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老架」太極拳掌門人蘇清標老師,年近60,所習「楊家老架」共108式。擁有碩士學歷的蘇清標很健談,雙眼炯炯有神,步伐穩健,一副「練家子」的模樣。
談到武術的教授,蘇清標頗有心得,令人感受到那股薪傳的熱忱:「現在退休了,要回饋社會,要有一個善終,每個階段就是一個句號,而不是驚嘆號,當然也不要太多問號。」將傳統武術傳承下去,是他選擇劃下完美句點的方式。
不想庸俗化,講究身、心、靈、慧
蘇清標就讀師範學院時開始習武,師從鄧時海。由於師徒兩人都是教育體系出身,特別講究教授一門學問的方法。蘇清標表示:「鄧老師常常給我一個觀念,就是本身的教材要好,教材不好將來會變動很大,所以要很清楚。」因此他們編撰教材十分嚴謹。此外,蘇清標特別強調「思想要高」,他的太老師王子和當初就提出「太極拳不想庸俗化」的想法,這也促使他對所習拳法多有研討,並於爾後就讀哲學系時,以太極拳作為論文主題。
對於「庸俗化」,蘇清標做了解釋:「學練太極拳不是為了治病,而是要健康。老是談論太極拳能治病,就會誤導大家的思想,它給你健康,不是給你治病的。」他笑著說:「你有病,去治好,再來練。當然練了,你會健康。」如何避免庸俗化,蘇清標表示:「要條理分明,運動原理要清楚。」所以在他編撰的書裡,首先從太極的哲理,逐步談到太極拳的原理與實際的拳法,甚至到身體的結構、身心能量的變化,條理清晰。此外,蘇清標也強調不要「江湖化」,不講這一招一式多厲害,而是講究身、心、靈、慧。
開設「師承班」,嚴謹傳承傳統武術
蘇清標非常重視傳承,在談到現代一些人將所習拳法進行改動時語多保留,但還是直指核心:「在太老師時代,那可是欺師滅祖的行為。早期是不能這樣改的,這就是傳承,師父就是這樣傳下來的,這就是師門。」為甚麼師承那麼重要?蘇清標表示:「這是傳承的問題,如果不是只跟一個人學,而是跟好幾個人學,那他的核心價值就不會固定在一個。」蘇老師強調自己是一路跟定一個核心價值上來的,更不可能去改動它,他說:「往往改動拳法的人,有其師必有其徒,他的學生也就跟著改他的東西。這都是人心。」
為了將自己所習的「楊家老架」傳承下去,蘇清標於1990年開始開班授徒。他認為,推廣傳統武術有其需要,但大眾化難免會有一些弊病,為了讓傳統武術能真正嚴謹而傳統地傳承下去,「師承班」應運而生。
獲邀到民間企業開課,蘇清標有諸多心得,他說,同事一起習武,讓整個公司更有凝聚力;再者,由於練功後,身體健康了,無形中病假的情況也隨之減少。幾年下來,一些企業界人士甚至更進一步加入蘇老師開設的「師承班」。
對岸學生「亟需從儒家思想中找出路」
除了在台灣教授武術外,蘇清標有機會到中國大陸包括北大、復旦等十多個大學交流。幾年下來,他坦言其實很多時候是教他們「中華文化」。那些二十出頭的大學生,經過中共無神論的灌輸,彷彿沒有了根;由於武術極重傳承,要將楊家老架傳給他們,就要告訴他們師承,也必須讓他們拿香祭拜祖師爺。就這樣一個重視道統的儀式,往往讓這些名校的高材生真情流露、痛哭流涕。對岸的傳統文化乾涸至此,蘇清標認為當今的中國大陸學生們「亟需從儒家思想中找出路」。
由於這些年專心武術教學,蘇清標對於台灣逐漸喪失傳統文化的情況也感到憂心。一路走來,他最深的感觸就是:「過去是保台灣救中國文化,現在是保中國文化救台灣。」兩句深刻的話讓我深思且動容,台灣與中國那不易剝離的絲絲牽纏,歷史糾葛牽扯到了21世紀的今天,似乎就在無意間,他將台灣這幾十年成為反共基地的因緣一語道盡。
一式式的太極拳法在他的手上施展開來,攬雀尾、雲手,緩中帶勁,而那種悠緩的氣度正是忙碌的現代人所需要的。在壓力緊迫的環境下,如果人人都能氣凝神定,心緩意舒,那麼眼前的問題不就自能圓緩地解決?人際關係是不是也自然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