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尾仑水圳恬谧的邀约

尾仑水圳恬谧的邀约
竹林、水圳、光影伴着潺潺水流度过了多少春夏秋冬。
行山
第26期
行山
大概没多少过客会发现,
山腰树林里有一条水圳日夜不停地流动着。
随着地形,水圳逐渐离开山下的尘嚣,
将旅人的足迹带入山林内……

圳,农业的血脉,滋养了土地上的作物及人民。工业兴起,农业式微,不变的是,水圳仍默默负担着输水的责任。炎炎夏日,顺水圳而行,藉此一消酷暑外,还能品味先人留下之智慧结晶。

尾仑水圳因流经阳明山东侧的尾仑山山腰而得名,而它的另一个名称为「狗殷勤古道」,是因为尾仑山的山形像是趴着睡觉的狗,至于由那个角度来看,似乎很难端详出来。

听蝉鸣,看蜻蜓

旅人的行程由仰德大道上的阳明教养院站开始,沿着庄顶路前进,周遭的氛围逐渐休闲,不到一百公尺的路程,夏日蝉鸣已经压过了机械化的车辆声。漫步前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跨足溪谷的桥梁,行经期间,彷佛穿越一面无形的高墙,路旁的菜圃、歇息的蜻蜓,将整个气氛带入另一种恬适境界。

旅人尚温存远离尘嚣的愉悦,再发现安适独立于城市之外的聚落,心情更显悠闲,而一旁的庙埕还维持着原有的功能,眼见三五成群的农人正准备上工,在市区繁忙的脚步,来到这里不禁放慢许多。

马路尽头为小区入口,一旁的英文告示牌可以看出外籍人士在小区里应占有一定比例。进入小区前,礼貌性地与守卫点头示意,那厢善意微笑地响应,似乎说明已熟悉穿着登山装备来往的游人。

沿着大树旁的阶梯往上走,尾仑水圳在这里短暂地露出地面。再往上走,柏油马路的尽头,水圳隐身于路旁,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铁制排水孔,俗称水沟盖。在兴筑之时,水圳大概没想到有朝一日竟会穿上这丑陋的水泥外衣吧。

走进人家后巷?

路旁围墙上钉着山友前辈的指示牌,不是熟门熟路的人,应该会怀疑走进的是人家的后巷,在这里又浮出地面的水圳,也引导旅人继续前进。而这一路也真像是人家的后巷,跨过水圳,走上阶梯,就能走入私人的后院。遗留一旁的洗衣鬃刷,或许在不久之前,还陪着婆婆妈妈们在这里聊是非呢。

离开住宅区,一侧的山坡仍在耕作,这也是水圳流域上较大面积的农地。水圳在这里随着山势转了个大弯。弯道尽头的大树下,也是农人遮阳休息的所在,一旁的水槽虽然已经淤积,仍可看见当初先民的智慧──将流速较快的水引出到减缓水流的水槽里,方便了居民的取水。

入山林,轻松行

透过林间,山下的马路车潮逐渐增加,大概没有多少过客会发现山腰树林里有着一条水圳日夜不停地流动着。随着地形,水圳逐渐离开山下的尘嚣,也将旅人的足迹带入山林内,朝阳也被树梢切割,树荫下的清凉,来自微微山风。大致沿着等高线开挖的水圳,让旅人一路行来相当轻松。

一旁的小土地公庙见证水圳的历史,也庇佑着来往行人。走过跨越溪上的公平桥,也离开了一路相伴的尾仑水圳,在踏上一连串的阶梯后,对面山谷里的大型碟型天线群转移了旅人的目光,这里是北台湾主要的卫星讯号接收站,古老与现代就隔着溪谷互相陪伴。

步道的出口在民宅旁,并没有指示告诉人们这里有着一条隐匿的水圳步道。这样也好,或许尾仑水圳才能避免因为过度的人为介入而失去它原有的风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