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上的激烈競爭與壓力,管理者的任務繁多。不但要注意競爭者的一舉一動、注意新產品開發與上市時間,還要留意財務狀況以及生產與庫存等,經常讓人忘記管理者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管理,管的是人
不論是要降低成本,還是要增加營收,這些任務都必須透過「人」來完成。不朽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其一生中不斷強調「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他曾經這樣說過:「管理與人有關,目的就是要讓人互助合作,截長補短。」並主張:「改善員工效能是提升企業經營績效的最佳方法。」
管理者的任務之所以艱難,並不是在於市場競爭激烈、技術進步快速、成本壓力等問題,而是在於「人」是最難管理與掌握的。每一個人的個性、脾氣、偏好、需求、觀念、想法、能力、專長等都不一樣,這也造成管理工作的高度困難與複雜。難怪前奇異公司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會說:「人對了,事情就對了。」因為如果能將「人」的問題解決,其他的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人是創造價值的來源
在勞力密集的時代,企業把員工當成是成本的一部份。在知識經濟的今天,員工的價值日益被重視。加拿大顧問公司RLG創辦人Adrian Levy說過一句有很意思的話:「人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他們『就是』公司。其他的東西才是資產。」
想想看,公司如果沒有人,只剩下辦公室、機械設備、廠房、原料、資金,這個公司還算是公司嗎?沒有辦公室,可以透過線上會議開會,透過Email溝通訊息;沒有設備、原料、廠房,可以外包到中國或越南的工廠;沒有資金,可以向銀行借貸。但是如果沒有人,這家公司就無法運作。
曾經擔任美國財政部長,美國鋁業公司(Alcoa Inc.)的前執行長暨董事長保羅.歐尼爾(Paul O’Neill)表示:「在企業中,創造價值的是人。人可以和一套價值與驗證過的點子及原則產生共鳴,使績效大增。」美國鋁業公司從工作安全方面落實該公司對人的重視,使該公司員工職業災害發生率僅僅是產業平均的三分之一,而該公司的營收也在短短數年之中成長超過4倍,逾200億美金。
員工與企業價值
大部分的人都明白員工的重要,但是影響有多大,卻很少人能說清楚、講明白。哈佛商學院教授藍辛哲(Len Schlesinger)、沙瑟(Earl Sasser)以及海斯凱特(Jim Heskett)對顧客、員工、服務與成功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發現獲利成長、顧客忠誠度、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與員工能力、忠誠度、生產力有「直接且強烈」的關係。他們所研究的公司在1986年至1995年間股票價格成長147%,是競爭對手的兩倍。
而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研究調查也發現,在美國股東價值最高的前五分之一的企業,在重視員工價值、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指標表現遠優於其他企業。企管專家雷克海(Fred Reichheld)更是表示:只要員工忠誠度提高5%,企業的利潤會增加50%之多。
這些研究都說明了員工的價值、忠誠度對於企業價值的重要性。
人的價值無可取代
即使有如此多的研究與證據顯示「人」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但是現在企業與員工的關係仍舊非常緊張:員工的高流動率、跳槽事件層出不窮、員工感覺不受重視、士氣低落等。這些或許並非都是企業的問題:大環境的變遷,員工的自我意識高漲,有時也讓企業難以管理人才。即使像Google這種高待遇、高福利、高工作自由度的公司,還是有員工會認為「公司給的不夠」。此外,有些人「逐錢而居」:哪裡薪水多就往哪裡去,還有企業之間互相挖角的風氣盛行等,這些都造成人才變動的原因,也是造成管理者越來越不好當的因素。試想,一個管理者費了好多心力,不好容易培養了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部屬,但是沒多久部屬居然跳槽到別家公司。對管理者而言,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損失與挫折。
但是,對成功的企業而言,不論環境條件如何,就是要設法做的比別的企業好。傑克.威爾許曾經這樣表示:「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須效法拉攏每位員工的心,假如你沒有時時想到讓每個人更有價值,你就沒有機會了。有什麼能取而代之?虛擲的人力?無力的員工?生氣與厭煩的勞工?……」唯有讓員工發自內心的熱愛企業、熱愛工作,才能使員工做出更大的貢獻,企業也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
最後,讓我們借重杜拉克的智慧,來思考組織當中「人的問題」。杜拉克曾在「管理實務」這本書中,提出下列的五個問題:
- 誰是您組織的合適人選?
- 您是否提供員工能夠發揮最大效用的的支持或工具?
- 組織的架構與流程是否有助於打造人本組織?
- 經營方式是否有助於融入知識以及知識的取得?
- 企業是否有投資人力與知識的策略?
這些問題或許可以作為管理者思考「人的問題」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