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山烟厂初见黄玉华时,她从生态池旁大步走来,黑直发和利落的牛仔裤装扮让人印象深刻。她直率开朗,朝我们大声招呼,随后亲切地拥抱。当她聊起自己的生命故事时,似乎忘了这是场初次的见面。
黄玉华是波士顿大学的医学博士,专门针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脑造影研究。2007年,她在哈佛大学一家旅游书店被《三杯茶》(Three Cups of Tea)吸引,这本以三个戴头巾低头读书的亚洲小女孩为封面的故事,深深震撼了她。
《三杯茶》是一本图文书,讲一个平凡而一无所有的美国登山者,过去十多年来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边境的偏远山区盖小学的故事。她决定翻译这本书,并将收入尽数捐出。
全欧洲最古老图书馆之一Bodleian Library,是黄玉华就读的牛津大学最重要的地标。黄玉华提供
黄玉华最喜欢的纽约二手书店HousingWorks为将收入全数捐出的非营利机构。黄玉华提供
旅居世界各地 忧心气候变迁
1998年到2003年旅居世界各地,黄玉华屡屡碰到气候变迁带来的灾难。1998年加州因为「圣婴」现象豪雨不断;2001年准备到英国牛津大学念语言学硕士,当时纳莉台风席卷台北,忠孝东路变成「忠孝大河」;2003年完成硕士学业,准备离开英国时,遇到欧洲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将近三万五千人因热浪而死!在欧洲,房子几百年来都是为了避寒,只需担心冬天太冷、太阳不暖,从没想过会有摄氏40度的一天。「环境在跟你强烈抗议,还能当作没看见吗?」
让黄玉华尤为感叹的是,经济崛起的中国,生态、道德却都在倒退。1987年,她随父亲到北京探亲,还可以看到老北京,街上都是脚踏车。2012年再去开会,北京已变成一座外星城市。「非常离谱,让人很惊讶!摩天大楼、空污严重。」她忧心忡忡地说:「明明可以让全世界拜倒在苏州运河、历史古迹中,却要全部拆光盖大楼,这样只会成为没有底蕴、没有厚度的国家。有多少人要去北京看高楼大厦?中国大陆正往一个浅层文化发展。金钱来得太快,当每个人都以拥有一辆车为荣时,想想看全球环境会恶化到甚么程度?」她不断传达,土地成本和劳工成本绝不是创造经济奇迹唯一方法的观念。
成立「乐活旅行家」 传达永续理念
身感环境保育的迫切,黄玉华选择推动「永续旅行」。2007年,她和陈盈洁(台湾永续旅行协会理事长)一同与美国「国际永续旅行协会」(STI)非营利机构合作,在台湾成立推广永续观光和责任旅行的「乐活旅行家」社会企业,这是包括信息、出版、营销、媒体的非营利组织。
「乐活旅行家」邀集旅行作家及译者,成为网站的常驻作家,并翻译出版美国公共电视制作人约翰.葛拉夫等人的《告别富裕流感──21世纪新财富观》,一方面传达永续理念,一方面创造乐活旅行家的收入。黄玉华翻译的《山的礼物》一书,讲的是背包客旅者在沙尘中认真感受,用旅行的过程隐喻生命的故事,也让黄玉华看见自己的人生。
2013年受邀担任资策会协助行政院「推动国家创新力提升计划」咨询,黄玉华发想计划的英文名称时,决定用「TAIWAN IDEAS」营销台湾。IDEAS代表「Innovation、Design、Entrepreneurship and Sustainability」,其中「Sustainability」(永续)一词,她强调是台湾产业转型不可忽视的挑战和目标。
台湾好旅行计划 鼓励尊重旅行地
何谓「永续旅行」?和「绿色观光」不同,环保只是「永续旅行」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发展经济和帮助小区。环境议题、经济发展、对人和小区的帮助,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黄玉华认为永续旅行不能忽略观光经济,但是要以「永续」为前提,让地方的经济和环境一起正向成长。她强调:「你想想,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会希望这个小区的人更快乐。不应该只是一次性消费,而是要年年去,永远都去。」她习惯在当地消费,帮助小区发展,回馈到环境中。
谈到自己多年来在波士顿、牛津等地的旅行经验,黄玉华感性地说:「去关心当地人,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过客。不会住在五星级饭店,当地路有饿死殍关我甚么事,因为我的生命从此有了你这个经验。」被《国家地理旅行者》杂志列为濒临危险、过度开发的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窟,大量观光客涌入,钱却被少数建商赚走。她觉得应该拒绝这种未曾回馈当地的旅行模式。
乐活旅行家推动「台湾好旅行计划」:与地方民宿业者结合,鼓励民众在当地消费,尊重旅行地,深入了解文化与生态,成为「好旅人」。今年推出「兰屿好旅人计划」,透过网站、店家等,多方倡导旅人该尊重传统祭仪、勿用白灯直射角鸮、携带可分解的沐浴用品、不要在不是飞鱼的季节要求吃飞鱼料理等「永续是旅行重要前提」的观念。
推行永续的城市经常可见的在地信息布告栏。黄玉华提供
奥瑞冈州的波特兰市是美国最永续环保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永续旅行协会总部所在地。黄玉华提供
在地关心和帮助 永续旅行的重要一环
「永续旅行」重要的一条轴线,是对地方的关心。黄玉华曾任几家国际媒体的台湾联络人,有机会帮BBC电视台的英国制作人采访台湾原住民。花莲山区小学教育资源的严重欠缺,让她开始关心在地问题,想办法去改变。
她说自己认识到教育知识的力量,是因母亲不识字的原故。母亲常是家庭教育的来源,但从前的时代,和现在许多国家,女性地位很低落,「那会造成自己和家人很大的痛苦。」因为不识字,很难有抽象思考的能力,对人生的了解都来自经验法则,想象不到世界上有千万种生活的方式。因此行为模式容易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女儿可能也会走上悲伤或失败的道路。
「如果从小失去受教育的契机,之后要掌握语言就很困难。」黄玉华对偏乡与弱势教育的资源,格外关注。永续旅行重要的是「永续」、「关怀」等观念的推广,她说自己会捐助帮助小孩受教育的NGO,让他们有机会永久脱贫。
用科学家的心 感同身受
黄玉华柔软的心在言谈中展现,身为科学家,她用心感受万物,也认为科学不是真理:「我虽然念科学,但常讲信念、宇宙,那些力量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她笑着说大家都误解科学家了,很多人以为科学就是事实,这是错的。「科学是工具,用来检验事实的工具,科学不等于事实。今天认知的东西,二十年后可能会被推翻。」
四十而不惑。回顾自己的生命,黄玉华清楚明白因为生长在贫穷的家庭、母亲教育的压迫、父亲的嗜赌,生命才会因此有厚度,自己也才有同理心。她说苦难让人成长,有安定的力量就不会迷路。
从永续观念谈到旅行经验,从挫折低谷谈到人生信仰,「我很喜欢『慈悲』的概念,可以同理,可以共振,可以感同身受。」小至对人生的反省,大至对环境的付出,黄玉华愿意不断作为旁观者去祝福,作为接收者去感受。侃侃而谈自己的社会责任,她的表情认真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