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金融海嘯波及,今年元月份的台灣失業人數飆到57.8萬人,失業率5.31%,預期還要升高。這是台灣自有失業統計以來極少有的現象。經建會副主委單驥,也是馬政府從中央大學借調來的勞動經濟學家,形容這個問題是簡單的兩個字:「痛苦」!
3月12日台灣經濟學會,聯合行政院經建會、台灣金融研訓院、台大經濟系與中華經濟研究院,在台北市羅斯福路的金融研訓院舉辦一天的「當前國內失業問題分析與因應對策」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專家,會診台灣的失業病症,當然更希望開出藥到病除的良方。
輸入型失業短期難下降
研討會首先由經建會副主委單驥做「當前失業問題及其對策」專題演講,然後分成三個議題展開研討: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報告「充分就業與綠色經濟」、中華經濟研究院副所長王素彎報告「創造就業機會」、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報告「培育就業能力」,中午還請伍豐科技總經理劉福財演講「企業如何共體時艱」,簡言之就是企業如何不裁員甚至還要增聘員工!
台灣這次的高失業率,明顯是「輸入型」,由2007年和2008年失業率的比較可以很明顯看出。圖1綠線代表的2007年各月失業率,從1月升到8月最高(8月學生畢業進入勞動市場的季節因素)後,一路下降;而紅線代表2008年各月失業率,前8個月幾乎與2007年重疊,9月起卻一飛沖天,兩年形成強烈對比,而金融海嘯就在2008年9月爆發。台灣經濟是出口導向型,當美國與世界經濟衰退時,是無法置身事外的;也就是說,台灣的高失業率並非國內因素,而是國際經濟不景氣造成。
既然是輸入型失業,要大幅降低失業,就要等到世界景氣復甦。雖然紐約股市反彈,但一般對美國經濟還是不看好。單驥的說法是:政府現在不敢奢望失業率「下降」,只希望失業「增加率漸減」!也就是說,失業率上升免不了,但不是再像沖天砲就好了!
政府很努力但無特效藥
失業率增加,主要是因為就業機會減少。根據勞動力抽樣調查的推估,台灣今年1月比去年12月減少了5.1萬個就業人數,而且是農、工、服務業俱減(參見圖2)。為了避開12月與1月不同的季節特性,拿今年1月與去年同月比較(參見圖3),總就業量減少了8.8萬人,其中工業減少11.5萬,服務業增加2.4萬,農業增加3,000人。農業部門只能微幅增加就業,已經不能像1970年代石油危機時,扮演吸納失業者的調節閥功能了。
服務業增加的2.4萬人,主要來自政府部門的擴大就業方案,包括公共行政與國防的3.1萬人、醫療保健社工的1.1萬人,否則光是批發零售就減少了1.4萬人!這裡可以看出政府的努力,但終擋不住下跌的大勢。只是,由政府創造的就業,通常沒甚麼效率;單驥也說,這用的都是納稅人的錢,若是民間增加才好。我們更希望,公部門短期救濟性質的僱用,不要變成長期難去的臃腫贅肉才好。
景氣好不了路不轉人轉
面對這波不景氣,如何創造就業機會,學者能想到的,政府大概也在做了,就是所謂的四大政策主軸:減少裁員、增加就業、擴大內需、照顧弱勢。王素彎的報告,列舉了世界各國的應對辦法(參見表1)。就原則性言,降低失業的方法都差不多,當然各國也自有其特殊之處。王素彎建議,應該利用這個機會,投入培育台灣環境生態維護的產業,如加強過去漠視的水土保持、護山造林、海岸植栽、土地復育等等的公共投資;另外她也提出建立老年照護體系,以及人才培育。
對於如何積極培育人才,是所有與會者都關心的。辛炳隆開宗明義就把台灣的失業認定為「結構性失業」,意思是供需不協調的結果。金融海嘯引發的主要是循環性失業,就是景氣循環低谷、需求不足型失業;但是台灣失業率是從1996年起爬高,在2001年以後,縱使經濟成長不錯,但失業率卻從此不再低於3.5%,與過去2%以下的常態水準截然不同。結構性失業要靠教育與職業訓練來降伏。
這次研討會也請幾位企業界的人士來分享經驗。在不景氣、裁員、減薪、無薪假的聲聲無奈中,也有很多逆勢成長的企業,全國電子與伍豐科技就是。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祕書長李培芬特別強調「失業危機也是創業良機」;但是,她也表示,創業要有創新,只是複製別人的經驗,成功機會不大。
經過這一波失業潮的洗禮,能夠挺得過來的人,就業觀與人生觀都會改變。在景氣低潮中,如何面對變化,李誠強調培養多元能力(有人問:如何培養?他說要多看雜誌)與應變能力,磨煉自己,才能正向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