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正视CEPA对台湾产业和就业的伤害

正视CEPA对台湾产业和就业的伤害
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左)与中共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右)积极推动CECA。图为两人2007年7月25日在北京国共会议上。Getty Images
第23期
陈博志

政府想和中国签订CEPA或CECA这类更紧密经济合作之协议。有些人士也鼓吹这种协议所带来的利益。不过即使纯从经济面来看,CEPA之类的协议只可能带给少数人好处,而对大多数人民和整体经济,都是弊远大于利的。

公共政策常有「众不敌寡」的政府失灵

大多数经济政策都是有利有弊,我们必须衡量利弊的大小,以及利弊的分配是否公平,才能决定这项政策是否值得实行。然而实际上很多政策由于利益集中在少数人,因此那些得利的人会积极鼓吹,而受损失的人却因人数众多且损失分散,有的人以为无所谓,有人则等着让别人去抗议或反对就好,因此受害者常不一定能形成足够的反对力量。获利者甚至可以和政客及媒体合作,而故意把受害的情况隐瞒起来。马政府到目前为止,只说和中国签CEPA的好处,而从不提其坏处,不只是会误导自己的决策和人民的判断,同时也将忽略必要的谈判条件与配套措施。

台湾有农业有工业,与香港不同

CEPA要求签约双方大多数产品的贸易双向免税。这对香港而言不成问题,因为香港几乎完全没有农业和制造业,中国产品免税进口的低价竞争也就不会对香港的产业和劳工造成伤害。但同样的规定用到台湾和中国之间效果却完全不同。我国虽有大量产业外移到中国,但有许多厂商仍在国内努力生产,无法外移的农民更使我国不能没有农业和农产品。而依经济部最近的调查,国内厂商认为在外销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及在国内市场最大的进口竞争对手,都是中国大陆厂商。以外销市场而言,46%的厂商认为主要的竞争者是中国厂商和海外台商,只有19%的厂商之主要竞争者是国内同业。近十多年来,我国出口的劳力密集产品已几乎全被中国取代,高科技产品也大量被取代。若让中国产品免税进口,本国厂商在国内市场面对的竞争也将趋近于外销市场,许多厂商可能被迫关门,许多劳工将会失业,农民更不知将受到多大的伤害。

各国对中国产品竞争的担心并不只是单纯的怕面对竞争,更是怕遭遇「不公平」的竞争,而我国遭遇的风险更大。中国货在全球占有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是它的工资较低而使成本较低。单就这因素来看,各国似乎应该多买中国货以降低人民的生活成本。然而,在资源可在全球自由移动的现在,各国的资金、技术、企业、甚至相关人才等等可以跨国移动的资源,为了运用便宜的劳工和土地,常会跑到劳工和土地等不能移动之资源较便宜的国家,所以中国等于是集合了各国的资源,而更有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的代价之一,是资金和企业等资源外流的国家,不只是产业和生产外流,不能外流的劳工更因没有资金和企业配合而面临失业。当我们让所有中国产品都可以更方便而自由地卖到台湾时,就会有更多台湾的资金和企业被迫要到中国生产以降低成本再回销台湾,台湾的失业就会更严重。这可能导致劳工虽可买到一点便宜产品,却失去工作和全部收入。

WTO留有缓冲期,CEPA则消灭调整期间

这种由工资差异和资源移动所造成的竞争压力,虽是市场力量而无法完全避免,但为避免伤害劳工及厂商,WTO的规范以及中国加入WTO时的条件,都允许各国能有一个较缓慢渐进的调整过程,以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其竞争力,或让劳工能有足够的时间转业。但我国若和中国签订CEPA,却等于是反其道而行,因为CEPA免纳关税及各种方便贸易的措施,将使中国产品可以更快速卖进来替代我国产品,所以会造成对我国的企业、劳工、以及农民更大的痛苦,而得到利益的却只是中国的厂商及赶快去中国投资的资本家。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也常来自其厂商的倾销和政府的补贴。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在WTO的规定中,本来可以用反倾销税和平衡税来对付,中国近年来,在全球也频受控诉。但中港CEPA的第七和第八条却规定,双方不得采取这两种正当的对策,因此中国产品将更能用这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抢夺我国的市场。例如有了CEPA,我们的毛巾业就不再像前年那样能得到反倾销税的合理保护,毛巾工厂和毛巾工人都要受害。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有时也是因为他们对劳工安全和环保等的实际要求偏低,而使他们可以节省许多这方面的成本,这也和其他政策一样会形成不公平的竞争。在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之类的贸易合作协议时,都会先详细检讨双方政策可能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地方并加以改善,甚至在条约中明文规范各种可能造成不公平的政策。例如美加自由贸易协议中,甚至连树林如何砍伐都要规范,以防双方的纸浆业立在不公平的竞争基础。然而中港间的CEPA并没有这些考虑。马政府目前急着和中国谈CEPA,却在这些问题毫无准备,因此将让相关法规和执行较为完备的我国厂商因为不公平竞争而受害。

中国产品不安全,切莫后悔不及

更可怕的是,中国在产品安全方面恶名昭彰,为了降低成本甚么假货和有毒材料都敢用。而依中港的CEPA和马政府目前的做法,中国检验合格的产品将可能直接卖到台湾而不再由我们检验。这就不只是造成不公平竞争,它的产品卖更多到我国,将使人民的健康受到更大的伤害。而我国产品也可能因为含有中国原料或和中国产品混淆,而在国际上失去信誉与市场。

和中国签CEPA之类的经贸合作协议会带来这么多不公平竞争,当然也就会对产业和就业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对那些原来较少面对国际竞争的部门伤害更大。我国的农业部门一向受到保护,CEPA难免要扩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而对农民造成伤害。中国市场很大,当它生产过剩时,只要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倾销到台湾,我国的农产品的价格就会暴跌。即使我们对有些农产品进口未完全开放,食品及其他农产加工品恐难限制,而这些产品的进口同样会使我国农民的产品销路大减。食品和农产加工品因为有风俗和饮食习惯的因素,所以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口所造成的影响较有限。中国的口味习惯和我国相似,将来连包子、粽子、佛跳墙都会从中国进口,工作被抢走的不只是农民,还包括生产这些加工品的工厂甚至小吃店。

台湾市场小,难敌中国倾销

农产和食品之外,我国也还有不少产业和风俗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其他国家产品较难进来竞争,而多由国内的中小企业生产供应市场。例如拜拜用的纸钱、香烛和神像等用品,中文电影、杂志、音乐、影片等出版品,木雕、陶瓷和其他手工艺品及艺术作品,中草药制品等等,也都将因为中国的低成本及不公平竞争,而更快速被中国产品取代。

面对生产和就业上这么多可能损失,有人可能以为我国产品也因为会卖去中国而获利。然而我国的出口品一半以上是信息电子产品,依照中国已签的国际协议ITA(系指《信息科技协议》,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本来就已免关税。我国出口到中国的其他产品也多为中国要加工出口用的原料零组件,在外税退税制度下也几乎不必纳关税。因此我国由CEPA免关税所可能得到的利益并不像一般人想象那么大。我国产品在中国市场面对的主要障碍仍是前述各种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手段,以及中国的行政干预,而这并不会因为CEPA而消失。马政府急着和中国谈CEPA而未要求中国去除这些不公平手段,我国产品不只失去国内市场,也得不到多少中国市场。

中共政治干预无所不在,台湾将自入陷阱

由此看来,和中国签CEPA之类的协议对劳工、农民、和中小企业都不利,因此也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失业。而消费者即使买到一些便宜产品,很多人的收入却会下降更多甚至失业,也有很多人会被中国黑心产品伤害。除此之外,签订CEPA而和中国经济更密切结合的结果,中国将可利用我们对它的经济依赖,而胁迫政府做各种政治让步,强迫厂商言论配合中国的政治需求,我们将没有人敢为台湾和中国的民主与人权讲话,我们将逐渐失去言论自由和政治自主的地位,也失去促使中国民主化的力量。所以,台湾人民除了那些期望由CEPA得到特权利益的资本家之外,不管统派、独派,都应该反对我国和中国随便签订CEPA。

经济辞典

CEPACECA

CEPA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的英文简称。2003年6月29日中国与香港特区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随后,2003年10月17日,中国与澳门特区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三个方面。另外,CEPA协议明确规定了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经贸关系。

CECA是「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的简称。根据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所言,它不同于FTA(国与国间签的协定),也有别于中与香港签订的CEPA,更特别的意义在于建立和开创一个属于两岸独有的经贸模式。江丙坤之所以希望两岸签署CECA,是希望台湾能与大陆之间达成关税减让、投资门坎降低、同时90%货物出口获得免税的相关协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以盲導盲,迷霧中的台商如何自保
每年到了台商返台的過年前後,我總不能免俗地要和一些台商朋友吃吃尾牙、喝喝春酒。由於這些台商整年都在中國經商,卻對真實的中國更加摸不著邊,…
創業剛開始,就該想好如何瀟灑告別
每個創業的人,遲早都會離開自己一手打造的事業,不論是交棒、出售或是清算。曾撰寫《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小,是我故意的》…
10大問題 解析A型H1N1新型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11日宣布H1N1新型流感的警戒等級從第5級提升到最高級的第6級,表示這個新型流感已經進入大流行階段。…
台灣黑豆復耕路
醬油原料分為黑豆、黃豆,同屬「大豆」家族,目前以黃豆為大宗。但在清領時期,台灣家戶自行釀製醬油的原料,皆為黑豆。 黑豆,可以作為主作物,…
看密勒日巴 正確對待人生的苦
美好的人生常離不開幸福的要素,雖然幸福的定義往往因人而異,但誰都希望能擁有幸福的人生。然而時下的許多年輕人在父母過度的呵護下,…
比賽經濟學
不知讀者諸君是否注意到,各種活動,特別是休閒,都有比賽,其項目五花八門超乎想像。舉凡溜冰、跑步、圍棋、書法、攝影、繪畫、橋牌、養蘭、養狗、…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雪梨歌劇院及其設計者之「世紀恩仇」
很多人一想起雪梨,頭腦中立即就會浮現出雪梨歌劇院的形象。這座標誌性的建築確實已經成了雪梨,甚至澳大利亞的象徵。歌劇院的設計師約恩.烏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