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西楚霸王項羽吃什麼?

一生只愛一位女子 用餐只求菜一樣 項羽吃什麼?
插圖:素素
第6期
蘇省
章邯秦軍似虎狼,魏軍楚軍不夠看;
趙軍鉅鹿二十萬,無法突圍困中央;
各國軍隊只到場,面對強秦關門看;
項羽殘軍只五萬,破釜沈舟聲勢強;
渡河楚軍一當十,諸候軍隊壁上觀;
九戰九勝秦軍掃,諸候膝行見霸王;
力拔山兮氣蓋世,用餐只求菜一樣;
軍中廚子用心想,雞鴨魚肉一起放;
創燒雜燴菜一樣,戰戰兢兢獻霸王;
未料一口就上癮;從此用餐不用煩。
蘇北名餚萬古傳。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楚國的興起,文化上形成南北迥異的風格,北有詩經,南有楚辭,在飲食文化上也一樣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大風味。在北方,古齊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地方風味菜──魯菜的雛形。 在南方,「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一年四季,水產、畜禽、菜蔬,物產豐饒,又融匯了很多南方民族的風俗和飲食習慣,逐漸形成了今天蘇菜的雛形。

在蘇北一帶,最具代表性的菜餚,莫過「燒雜燴」,無論是一般人家請客,還是上大館子吃飯,菜單上一定有這道菜。

燒雜燴的作法十分簡單,將魚、肉類、干貝等切片,加上蔥、薑片、紹興酒蒸透入味,再將各種原料和調味料下入雞湯燒燴入味,將原料裝碗蒸五分鐘,雞湯勾芡,澆在雜燴碗上即成,並可依個人喜好不同、當地生鮮食材不同,而增減各種食材,是非常受到各地歡迎的一道菜。

如此大眾化的一道菜,出身卻很不尋常。

烏江自刎,「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千古絕唱中,立著絕世美女虞姬以及專情的英雄項羽。項羽一生只愛一位女子,簡單而專一。

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在戰場上勇猛無敵,叱咤風雲,照理來說這樣一位英雄應該是煮酒論劍、豪氣干雲,山珍海味遍席間。令人意外的,他在飲食上卻也是簡單異常:每頓飯要求只做一樣菜。一如他對虞姬的專情。

然而手下的廚子們卻為此傷透了腦筋,他們熱愛霸王,一心希望他有充足的體力,好帶領江東子弟兵馳騁沙場,但卻又不能違反霸王一餐一樣菜的要求。廚子們左思右想,於是將雞、魚、肉等放入一鍋,精心烹製後,端到大王面前。

雜燴,乍看之下有如家中鬧氣妻子隨意敷衍而做的晚餐,卻是包涵著廚子的滿滿心意。項羽只吃一口就胃口大開,頃刻之間一大碗燒雜燴就碗底朝天,項羽並要廚子從今而後就如此作菜。從此以後,廚子每天必燒雜燴,而且為了使霸王不會吃久了厭煩,每天都更換食材、配料,希望能讓大王吃得開心。

霸王死後,江東子弟懷念霸王對江東的功績,便把燒雜燴的作法流傳下來,並成為江蘇名菜。

海外的唐人街是愛好中式美食者的天堂。圖為洛杉磯的唐人街。Getty Images

李鴻章雜燴

說起近代的雜燴,最著名的應屬「李鴻章雜燴」。《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了李鴻章出使美國時,「在美思中國飲食,囑唐人埠之酒食店進饌數次。西人問其名,華人難於具對,統之名曰『雜碎』。自此雜碎之名大噪。」因雜以雞絲和火腿共煮,故謂之「雜碎」,此菜由此聞名於世。雜碎,為安徽方言,即雜燴。因李鴻章為安徽人,所以「李鴻章雜碎」,便成為安徽名菜。

原料:

雞肉、海參、熟白雞肉、魚肉、熟火腿、油發魚肚、魷魚、水發腐竹、干貝、冬菇、玉蘭片適量

製法:

1、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熟火腿切片;

2、豬肚、雞肉、干貝加蔥結、薑片、紹酒蒸透入味、切片;

3、熟白雞肉、熟火腿切絲;

4、魚肉製茸上味,粘上干貝絲蒸熟;

5、將干貝球、各種原料和調料下入雞湯燒燴入味,裝碗蒸5分鐘,潷出原湯勾芡,澆在雜燴上即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養「麒麟」 中美網路戰越演越烈
在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4月30日的聽證會上,對國家情報首長和美軍戰略司令部提供網路安全建言的電腦安全專家科曼透露,…
西楚霸王項羽吃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楚國的興起,文化上形成南北迥異的風格,北有詩經,南有楚辭,在飲食文化上也一樣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大風味。在北方,…
澳門「戒嚴」?港人入境也遭拒
澳門當局最近接二連三拒絕香港記者、法律教授、民主派議員入境,引起香港方面強烈反彈。 港媒認為,這和澳門最近在進行〈基本法23條〉…
薄熙來收買海外媒體一一浮現
前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夜奔成都美國領館事件後,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的醜聞一一被揭開。近日,有海外媒體披露,薄熙來案除了貪腐,…
天生我「國」必有用 世界第一之旅
 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賦予每個人不同的才華,皆有可彰顯之處。同樣地,雖然每個國家的資源與民族性不盡相同,也各有傲人之處。…
品牌廣告的設計原則
書名:創意入門:用喜歡改變世界 作者:原野守弘 譯者:張雅琇 出版社:基因生活出版 類別:品牌、廣告、創意、行銷、企劃…
救疫情,還是救經濟?
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猛烈,歐美主要國家幾乎無一倖免,大家紛紛採取封城和封閉國界的措施,連原本號稱「佛系防疫」的英國,…
科技巨擘新焦點:AI與人類永生
人工智慧(AI)無疑是近期全球科技公司的焦點。然而,可堪玩味的是,幾乎所有科技公司的大老闆,也都同時關注並投資人類永生產業。 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