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與「水果」

Getty Images
第22期
子規

今天中午,跟兩位朋友一起共進午餐,一位男生,一位女生,我們邊吃邊聊著。

後來,男生注意到女生把午餐配菜中的肥肉都揀了出來不吃,於是就好奇地問她說:「妳不喜歡吃肥肉嗎?」女生回答說:「嗯,我不吃肥肉,只要菜中有一點肥肉,我都會挑出來。而且不只這樣,有些肉是瘦肉肥肉沒有分開的,我若不小心吃到了,舌頭也會自動把肥肉給分離再吐出來。」

她說她從小就這樣,幾十年來都沒有改變。我聽了很訝異,於是抱著好奇的心理,想問問看到底甚麼情況下她才會吃「肥肉」?她說,還是有例外啦,像有些絞肉,已經把肥肉與瘦肉都混在一起時,她也就會吃了。

聽完女生的故事後,原本以為那位男生會跟我一樣訝異,結果他竟然說:「我可以理解妳的情況,因為妳不吃的是『肥肉』,我不吃的是『水果』。」

一開始我原本不覺得太奇怪,只是笑著跟他說:「對啊,我知道有些人就是特定某種水果不吃,像我自己就沒吃過榴槤,也沒有想過要吃。」結果他回答說:「不,不是你講的那樣,我是不吃水果,『所有』的水果都不吃,而且是從小時候就這樣了,所以我長這麼大,從來就沒有吃過水果。」

這下換成這位女生感到好奇了,她就問男生說:「太誇張了吧,所有水果都不吃,那果汁你喝嗎?」因為她想,有些人之所以不愛吃水果,可能是嫌削水果太麻煩之類的,所以如果人家打好現成的果汁應該就沒問題吧。結果男生搖搖頭,說他就是不喜歡水果的味道,所以不要說果汁,就是有些菜中有水果(如番茄炒蛋),他也一律敬謝不敏。

看到我們兩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他又講了一些例子來「補充說明」。他說他不只是不愛吃水果,甚至誇張到聞到水果的味道就不可以,所以在家中,兄弟姐妹只要吃完水果後再去按電視搖控器,用完後都要自動把搖控器拿衛生紙擦過,才可以交給他。或是有人沒注意到這些小地方時,他就得自己仔細地把搖控器上面殘留的「水果味道」擦除後才肯使用呢。

不過,世事總是這樣安排的。他的另一半剛好是個很愛吃水果的女生,但是為了配合他,總是在他還沒下班回家前才能吃水果,而且吃完後不但要擦拭乾淨,剩下的水果也得用報紙層層包裹後,放在冰箱最下層「藏」起來才行。

我們兩人聽得是目瞪口呆,於是我問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我說:「如果真的有人要逼你吃水果,那你會怎麼辦?」他說他可以舉一個例子給我們聽。在他讀國小的時候,有一次班上一位頑皮的同學開他玩笑,把一顆吃剩的櫻桃仔,硬塞到他的上衣口袋中,結果他當時完全失去了理智,生氣到簡直要發狂的程度。

聽完後,我說我懂了,「那還是不要輕易嘗試請你吃水果吧。」女生說。不過抱著追根究底的精神,我們還是問他甚麼情況下會接受吃水果?他說,像吃義大利麵的時候,那個搭配麵條的番茄醬汁他就可以接受。我們問他為甚麼?他說因為沒辦法把麵條跟醬汁分開,所以他就把番茄醬汁當成醬汁,不管它的成分是番茄就好了。

吃了一頓飯,聽到了這兩個各自有所「執著」的故事,想想還真是挺有意思。因為他們所「執著」的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根本連想都不曾想過就自然地接受,所以這讓我更加體悟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與我們自己大不相同,日後我也會更加注意他人的想法,不能都是以自己的想法來想像別人「應該」如何地生活。

然而,再細細思考,我又發現其實他們所謂從小到大養成的這種「執著」,雖然看似根深柢固,但是畢竟都有一些特例可以被接受,如女生的「絞肉」與男生的「番茄醬汁」。這表示很多時候,自認為自己是如何如何,往往都是人自己「認為」的想法或觀念把自己給限制住了,外在的環境或事物並沒有任何改變,卻是因為人自己的想法改變之後,原本不能接受的事物也就可以接受了。

我想起了自己的人生,幾十年的光景下來,也是有很多「自認為」對或錯的事,但是如果好好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自我的執著與想法,往往都是自我設限的框架,它讓我們不願意去面對或是接受新的事物與觀念。而一旦這個執著能被克服或放下時,我們也就可以很自然地去接受那些我們原本都不接受的事物,當然,我指的是那些對我們有益的觀念或事物,而不是原本不符合道德的壞事我們也要接受。

想想看,你是否也有類似「肥肉」與「水果」般的執著?下次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偶爾也接受一下「絞肉」與「番茄醬汁」,也許你會發現另一個無限可能的新天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馬總統為「識人不明」道歉 究竟該如何用人?
馬政府的政壇明日之星林益世,挾行政院祕書長名號自重,驚爆涉嫌索賄,7月2日在經過檢方12小時長時間訊問後,經法院同意收押禁見,…
愛哭的孩子找到家
母親說,我從小就愛哭! 她說,我還睡在搖籃的時期,每天晚飯過後,她總是蹲在地上一邊洗著大臉盆裡一家五口的衣服,一邊扯動繫在搖籃上的繩子,…
重逢
感情故事,好像美麗的不多;坑坑巴巴,像一點兒也不悅目的傷口。尤其隨著年紀增長,愈是老練世故,張口即是謊言、言不由衷的本領也就愈驚人。…
當金融業成為百億俱樂部的主角
每年財報出來之後,我總是習慣用電腦試算表把獲利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列出來,看看有甚麼值得注意的事。以100億作為篩選標準,…
美全民健保制度 2014年全面啟動
台灣擁有他國稱羨的全民健保制度,反觀美國,推動全民健保卻是一路坎坷。聯邦最高法院6月28日裁定2010年國會通過的《可負擔健保法》(…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 記錄鄉土 讓年輕人回家鄉
翻開厚厚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一張張雲林鄉土照片映入眼簾。鏡頭視角穿過麥寮、台西等台灣沿海鄉鎮,六輕周圍荒涼的土壤、破舊的老厝、…
理想上司 中日觀點差異大
「我老闆沒有領導能力!」「部長根本就搞不清楚現場的狀況!」在居酒屋會聽到這一類對上司感到不滿的抱怨。但上司也是人,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上司…
鱟蟲亮相 2億年前活化石
一個令所有人緊張一時的怪蟲子,出現在四川德陽廣漢市金輪鎮馬嘶村。說牠像蝌蚪,又不是蝌蚪;像魚,卻又不是魚。 這「蝦子」到底是甚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