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現代醫療儀器日趨先進、分工日趨細緻、醫療技術突飛猛進的時候,
醫病關係卻每況愈下。如何解決這種矛盾?
讓我們從古代名醫的故事中,找出一些值得現代人參考的地方。
台灣在去年傳出三起判賠金額超過三千萬的醫療糾紛。根據台北市衛生局官員表示,近年來醫療糾紛越來越多,調解金額也越來越大,顯見醫病關係越來越緊張。
我們常說醫生是一個救人於苦難的職業,而在現代醫療儀器日趨先進、分工日趨細緻、醫療技術突飛猛進的時候,醫病關係卻每況愈下。如何解決這種矛盾?讓我們從古代名醫的故事中,找出一些值得現代人參考的地方。
萬全與人不和
仍以活人為心,前往醫治其子
在明代時,有一位兒科名醫萬全,和同鄉的胡元溪素來不和。然而,有一次胡元溪四歲的兒子患病咳嗽,延請多位醫師診治,拖延八個月後,病情始終未見好轉。在兒子病情加重、咳血不止的情況下,胡元溪只好硬著頭皮請萬全醫治。
而萬全以「活人為心,不記宿怨」的心態,絲毫不在意之前的恩怨依然前往醫治,凸顯出萬全高尚的胸懷。診視病童之後,萬全發覺是因為之前的醫生誤診導致病情加重,就對胡氏說:「要服用三、五十劑藥才能病好。」胡氏仍不放心地問:「怎麼這麼慢?」此時萬醫生反問:「小孩生病八個月都沒有好,你不嫌慢,為何一個月的時間你覺得慢?」
這時萬全心中已經知道胡元溪因兩人不和而不信任他。萬全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病人,於是主動提出,用筆記記錄每日的服藥情況,作為憑證,希望能讓胡氏安心。然而,即使在胡元溪的兒子服了五劑藥,咳嗽大為減少,也沒有咳血的情形下,胡元溪還是不放心,又請了別的醫生前來診治。
現在許多人就像胡氏一樣,不相信醫師的專業,看病就像逛商店,今天上這個診所,病還沒好就換另一家診所看。加上誤診在所難免,有些醫師用藥也常用藥效強、副作用也強的抗生素,結果也像胡氏的兒子一樣,反受其害,讓病越來越難治。
互信互諒
才能走入醫病間的善循環
胡元溪如此不信任醫生,對醫生來說當然是一個羞辱。這時還希望醫生能無怨的為你醫治,真是嚴以責人,寬以待己。有多少醫生能做到?
這時旁人就對萬全說:「你已盡心盡力了,胡氏不信任你,你就走吧。」沒想到萬全竟說:「如果我真的一走了之,那胡氏就不會再請我來看病,耽誤了病情,雖不是我殺了此兒,也是我的過錯。我就再看看別的醫生如何診斷用藥,用藥有理我就走,如果又誤診,我要去阻止,此時胡氏還不聽,我再去不遲。」他不計個人榮辱全然為病人著想之心,令人敬佩。
古人云:「醫者父母心。」也許,不用真做到如同父母一般呵護子女,唯恐孩子受到傷害,只要真的把救人放在心中,光這份心意就能讓病人心懷感激。
當胡氏延請的新醫生前來診治、開藥,萬全發現用藥有誤,於是又向胡氏說明,但胡氏仍然無法接受。萬全萬不得已只好離去,離去前,他再去看胡氏的兒子並說:「藥少吃些,我非常擔心你的病會再復發。」結果果然如萬全所說,胡兒只服一小杯,又是咳喘、又是咳血。胡兒就邊哭邊說:「我吃萬醫師的藥病好些,但爸爸再請來的醫生,反而使我病情加重。」
現今的醫師坐在診療室中,病人排隊掛號等著門診,門診的時間很短。有時醫生都沒有和病人眼神接觸,也沒有足夠時間詳細問診、見微知著地及早發現病症,用心體會病人的感受,病人也沒有機會說出自己生病時的詳細症狀,感受不到醫生的關心。反觀萬全「急病人之所急,苦病人之所苦」的心態,十分值得現代的醫師學習。
「視命千金」
是從技術到仁術的開始吧?
再回到胡兒的病情。見到孩子病情又加重,這時胡元溪才後悔,只好再親自延請萬全醫生前來醫治。萬全邊嘆息邊說:「你早聽我話,你兒子的病早就好轉了,要我療治,一定要去猜忌之心。」到此時,胡元溪才將嫌疑之心盡去,完全信任萬全的療治。結果,經過十七天後胡兒就完全痊癒。
從中我們看到,萬全確實是一位「仁心仁術」的醫生。而仁術不是醫術,是對病人要關心體貼,處處為病人設想。
中國古代名中醫都認為醫術是「仁術」,不只是「技術」。所以名醫孫思邈主張醫生對病人應該不分貧富貴賤,要一視同仁,誠心誠意、用心診治。孫思邈所留下的《千金方》說:「人命至重,貴於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在「技術」發達的今天,醫病關係反倒是每下愈況。也許從培養「視命千金」的心態開始,就能開始走回「仁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