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校長的輔導室

琵琶行

琵琶行
Getting Images
第22期
吴雁门
我们一起探讨生活中的认知扭曲现象。
最后,音乐家终于理解了一个人的生活、想法和价值观,
原来是可以有这么大弹性选择的空间。

廿余朵橡胶材质红黄相间的玫瑰花,几年来,一直溜亮地绽放在置于钢琴上方的雅致花盆里。这盆坚韧而长年不凋的玫瑰是一主修琵琶的少女李英送给我的。那年她19岁,是大学新鲜人。

钢琴就在客厅的角落,因此,每天出门上班或回到家,我总会不经意地望望那一大束鲜艳的花朵,也偶尔会想着,那一对对孩子高期待的父母,及一个从小就念名校音乐班冀望能于演奏上发挥所长的孩子。

高二吧,李英发病了。她抓不住飞扬的思绪,经常情绪亢奋、喋喋不休地讲着手机;睡眠状况不佳,两眼看起来疲累不堪却自觉精神饱满、生活适应无虞;她的逻辑思考似乎也都乱了,李英无法做理性的口语表达,但却窜出了许多大异于平常的观念,完完全全地变了一个人。服了药后,情绪则反向地趋于低落,她沮丧地有了自伤的念头……

「逻辑推理」唤醒「病识感」

李英换了三家医院的门诊,诊断的病名也相当一致。因为没有「病识感」,所以她非常生气父母亲把她当作病人看待,致令自己一直拒绝医生的处置方式。带着对父母亲的敌意,她出现在我办公室时,我发现病了许久的李英还是难掩音乐家的气质,她素淡地坐在沙发上,但也瞧得出来她累了,而我们的咨商关系即从唤醒病识感的「逻辑推理」技巧开始。

「从小到大,音乐家您生过病吗?」李英听我称呼她音乐家,脸一红讷讷地回说:「生过。」我藏有意图地又问:「都是自己去看医生?」「不是!」音乐家不解地回道,并自说自话小时候怎么可能自己去看医生。「谁带您到诊所的?」我推进一层更询。「爸爸妈妈带的!」她茫然地看着爸爸妈妈,应是有些回忆上了心头吧!看来第一阶段我要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我接着又问:「爸爸妈妈带您去看的病都好了吗?」「都好了!」音乐家明确地告诉我没问题的。至此,聪慧的音乐家似已领悟到我们一路推衍出的理:当她生病时,父母亲都很尽职,医疗安排也一直是有效的。

「但是,这次我又没有病,家人为甚么带着我连换了三家精神科?」她相当气愤,心海波澜陡起。我略整饬心情后诚挚地道:「您知不知道,父母亲跟您一样不能接受医生的诊断?」「不能接受?」她的语气乍然缓和了下来,并感不解地看着我。「爸爸妈妈因为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所以才换了三家医院。」「是吗?」首次听见另一种全新角度的解释,音乐家的态度和语气急转直下。「结果诊断的报告完全相同!」听完我的话,音乐家眼睛渗着泪光沉默不语地凝视着饱受煎熬的父母。此刻,在场的每个人都了解她的病识感已渐露曙光……

探讨生活中的认知扭曲现象

一周后,音乐家再度前来协谈,宾主坐定,我已察觉出气氛改变了,一家人齐声表示他们的关系起了美妙的变化,孩子不再责怪爸爸妈妈了,并且全家已准备好要共同来面对难关。我顺着氛围略作分析:忧郁症或郁期是一个人遇着挫折时,身心的保护机制直接作退回反应,老老实实地向周边人宣告:「我无能为力、我生病了!」而躁郁症或躁期的行为表现则适为其反,生活中的压力已经大到无法负荷了,还要将自己包装成「强者」,所以躁期的诸多违常行为,这些接近外强中干式的戏剧化演出,事实上并无法挽回适应的颓势。

比如琵琶,一谈及琵琶,我稍作停顿,点着头表示同意我看法的音乐家倒是激扬一震。于是,我遂将话题渲染开来:「《琵琶行》与《十面埋伏》均为琵琶独奏的名曲,两支曲子的旋律类似躁郁症朋友冰火两极的心理状态……」我嘴角濡着口沫,正风风火火地说到兴头上。「校长,您懂琵琶?」音乐家泛着怀疑的神采问。「看过琵琶!」我的回答引起一阵哄笑,自然我也不是被笑大的,当这一家子进一步知道我拿过指挥棒,并对音乐及琵琶的曲子如数家珍时,主宾的心理地位又顺利地转了回来。当然,音乐家她不会知道咨商员对个案的专长领域也需要做功课的。

另外,上周她表示很不能接受那张代表羞辱的重大伤病卡,所以音乐家今天如约地将卡片带来了。我领着她到会计室并持着卡片,向张主任娓娓诉说起她的故事,而重点是摆在分析自己「非理性信念」的部分。张主任以悦纳的态度回馈了对重大伤病卡的看法,这让她大大地松了口气;另方面,我们接着一起探讨生活中的认知扭曲现象。最后,音乐家终于理解了一个人的生活、想法和价值观,原来是可以有这么大弹性选择的空间。

成功演出个人毕业琵琶演奏会

前前后后我们协谈了十余次,也偶作电话咨询。这期间她学会了面对压力时新的适应方式,致使原本有如坚壁高垒的观念与完美欲也一一地松动了,音乐家的身心状况有了极大的进步。因为学习上的需要,她曾经出国在异地生活了两个多月,也都能适应良好。

水流花谢,岁月如斯,在大四上学期,我接到了李英毕业个人琵琶演奏会的邀请卡。是夜,我特别盛装赴会并被安排坐在贵宾席上,布幕一启,于满场的掌声中,音乐家李英身穿一袭枣红色的礼服,她轻抱琵琶优雅地走向场中央来,施礼后款款落坐。此刻,全场来宾安静地等待着。忽地,裂帛声声破空而来,开场曲正是惊心动魄的《十面埋伏》;次曲曲风一转,芦荻花残、九江月落《琵琶行》惆怅的乐音又发人浩叹……

9点半,落幕散场了,我转到后台向音乐家道贺这场成功的演出;同时,也递上一首趁着音乐家专注地演奏,而我思绪翻腾时口占的诗:

云科大夜听李英琵琶〉          登场埋伏曲,愁绝楚歌声。精骑游兵散,急弦座客惊。

         宫移庭树静,月转榭花轻。似此浔阳夜,无端白发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