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冷得挺晚,11月還有近30度的高溫,讓節氣都亂了,連立冬的日子都是大熱天,這涼得不明顯又忽熱的天氣,導致感冒、過敏的人增加了許多。好不容易盼到了第一波鋒面,讓冬季終於來報到,人們總算找到理由開始養生進補了。
現代人營養過剩,又四體不太勤,其實不太需要大補特補,不過天一冷涼,腦袋裡的節氣日曆就會提醒饞嘴,該吃點溫潤去燥的食物來養生了。於是乎,薑母鴨店開始大排人龍,菜市場又開始賣起了現煮羊肉爐,濃厚的藥香讓人聞了身體也不由得暖了起來。香則香矣,不過這麼熱補的食物可要看體質能否消受,補過頭口乾舌燥又上火就不好了。
雖說秋冬養陽,適合食補,不過每人體質不同,涼補、溫補、熱補可得好好斟酌。身體虛弱亦有呼吸道毛病的人要讓自己吃得暖;有腸胃病的人就少吃點重口味跟辛辣的東西;有心血管疾病跟血壓高的人就要小心不要過燥跟補了太多肥油。而不燥不涼的魚,就是這種時節的另一個健康好選項。
其實秋冬是喝魚湯的好季節。這個季節的魚獲種類多,鯖魚、秋刀魚肉質因蓄積了豐厚脂肪,是一年中最美味的時節;順著黑潮而下的烏魚也正是肉質細膩的時候;更不要說平常常見的海魚如馬頭魚、紅目鰱、赤鯮或養殖魚如虱目、石斑,也都正美味。天氣冷了,加薑絲,來點少許米酒跟蔥花,煮一鍋熱熱魚湯,既暖胃又補充優良蛋白質,養身又無堵血管負擔。
冬天喝魚湯在歐美也行之有年,西歐、北歐接近北海地區,冬天的海風夾帶風雪,簡直用刺骨來形容,此時來一碗味道濃重的魚湯,馬上讓人寒意全消。最常見到的普羅旺斯魚湯Bouillabaisse,雖然是來自南法地中海地區的漁夫點子,不過各地的廚師都因地制宜自己發揚光大,取當地多種便宜新鮮的魚類加上蝦、蟹、貝大鍋熬湯,這眾多海鮮薈萃的滋味,加上番茄、洋蔥、大蒜、橄欖油、黑胡椒、些微柳橙跟番紅花的香氣,在冬天喝時滋味特別鮮美,通常是第一口嫌味道複雜,第二口就像交響樂合奏般美妙地讓人欲罷不能。而離北極圈更近的北歐,香濃厚重的魚湯Fisksoppa,如鮭魚湯、鱈魚湯或鰈魚湯更是補性佳。這也難怪,人家可是把肥厚的魚頭、魚尾加蘑菇熬湯,再加上甘藍、韭菜、洋蔥跟甜菜提鮮,再加魚熬煮,然後整個絞碎成濃湯,這麼多營養在內的魚湯果然把北歐人個個養得頭好壯壯。
日本的味噌魚湯雖是清淡,但是好喝的魚湯可也得從柴魚、昆布熬高湯的基礎功夫開始,襯葉菜、豆腐跟菇蕈,混著赤、白兩種味噌香氣,熱呼呼的山與海的滋味,暖了冬季的胃,喝起來也是有滿滿的幸福感。
台灣老一輩的人冬天喜歡吃魚補補身子,說魚可生火禦寒補元氣,對吃啥魚補啥可講究了,開刀後吃鱸魚,產後發奶吃鯉魚,補血吃虱目魚……雖然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道理,不過魚湯清爽又營養倒是真的,趁著天冷,給自己找個好理由喝碗魚湯,肯定是大補羊鍋或鴨鍋以外的另一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