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在高等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扭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種擔憂主要是出自於一種迷思,也就是以為所謂的就業能力僅僅等於是「一技之長」。然而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一個年輕人要在職場成功發展,不只需要具備專業技能,更需要具備一組在不同工作當中都可以運用的「核心就業能力」,包括:表達溝通、團隊合作、穩定抗壓、主動學習、敬業態度等等。培養這些能力,顯然並不會偏離「全人教育」的理想。
一旦認知到就業力教育的重心在於「核心就業力」,我們就不至於誤以為就業力教育等於「多開設商學、工程等實用課程」。事實上,就業力教育的重點在於教學方法。如果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即使看起來好像「不實用」的文、史、哲課程,也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就業力。相反的,如果教學方法以單調與單向的灌輸為主,那麼就算科目名稱是「公司經營管理」,恐怕也不見得會對於學生的就業力有太大幫助。
要如何在高等教育的教學當中有效提升就業力?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英國四所大學的十六個學系,在「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EFCE)資助之下,於2000至2002年聯合進行了一個非常有名的「Skills Plus計畫」。這個計畫的結論,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瞭解「就業力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Skills Plus的核心觀念是,就業力教育的根本在於「好的學習方式」。所謂「好的學習」包括四個重要的學習要素:
第一個學習要素是「理解」。不管是教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理解」當然是很基本的目的。但是Skills Plus所強調的「理解」,不只是學習者能夠理解複雜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必須能將理解的內容與他人溝通。
在我的調查經驗中,許多職場新鮮人面對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他們不見得不能理解複雜的事物,但是因為過去在學校的學習當中,他們通常只需要將理解的內容與考卷「溝通」,而不需要與「他人」溝通。這使得他們在進入職場後,會相當缺乏工作上所需的專業溝通能力。
如果要改善這個現象,那麼不管在老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當中,就必須多建立「與他人溝通自己所知」的機會,例如能多透過口頭簡報與書面報告來進行學習評量,而不僅僅是倚重紙筆考試。
第二個學習要素是「技能」。在我們的傳統教學當中,當然會重視學生有沒有學會與學科相關的專業技能。比如說,上計算機概論要學會Office,上會計學要學會做財務報表等等。
但是Skills Plus所強調的「技能學習」,不只局限於以上所說的「學科專屬技能」,而是還希望能在教學當中建立學生的兩種重要技能,首先是「研究技能」,也就是能在一定範疇的學科領域內進行研究調查。所以要強調研究技能,其原因在於年輕人進入職場以後,如果要有能力解決每天工作中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就必須能夠自己針對問題進行研究調查。
Skills Plus所強調的另一種技能學習則是學習「可轉移的核心技能」,例如在課程中有小組報告,這就可以學習「團隊合作」。或者是在課程中置入專題製作,這就可以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學習要素是「效力信心」(Efficacy Beliefs)。這個意思是說,學生可以藉由學習過程獲得「自己可以讓事情有所不同(即使幅度不大)」的自信,並且建立一種「學習而來的樂觀態度」,也就是相信在許多情況中都可以找到自己能成功做出貢獻的機會,並且相信成功的關鍵在於「努力與堅持」加上「智慧與能力」。
事實上,在國外的調查當中,上面所說的「遇到問題的積極與樂觀態度」,是雇主非常重視的核心能力。要在教學當中讓學生可以學到這種態度,很明顯的必須要給他們足夠的挑戰,而不能讓他們覺得「隨便混一混就可以過了」。無論如何,這些挑戰不是為了「整倒學生」,而是為了讓他們在克服困難之後,能夠感受到進步的喜悅與真實的成就感。
第四個重要的學習要素是「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這個意思是說,學生不是只會被動的吸收知識,或者說,「一離開教室,就把知識留在教室裡」,而是有能力做到: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能夠不時省視自己的知識庫存,並且有自信在適當的現實情境中引用他人觀點。
知道怎麼使用自己知道的知識:能夠在特定狀況中,運用知識找出最佳行動方式。
知道如何獲取新知:知道自己偏好的學習方式、能夠獲取新知的可能途徑、以及如何與學習目的配合。
如果一個大學科系能夠在教學方法及課程安排中充分反映這四個「好的學習要素」,學生就有機會建立相當充足的就業力。相反的,如果在教學中無法體現上述四個學習要素,那麼再「實用」的科目也會變成難以轉化成就業力的「死知識」。
當然,要充分產生這些學習效果,不太可能光靠單一科目的教學,而必須在系的學年課程或學程規劃中,透過多門課程的多樣化教學活動,整體性建立好的學習結果。Skills Plus建議,學系在規劃一個學年或一個學程的學生學習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我們在下面列出來,提供有興趣的讀者做為參考:
盡量讓學生有進行深度研究的機會。
不要將課程塞得讓學生只能浮面學習而無法深入理解。
將資訊通信科技(如網際網路)當作一般性的學習工具。
讓學生有協同合作的機會。
明白規劃讓學生進行策略性思考、省思所學、規劃學習歷程的時間,並且讓他們在這些學習事項上與同儕、朋友、以及導師互動。
對學習結果有大量的回饋,而其目的比較是在於協助學生提升將來表現,而不僅是辨識其在所知與應知資訊之間的落差;在評量時,應高度評價學生的努力與細心,以鼓勵其建立「效力信心」。(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