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大陸訪民自辦「第一個申冤節」

大陸訪民自辦「第一個申冤節」/因權益受損而依法「上訪」
訪民都跪舉著自己的申冤材料,哭天叫地喊冤。
Getting Images
第2期
陳祐欣
大陸各地上億訪民,各種階層、男女老少,包括許多老年人、殘疾人,因權益受損而依法「上訪」,換來的卻是被打、被關、被非法勞教……

 

中國普法日(12月4日,即中國法制宣傳日)前一天,有200多位中國各地的上訪民眾聚集北京。他們在北京路公益東橋郊外,向外界宣布舉辦第一個「申冤節」的活動。現場來了英國、法國、香港、日本、德國及台灣等多國的記者,對這次的活動進行了採訪。

北京路公益東橋郊外掛滿上訪民眾自製的橫幅,打起「歡慶第一屆申冤節」、「拯救祖國,拯救人民」及「歡度普法日,冤度申冤節」等等橫幅,來慶祝他們自己的節日。

現場人士李小姐表示,「今天場面非常感人,在拉開的橫幅下面,訪民都跪在那裏,舉著自己的申冤材料,有的哭天喊冤的、有唱冤民歌的,跪著向記者和國際友人喊出自己的冤屈。」現場的外國記者也為之動容。

另一位現場人士說:「在現場,我控制不了我的眼淚。他們太冤了,很多都是老年人、殘疾人,上訪多年的訪民,被關過、被打過、被非法勞教。面對媒體的鏡頭,許多訪民失聲痛哭。」

訪民在他們倡議書中寫道:「每年12月4日是當局定的全國普法日,這天當局讓律師們走上街頭免費為百姓服務,所以我們建議把這一天改成訪族同胞的『申冤節』,我們訪民也應該擁有自已的節日。」

「我們為了維護我們自已的合法權益奔走了幾年、幾十年,換來只是失望,只有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帶著我們的冤情,走上街頭,向全社會訴說我們的苦難,把我們的冤一起喊出來,讓全世界都能聽見。」

中國官方為推廣法律常識,將每年的12月4日定為「普法日」(全國法制宣傳日)。這天當局讓律師免費為百姓服務,官方也在中央電視台為市民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上訪民眾前往參加,但卻年年遭到抓補。

今年12月4日,各地近三千位訪民及北京二百多訪民前往中央電視台喊冤抗議,當局則派出大約四、五十輛警車和大批便衣警察在現場待命,訪民一到就抓走。據訪民粗略統計,至少有二千訪民被警察抓到馬家樓收容中心,來自上海的就有137位被禁止上訪抓回當地,還有人失蹤。

近年中國大陸各地群體抗議事件此起彼伏,從1994到2003年就由1萬件增至6萬件,參與人數由73萬增至307萬人;2004年則增加到7.4萬起,2005年這類活動更增至8.7萬件,數量一年比一年大幅上升,參與人數、影響範圍更廣。

這麼多的抗議事件,民眾的冤苦卻始終找不到宣洩的出口。即使千里迢迢到北京上訪也沒能找回公道,無怪乎中國訪民將12月4日的「普法日」,改成了「申冤節」。

西安人權律師張鑒康對此表示,當局這種法制宣傳日,無非是想教化人民,雖然法律頒布了很多,但如果是一個法治國家,關鍵是在如何治官,而不是治民,首先應該進行的是對官員的普法教育。張鑒康指出:「這個普法日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對中共宣傳者有宣傳的意義。我做律師這麼多年,它們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就剝奪我的職業權利,軟禁我也沒有法律依據。現有的法律都不遵守,法律有甚麼用,普法有何意義?不終止極權專制的一黨專政制度,法律的精神不可能復甦,不解決黨在國上的這種體制,政治權力永遠高於法律。」

 

新聞辭典

什麼是「上訪」、「訪民」?

「上訪」,或「信訪」,是中國官方訂定的合法政治表達形式,在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對信訪、信訪人、事項都作了明確的解釋。意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向上級政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包括:官員失職、瀆職和侵害權利問題、批評、檢舉或投訴,或所有侵害到其自身利益的行為。同時亦規定,任何人不得報復、打擊壓制或逼害信訪人,保留信訪人提出意見的權利。

「上訪民眾」又簡稱「訪民」,是一群自認在居住地遭受司法不公、到北京或上級政府部門合法「上訪」、申訴冤情的民眾,據統計中國訪民人數過億。

中國每年到北京上訪的人數眾多,據非正式統計,僅過去兩年,10月1日中共國慶前被抓捕的訪民就有三、四萬人,不包括平日上訪的民眾。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雖然八成的上訪民眾是有道理的,但半數以上的案件都沒有結論,反而因為上訪被抄家或受到打擊報復。進而引發近年中國風起雲湧的維權抗暴運動,2005年中國官方公布的就有8.7萬起群體抗議事件,平均每天就有238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SOS:中國土地財政走到了盡頭
當某些金融業者與評論者翹首盼望中國挺身而出挽救世界經濟之時,中國政府卻正為紓解地方財政困局焦慮不已。…
「土女時代」 華人世界的土耳其通
第一人稱出發的粉絲專頁經營風格,土女時代在臉書培養不少忠實粉絲。葉俊宏攝影 看見採訪團隊抵達,…
職場美女同事 考驗男員工專注力
有這麼一種說法:「男生跟漂亮的女生說話時,暫時會覺得好像變笨了。」荷蘭的研究團隊對男學生的實驗結果是,感受到女性魅力的程度越多,…
「禮面作」開店實戰 經驗堆疊選址三要素
▲禮面作創辦人李雅鈴擁有豐富的開店經驗。吳長益攝影 由於現代消費型態改變,提倡台灣在地麵食的「禮面作NoodleMix」…
瞎忙?陸客商機只是一場幻想
2008年7月4日這天,台灣觀光業者期待已久的「陸客觀光團」首發來台。當時,台灣社會一片看好,旅遊業、禮品業、百貨業,…
家暴的心理傷害 等同於經歷戰爭
每個人都反對「打罵」行為,但是,父母毆打和辱罵孩子卻是最常見的。許多試驗與研究已證明,毆打、辱罵是沒有效益的教育方式,…
華爾街「金領」 改行成功
有50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徹底破產後,過去兩年金融業共減少了41.3萬個職位。當投資銀行的高薪和榮耀隨著金融風暴灰飛煙滅之後,…
找回最初的自己 付出越多得到越多
三天的美國重聚結束後,美國總召李方方還有許多後續的工作要處理,如整理照片影音、編刊物等等,十分忙碌。但她還是很開心地處理每一件事,甚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