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中國造月亮即將著陸

中國造月亮即將著陸
《雪梨晨鋒報》頭版標題「孩子的心破碎了」(HEARBREAK KID)、「開幕式醜聞」(Opening Ceremony Scandal)。
第19期
曾錚

人講,如果把中國稱為「金牌大國」的話,那麼澳洲就是真正的「體育大國」。此話一點不假。「金牌大國」和「體育大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相信身在澳洲的人,都能體會到這一點。澳洲人對於體育的熱愛,已經深入到很多人的細胞之中,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和痴迷,卻沒有那麼重的非要拿金牌的功利色彩。

作為一個「體育大國」,澳洲媒體對於奧運的報導,當然是鋪天蓋地。如果說奧運開幕之前的報導有80%都集中在中國的人權問題的話,那麼開賽之後,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賽情報導外,澳洲媒體對奧運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一、奧運造假;

二、奧運期間的示威抗議活動;

三、中共當局對於西方媒體的打壓、西方媒體與北京奧運組織方之間的衝突,以及中共官方媒體對於任何所謂「負面消息」的壓制。

北京奧運的造假,在奧運史上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特別是打動了許多電視觀眾的小女孩林妙可被曝出是假唱之後,《雪梨晨鋒報》在頭版最顯著的位置用了非常搶眼的大標題報導此事:「孩子的心破碎了」(HEARBREAK KID)、「開幕式醜聞」(Opening Ceremony Scandal)。澳洲記者按照澳洲人的思維方式看待這件事,他覺得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假唱的林妙可和真唱的楊沛宜這兩個孩子的心都會破碎,這對她們的終身都會造成很壞的影響。在澳洲人心目中,這是比開幕式的「完美」更要緊的。

筆者與一位澳洲西人女士談起假唱之事,當說起7歲的楊沛宜表示,她的聲音能夠進入開幕式,已經夠滿足了時,這位女士立即反問:「當她知道,『國家』不要她的『其餘部分』時,她會怎麼想?」在她看來,生命是一個應該作為整體被尊重的對象,豈能任意割裂組合?

一名叫做Stephen Hutcheon的澳洲《時代報》記者在自己的部落格(http://blogs.theage.com.au/olympics/stephenhutcheon/2008/08/16/thefakew…)上把北京奧運的造假一一列出,還配上生動的圖片:假焰火、假唱、林妙可身上的假麥克、假少數民族兒童、假觀眾、假想敵、假藍天等等。

《雪梨晨鋒報》在「評論及讀者來信」版面上,刊登了一封題目為「Not Beijing, but faking」的讀者來信,「Not Beijing, but faking」是很俏皮的英文諧音,意思是「不是北京,是造假」。

這封讀者來信在談到北京奧運開幕造假之後,用不無幽默的語氣諷刺道:雖然人們不能分辨電腦合成圖像與真實拍攝的畫面之間的差別,「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中國製造的月亮,很快就將著陸了」(One thing is certain, though: expect a Chinese moon landing soon)。

另一個名叫Mike Carlton的評論員在《雪梨晨鋒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Faster, higher, stronger but no fun〉,意即「更快,更高,更強,卻毫無樂趣」。文章說,這次奧運會,表面上看起來甚麼都有了,但我總覺得缺了點甚麼東西,想了一分鐘之後,我就發現了:它缺乏靈魂和生氣。它毫無溫情,那種冷冰冰地操著正步的殘酷的「完美」不容任何人破壞。

文章還說,不管是2000年雪梨奧運,還是2004年雅典奧運,你能看到滿街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狂歡的氣氛。而這次北京奧運呢?你就算端著機關槍到公共場合去掃射一番,都打不著任何人——也許真是有人端著機關槍去掃過了,所以甚麼地方都毫無生氣。也許,這就叫共產主義?它把所有原本屬於奧運的樂趣都一掃而光。

另外還有一些報導提到,假如在雪梨奧運期間發生撞死兩個運動員的情況,那組委會絕對得專門召開新聞記者會,詳細公布一切情況;但在中國,撞死兩個人的消息根本沒有見報。

對於讓無數人無比震驚的劉翔退賽的消息,澳洲媒體一篇報導提到,劉翔承受的壓力太大了,中國體育預算的10%都花在他身上,甚至在賽前幾個月,還把他許多隊友從上海弄到北京,當他的陪練(stable ponies)。

《雪梨晨鋒報》的記者Richard Hinds寫道:如果你在中國待的時間足夠長,你就會瞭解,無論中國已經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但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仍然是不可思議的脆弱。

總而言之,中共想借用奧運給自己臉上貼金,殊不知,由於它所做所為所想,與世界主流的文明價值觀實在相差太遠,因而北京奧運反倒成了讓它的種種惡行與「醜怪」大曝光的「國際舞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摸石過河」掛牌
啟動自貿區引發「網路特區」輿論戰 與此前高調宣傳相反,自貿區掛牌儀式出乎意料地格外低調。出席自貿區啟動儀式的最高中央官員為商務部長高虎城。…
侵犯民權 英國將廢除身分證
英國政府宣布,前任工黨政府推出的「全國身分證」制度,將在100天內廢除,所有已經發出的卡片將無效。…
米的魔法師 余政隆引領傳香飯糰走向世界
自2000年開始,耗費十餘年親至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種米,余政隆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魔米」廠房,陳列著色彩斑斕、長圓各異的米種。…
「阿信主播」陳雅琳的勵志故事
在台灣,提起新聞電視台女主播,「陳雅琳」的名字與其認真幹練、氣質清新的形象,一定會閃過許多人的腦海。即便如今已是三立電視新聞台的總編輯,…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37歲湯政翔 10年有成建立可近聯合事業團隊
沒有漂亮的學歷、沒有富爸爸、不懂得算計與心機,這樣的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真能打下一片天嗎?答案是肯定的。37歲的湯政翔就是一個例子。…
傳統信件式微 美郵局年虧80億
您有多久沒「寫信」了? 對於生活在網際網路Y世代年輕人來說,「寫信」大概是指「傳簡訊」,要不然就是寫E-mail或利用MSN、Skype、…
陌生的面孔 電影中的少數族群
不只是復仇──《神鬼獵人》(The Revenant)(新片)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