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曠世帝王之業的唐太宗也這麼說: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然而,面對週遭眾多人的不同行為、表現與反應,不免疑惑的問:他是才能之士嗎?
因此,得人之初,首在識人。一些古代的故事讓您體會「識人之道」。
企業經營者可以不識字,但卻不可以不識人。
杯觥交錯的場合裏,有人半醉,有人清醒;有人滔滔,有人默默;有人佯狂,有人微笑。你這時是在做啥?諸葛亮有七大觀人術,其中第五項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你是否善用了這個「觀其性」的機會?
天下之大,欲成一番事業,一人之力都太過微小,因此,能否識人是成敗的關鍵。在戰場上,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曾說:「制勝之根本,實在於人而不在於物。」西方的一代英雄拿破崙也有驚人之語:「當我需要某個人才時,即使為了求他而喪失尊嚴,也在所不辭。」千古明君唐太宗總結治國經驗更是說:「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得人之初,首在識人。
「以小見大」識人術:
梁鴻和曾國藩的故事
識人需要一點技巧性的智慧,尤其是以小見大的技巧,提供兩則故事給您體會。
「舉案齊眉」而知名的東漢梁鴻因為詩作得罪了漢章帝,因此他和妻子漂流異鄉,隱姓埋名為人幫傭。梁鴻外出為人舂米,每次回來,妻子將做好的飯菜恭敬地高舉著端上來,舉案齊眉。皋伯通發現了,說:「這個傭人能讓他妻子如此敬慕,一定不是一般人。」於是請他們到自己家裏居住。
皋伯通能不因眼前梁鴻的財產、地位所障礙,僅僅從一個細小的現象裏識出高人,了不起。
在清朝,某日李鴻章命三位新進淮軍將領往謁曾國藩,他想知道曾國藩對這三位將領的看法。
曾國藩讓三位新進淮軍將領在大廳外臺階上站著等,而且一等就等將近一個時辰(大約兩小時),然後也沒接見他們就打發他們走了。
隔天李鴻章前來請教,曾國藩回答說:「那位臉上長麻子的,將來會有大成就;高個子的也不錯。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頂多不過是個道員罷了。」
李鴻章請他進一步說明,曾國藩於是解釋道:「我讓他們在大廳外臺階上等候,卻始終未與他們正式見面,也未說一句話。這中間我來回走動,借廳內一個穿衣鏡觀察他們。那個麻子可能認為我不傳見,是刻意的羞辱,因此面紅耳赤,似欲毆人,不畏高官大衙,有威武不屈的氣概。而高個子則一直從容冷靜的站著,顯現出沉毅有為的氣度。至於那矮個子,我面對他們時,他規規矩矩站好,我一背過去,他便放鬆下來,這個人實在沒出息。」
這三個人中,麻子是劉銘傳,高個子的是張樹聲,矮小的則姓吳。姓吳的以後作戰常畏縮不見、投機取巧,真的只做到道員而已。
「觀其志」識人術:
蘇東坡的故事
諸葛亮的七大觀人術中,以「觀其志」為首,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年輕時蘇軾與章惇交好,一天,兩人在山中遊玩,遊到仙遊潭的時候,前面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根獨木橋相通,獨木橋下深淵萬丈,章惇提出讓蘇軾過橋,在絕壁上留下墨跡,蘇軾不敢。章惇神色平靜地輕鬆走過,用繩子繫在樹上,以玩雜技般的高難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寫了「蘇軾章某來此」幾個字。
蘇軾看了之後不由撫著他的背長嘆:「能自拚命者能殺人也!」蘇軾認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會珍惜別人的生命。蘇軾看出他是一個能為了自己所求而拚命的人,這種為己之欲而能極端不顧生死的人,當他真的掌握大權之後,真能為國為君盡忠嗎?
而後章惇當上宰相,大權在握,他因與蘇軾政見不合,對蘇軾也大下辣手,《宋史》以章惇入《奸臣傳》。
以小見大仍不夠:
品行志向是重點
更早前的春秋時期,管仲勸齊桓公不要重用易牙、豎刁、公子啟方、常之巫幾個人,並且要遠離他們。
對於這點齊桓公很疑惑。
在齊桓公當上國君前曾經差點餓死,是易牙把自己的孩子煮了,解救齊桓公的危難。而豎刁為了能在桓公身邊侍奉,寧可自閹去當太監。而常之巫有測生死禍福的能力。至於公子啟方則追隨桓公多年,連父親病故都不肯離開前去奔喪。
「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怎麼用得著去提防呢?」他不解地問著管仲。
齊桓公以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來判斷此人是否值得信賴。但是管仲不然,他觀察人心並以之推理。
管仲輕歎了口氣說:「一個人連自己的親骨肉都能不愛憐,都肯殺死,難道他不會殺您嗎?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肯殘害,難道他不會去殘害您嗎?一個人連自己的父親都不肯盡孝,難道他會效忠您嗎?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根本聯繫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煉自己的德行,自然會善始善終,不是靠外力所能改變的。」
歷史證明管仲是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竟然活活餓死在這些人手上。
相反的,南宋宰相張浚不懂識才之道重在觀心,卻以識才自詡,因此他以為秦檜「議論剛正,面目嚴冷,必不肯為非」,乃至認為他是「不畏死,可共天下事」的人才,於是竭力推薦,最後鑄成千古醜事,給自己帶來千年的恥辱。
鮑叔牙識人的祕訣:
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
皋伯通識得梁鴻的道理倒也簡單,它從古代「修身、齊家、治國」的道理去推論:一個能得妻子如此敬重的人,應該是人格品行能感動人的人;而通常家人是最了解你的人,如果家人都能真心敬重他,那麼他的人格力量豈不是更能感動他人?真正成大事的眾夥,有誰是單純依靠利益的結合?
但是如何能不受外在的表現所隱瞞而能直觀其心?以下著名的故事,也許容易讓人感受識人祕訣之所在。
鮑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們曾經合夥做買賣,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些。朋友都認爲鮑叔牙糊塗,吃了大虧了。一般人是這樣想的,因為一般人想到的是自己,自己得利了、還是損失了。但是鮑叔牙不先從自己的利益來思考,他先想的是管仲為什麼這麼做,所以鮑叔牙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管仲的家境不好,多拿一些是應該的。
放下自己,能先替他人設想,就能看出不同的結果。
後來管仲幫鮑叔牙謀劃事情,卻反而使鮑叔牙生活陷於窘境,困頓不堪。與先前的經驗相比,賺了錢少拿些還容易做到,但如果是連累自己,使生活都發生問題了,這時還能設身處地去為人著想,這就不簡單了。但鮑叔牙還是能替他人設想,能理解每個人都有時運,有時順遂,有時不順。
能放下自己的得失,就能有清醒冷靜的眼光。所以後來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跑,來這種怯懦的行為表現,鮑叔牙都能理解:管仲的母親年紀大了,如果管仲有個三長兩短,他的母親就沒人奉養了。
管仲三次為官,三次都因為表現太差而被國君驅逐,鮑叔牙也依然能堅持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些小事不適合他來做,他的能力很強的,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因此,當鮑叔牙聽到管仲臨終前告訴齊王自己不能當宰相時,心裏想的絕不是管仲是如何的對自己忘恩負義,他必然明白管仲不以私而害公的心理,所以他高興地說:「這才是我推薦管仲當宰相的原因啊!」
能無視別人帶給自己的好壞、得失,而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者,方能真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