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s/watchinese.com/files/photos/26/2_0.jpg)
金融危机导致信用紧缩,加上看坏前景促使消费者缩衣节食,使得美国汽车业面临融资缩减与销售减缓两面夹击。在资金水位下降导致流动性危机升高之际,全球汽车产业不得不寻求资金挹注与节流瘦身。这一波由房屋市场、金融市场吹起的冷锋,已经吹袭到汽车业。
美国汽车三巨头 陷入困境
在这波金融危机首当其冲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三巨头,看来恐怕要孤军奋战了。美国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赖斯勒公司以及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除了一起请求美国政府加快落实用来帮助他们开发节能车的250亿美元贷款之外,同时要求政府再提供250亿贷款用以维持公司的营运。
不过这项让美国国会救助底特律汽车三巨头的努力还是宣告破灭,议员们称汽车业缺乏令人信服的扭亏为盈的计划。
民主党议员只给出了一线希望,他们表示,如果通用、福特和克赖斯勒能够在12月初以前提交令人信服的改善业务计划,他们将重新考虑救助计划。
民主党领袖很可能最后起草一份全新的立法提案,而不是从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或是从已经获得批准、意在重组汽车厂的贷款中拨出250亿美元满足他们的请求。另外一种可能是,向汽车业提供一小笔救助资金,或许是50到100亿美元,
这次请求金援被拒,令三巨头的前景蒙上阴影。几十年来,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一直是美国工业的同义词,在美国共有员工239,000人。
根据美国汽车研究中心11月4日的报告,每个汽车行业就业岗位能带动7.5个零部件等附属行业岗位。因此若三大汽车巨头破产,后果恐将非常可怕,影响面远超过汽车厂自身。
三大车厂警告,若无法获得政府250亿美元的纾困,破产后第一年,将导致300万人失业,引爆经济危机。
经理人、工会愿减薪共体时艰
但如果无法获得金援,最坏的情况就是申请破产保护。
克赖斯勒最早将于今年年底面临现金短缺的危险,可能无法采取太多的重组措施。为节约现金,该公司已经减产,还差点暂停新型汽车的开发。克赖斯勒已经全面审视申请破产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一些应急计划,并且请顾问考虑这个问题。
通用迄今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拥有266,000名员工。通用表示,剩余的储备资金可能仅够维持到明年上半年。通用虽然曾研究过申请破产的可能性,但认为一旦申请破产可能不会有任何收入,将迫使公司清盘,因此认为应竭尽全力避免破产,所以一直未制定详细的破产应急计划。
外界担忧,由于拒绝考虑破产,通用正面临着类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遭遇。雷曼兄弟目前正在法庭保护下进行重组,已无力继续开展业务。
通用自身入不敷出,以致与克赖斯勒的并购谈判也被迫暂停。
福特汽车也有类似说法。虽然福特研究了破产的可能性,但认为这不是个可行的方案。
三巨头未能确保救助计划,令来自董事会的压力增大,特别是通用和克赖斯勒所面临的财务困难比福特更加严重。
汽车业高层CEO表示愿意减薪至一美元来共体时艰,汽车工会领袖也加入三大车厂的行列,愿意在劳工待遇上让步,以换取联邦资金援助,但所获得的同情并不多。主因近几个月来,国会为了各种金援案焦头烂额,各界对于汽车业的资金缺口究竟有多大,一次纾困是否足够,也抱持高度疑虑。也有议员批评,汽车业的危机是因为产能效率过低,以及劳资协议的代价太高昂。
尽管面对存亡关头,这些汽车制造商自身却对大举变革兴趣索然,并表示这次的危机是来自于金融风暴,而非管理不当。批评人士坚称,积极变革是扭转美国汽车业长期下滑局面的必要举措。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通用等美国车厂面临价廉新颖的日本车与高档欧洲车的激烈竞争,即使在美国本土市场的占有率也是节节下滑。尤其在油价攀高之下,大客、卡车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欧、亚汽车业跟进裁员
除了美国汽车业之外,欧洲、亚洲的汽车业也难幸免。一向以小车节能取胜的日本车厂,这次也一样遭到市场萎缩的打击。
日本丰田汽车主要业绩在北美,受这波数十年来最严酷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新车需求量大减,开始面临销售13年来首度下滑局面。丰田宣布北美地区再进一步减产,同时为了因应高油价造成大卡车和休旅车(SUV)销售量不断下滑的趋势,计划裁减一批临时员工,以对抗这一波的产业冲击。丰田的美国制造厂有3万名员工,临时雇员大约占10%。
五十铃汽车公司将裁减1,400名日本员工,在日本国内产量将比原订目标减少10%。日本第5大汽车制造公司马自达也将
裁减1,300人。两家公司的裁员将使得日本汽车工业将再流失2,700个就业机会。
在欧洲方面,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雪铁龙集团将裁员3,550人,裁员对象包括该公司旗下所有工厂的生产线工人、经理人员和办公室职员,而计划也包括自愿离职的办法在内。法国的汽车工业直接与间接雇用的员工,占了全国劳动人力的10%,各汽车公司已暂时关闭了若干工厂,并将员工遣散。
雷诺汽车也宣布,将在欧洲裁员6,000人,包括4,900名法国员工在内。
于此同时,欧洲和中国的汽车业也传出纾困需求。欧洲官员也在考虑泛欧盟的汽车业纾困计划,除了德国政府考虑对欧宝汽车(OPEL)提供10亿欧元(12.7亿美元)的担保,欧洲财长会议轮值主席卢森堡总理荣科也指出,有必要对欧洲汽车业伸出援手。
过去每年平均成长20%的中国汽车业,今年秋天的业绩出现持平甚至萎缩。
全球汽车业,业已进入「最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