客,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低着头仍自顾自地吃着。倒是亲切的农场主人,彷佛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热心地为我们一一介绍,时光剎那间彷佛回到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那个古老的纯朴年代。

坐在农场前的观景平台,眺望阡陌纵横的吉安乡全景,俯瞰整个花莲平原,视野相当辽阔。在这里,你可以只是静静地吹着山风,欣赏山下的辽阔壮丽;也可以泡壶好茶,找些故人在此相聚聊天;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更可以带顶帐棚,和家人来此体验露营烤肉的乡野情趣,在习习的微风中,静静地欣赏着山下的点点灯火,徜徉在「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悠然惬意之中。

观树梢松鼠 拾林间枫叶

自古以来,满山红叶就是文人雅士的灵感泉源,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为红叶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诗人杜牧为了欣赏满山的枫红,特地将车停下驻足,而差点误了正事,这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说明了枫的魅力,而他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替醉人的枫红拍摄出最完美的历史镜头。

这首诗的境界是惬意的,也是悠然的。「远上寒山」,亲近大自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享受,而「停车坐爱枫林晚」则是一种生命中随时发现喜悦的感觉。诗人杜牧不是没有目的地,而是不急于赶向目的地,心中留有很大的余裕来享受人生的风景。

枫林步道的迷人之处即在于她的悠然惬意及随时都有「发现喜悦」的乐趣,找个悠闲的假日,您不妨也来此体验一下「在树梢发现松鼠」、「在林间捡拾枫叶」的感动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