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三鹿毒奶粉造成中国53,000名婴儿患肾结石、4名婴儿丧生的丑闻传出后,再度引发全球的中国食品恐慌。欧盟、印度等十余国纷纷对中国乳制品下达进口禁令。法国媒体将此称为「集体下毒」,还有媒体则质疑「中国人失去了道德罗盘」。中国当局被迫于9月16日宣布取消食品国家免检制度,国家质检局局长李长江被迫辞职,三鹿所在地石家庄市的市长、副市长均被免职。而官方媒体仍一如既往地宣传党与政府如何关心受害婴儿,「取消免检制度是食品监管的重大转身」,「在党与政府的关怀下,中国人的食品安全有望保证」。
果真如此吗?只要了解中国有毒食品是如何炼出来的,恐怕就清楚在中国要想禁绝有毒食品,实在是拨云见日无定期之事。
食品污染源多头化
中国的食品污染源有多个源头,非常复杂:
第一类:生产过程中采用所谓「高科技手段」。比如常规种植业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其中有些已为国际社会禁用,如六六六粉);在常规畜禽养殖过程中,则普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常规淡水或近海养殖的水产品除被各种水污染所侵蚀之外,也有过量使用激素问题。这些有毒成分均残留在最终产品(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中。
第二类:企业或为节约成本在产品中加入有毒物质,比如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以制造蛋白质含量高之假象。或是为了某种外观效果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比如在咸蛋与辣椒酱中加入苏丹红,为使陈化米好看使用石蜡,加工火腿使用农药敌敌畏,加工银耳、蜜枣使用硫磺,加工木耳使用硫酸铜......,中国人戏称有毒食品为民众普及了「化工知识课」。
第三类:缘于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目前受镉、砷、铬、铅等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这些粮食都被用于消费,少部分甚至用于出口,近年来屡发的中国「毒米」事件,其中不少就是这类污染农田种出来的粮食。
食品安全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健康
中国食品安全成为问题已有近20年历史,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中国人也意识到食品安全已严重影响到国人的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说,广州很多疾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都和食品安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现在广州的肠癌、妇女子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而这些病与农药、添加剂、防腐剂及催生剂的过量使用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还有生殖专家指出,种种渗透于衣、食、住、行中的不良因素已明显暴露出对男性健康的负面影响。比如,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以及农副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均会影响生育;化学工业造成的空气、水等环境污染也会损害生殖功能;随处可见的各种辐射,滥用抗生素、激素类等药物等都是生殖健康的慢性杀手。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被腐败锈蚀
中国人的健康既已受到有毒食品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为何还不加强监管?答案很简单,以高度腐败的中国政府如今的管制能力,对此已经无能为力。
前述三类食品污染源当中,第一、二两类系厂商行为,需要在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层面解决。一般而言,国家与市场之关系依靠两条纽带维系,一是制度信用,二是道德信用。而中国这两大信用链条早已断裂。第三类食品污染系中国多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结果,需要中央与地方步调一致、多个政府部门协同参与,所有官员都廉洁自律,方能慢慢解决问题。而这个前提在中国并不存在,只要看看环境生态保护虽然被定为「国策」推行多年,有关法律、法规共达1,800多部,但生态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就可知道生态恶化在中共治理下的中国是必然之事。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食品污染源多头化,以及中国厂商(包括农村专业养殖户)丧失社会责任感制劣造假等,在中国均非秘密。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是国家的质检制度,而国家质检局在中国这么恶劣的商业环境中,还居然推出所谓「国家免检制度」,实属放任造假制劣。
国家免检制度规定凡达到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其产品只要连续三次在省级以上质检机构的检测中过关,就可由所属省市推荐,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成为「国家免检」产品,有效期3年。获免检金牌后,3年之内由企业自身监管产品质量。中国政治高度腐败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一家企业想通过省级以上质检机构的3次质检并获其所属省市推荐,最后得到国家质检局的免检金牌,这5道环节无一不构成官员们的寻租(rent-seeking)良机。至今中国共有2,200多种国家免检产品,可以想象质检部门官员寻租自肥程度。2004年阜阳假奶粉事件中,三鹿奶粉曾被指出有质量问题,但在三鹿的强力公关下,不仅没有倒牌,反而被国家质检局作为8个名牌免检奶粉推荐给消费者。其后,集各种国家优质品牌荣誉于一身的三鹿利用了国家免检这一荣誉背书,在其产品中大量投入三聚氰胺。
三鹿事发后,中国当局取消了食品免检制度,但只是被迫砍了这棵栽了多年摇钱树而已。按惯例,负有监管之责的质检部门与卫生部门定然能够将质量检查变为寻租机会。
从事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农民,其行为也不比三鹿这类厂商高尚。笔者在中国居住时就知道,绝大多数农户都留有为自家专门种养之物,绝对不吃那些他们作为商品销往市场的食品及原料。只是中国的共产主义思维有美化下层的倾向,故此对下层的道德缺陷视而不见。有学者数年前曾认为生产有毒食品是下层对上层的报复,这个看法我不敢苟同,因为食品销往市场,并无特别明显的阶层区隔。
政府丧失政治责任,民族主义成了耍赖盾牌
政府面对中国食品安全困局,很少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甚至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生产粮食遗害国民也放任不管,既不治理农田,也不禁止种植。他们「保护食品安全」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于2005年成立了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在全国各地开办为中央94个部委提供各类食品的专业养殖基地。在弃监管责任于不顾的同时,倾力为中央部委高官们编织一道食品安全防护网,让他们免受有毒食品之害。另一方面,则操控媒体,刻意隐瞒中国食品污染的真相。就在三鹿事发之前的8月,政府宣称「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去年的77.9%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5.1%,......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上述报告只能欺骗中国愤青。因为2007年中国制造因质量发生种种涉外贸易纠纷中,先在美国发生使用中国原料制作的宠物食品含三聚氰胺至猫狗死亡事件,继之是河北天洋食品厂生产的饺子在日本造成多人农药甲胺磷中毒。对这些事件,中国国家质检局均以耍赖对待之。比如刚刚去职的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2007年7月17日的发言中,称国外媒体「动辄以『有毒』、『致癌』、『污染』等字眼,把个别食品问题说成是整个中国食品的问题,把个别不法企业的问题说成是中国政府监管体制的问题。而且由食品扩大到其他产品,用意十分险恶」,是「制造『中国产品安全威胁论』,把中国产品妖魔化,达到在经济上严重影响我产品出口贸易,在政治上破坏我国的国际形象的目的。」
对2007年年底日本发生的毒饺子事件,中国政府一口咬定,天洋食品厂的生产流程没有问题,甲胺磷在中国境内人为投毒的可能性极小。而中国媒体和网络愤青纷纷发表文章,直指甲胺磷是在日本国内被投入饺子的,批判日本政府及日本媒体仅凭主观臆断污蔑中国。直到今年6月国内发生食用天洋饺子的同类中毒事件,才算是结束了这场口水战。
中共享这种耍赖的办法,无异纵容本国企业继续制造有毒食品。
可以说,中国的有毒食品,是生产者以邻为壑的谋利方式与腐败政府的默许纵容交相作用下的共同产物。根除有毒食品,既需要在政治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责任政府,还需要重建国民道德,所有这些,均非短时间内可期而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