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峽兩岸的台灣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有一句成語差可形容:「十年河東(台灣),十年河西(中國)。」台灣身為「亞洲四小龍」的實力固然還是不容小覷,但是近十年來的光芒似乎被「大國崛起」的中國所掩蓋。台灣有沒有另一個十年契機?
兩岸角力:必須自身具備優越條件
台灣的經濟奇蹟,包括電子業的起飛,美商扮演著極其關鍵的推手角色。但十年來,因為相對低廉的勞動與土地成本優勢,促使台商、日商、美商紛紛前往中國,台灣的經濟地位似乎逐漸滑落。但近幾來年,陸續因為中國下調出口退稅率、推行中外企業所得稅並軌的「兩稅合一」以及〈勞動合同法〉等,引發大量的外資撤離中國;加上最近逮捕澳洲力拓公司在華員工,引爆中澳外交情勢緊繃,台灣有沒有機會再受外商的青睞?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代表一般外商看法的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以不同的思考角度給了答案:「不是因為他(中國)比較差,所以我(台灣)有機會,而是我本身得具備優越的條件,才能得到機會。」
「人口數量占世界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現在連美國都必須承認,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指標性的國家。」吳王小珍說:「以市場的大小來說,台灣是不可能和大陸相提並論的,所以找到台灣自己的利基才是最重要的。」
關鍵是:台灣的利基在哪裡?優勢又是甚麼?
台灣優勢:對智財權的保護十分關鍵
「外商投資考慮,除了政策的穩定度、透明度外,智慧財產權是他們很重要的考量點。」吳王小珍說,台灣有很多優勢,近三十年來,台灣在電子科技的進步與研發能力還是比大陸先進很多;人員的素質、忠誠度、敬業精神也比大陸優良。尤其,台灣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規體系更加完善了,可喜的是,今年初,美國政府終於同意將台灣自特別301觀察名單中除名,顯示台灣已經不再是仿冒與盜版猖獗的國家。
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進展,是美國商會花費很大力氣促進溝通的結果。「國際化的期許,就是應該所有的智慧財產權不應有侵權行為。」吳王小珍說:「很多法令是要配合教育一起實施的。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的教授都拿著複印的文件講課的話,那怎麼叫孩子們尊重智慧財產權?」
若是只用法條來控制人類的行為,吳王小珍認為,這太不積極了,也不是長遠的作為。要從教育扎根,建立正確的觀念非常重要。無論是父母、師長,常常忘了自己對下一代的影響力。
「每次看到有媽媽帶小孩闖紅燈,我都很難受。因為那小孩有一天自己去上學時,他就會闖紅燈,他不會知道這是不可以的事情。」吳王小珍感慨地說:「很多每天在做的事情,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做了甚麼。」
ECFA議題:強調自由貿易的價值
美國商會今年度發表的《台灣白皮書》中提到,台灣與中國大陸在語言、文化的鄰近性,一直是台灣競爭力的主要潛在來源。隨著兩岸直航的開啟,台灣比起其他鄰近國家更有機會真正成為大中華區商業活動的核心據點。但是,受到嚴重經濟衰退的影響,台灣在這方面的優勢一直無法充分展現。
白皮書上也樂觀地認為,畢竟,台灣在大中華市場享有無數相對的優勢,包括完整的法治架構、充分的智慧財產權保障、優良的生活品質、合理的商辦租金以及素質優良的人才,直航對台灣帶來的正面效益遲早會浮現。
為了協助台灣克服關稅劣勢,並保住其最大出口市場,兩岸簽訂類似自由貿易協定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目前暫名為ECFA),也是美國商會積極推動的議題。
雖說ECFA是經濟議題,但背後是否有中共其他的政治意圖?美國商會政府事務部總監陳幼臻表示:「商會主要著重在經濟部分,我們也認為ECFA基本上是一個經濟的協定。我們是一個商會,會員所關心的就是商業的發展。至於台灣跟中國之間的政治意涵與考量,坦白說,這不是一個民間機關會碰觸到的部分。」
吳王小珍則補充,「自由貿易」是美國商會重要的核心價值,ECFA以商會立場來看是經濟議題,我們樂觀其成,但到目前為止,美國商會也沒有辦法針對任何ECFA特定的內涵來討論:「因為我們沒有得到任何的資訊,所能看到的都是非常大的大綱,我們很希望能趕快看到更多的細節與相關的研究報告。」
至於最近被認為可以為台灣注入活水的陸資,吳王小珍表示,經濟危機後,每個政府都希望趕快重建商業行為,頻繁的經濟活動對於活絡市場建立消費者信心是有刺激作用的。
「當然我希望陸資來能夠增加生產力,而不是只是來炒股票或買房地產,我希望來的是能刺激經濟活動。」吳王小珍誠摯地說:「對台灣來說開放和鬆綁絕對是有用的。台灣如果不好,外商還是可以去別的國家,不見得大陸不好就來台灣,這是不對等的。」
台灣成功基石:政治民主+活力經濟
當全球正面臨193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其威力與複雜程度對各國政府都形成空前的挑戰,更別提對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七成的台灣所造成的衝擊有多顯著了。很多人不禁要問:「台灣的契機在哪裡?」
美國商會建議:強化優點、修正弱點,才能在經濟復甦時掌握商機,走出經濟危機。
而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6月4日卸任前,對美國商會發表的演講中的一段話,也值得我們深思:「近來許多朋友問我,當我在準備卸下美國在台協會處長一職時,我的感受為何?更廣泛地來說,這是我第五次、也許是最後一次,結束任期離開台灣,最早的一次要往前推將近半個世紀。在這麼長的時間中,我有幸第一手觀察到台灣人民天性中的勤奮、適應力及活力。這些特質協助促成台灣的經濟奇蹟。我相信,同樣的特質會構成台灣復甦及持續成功的基石……」
而美國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社會,同樣是楊甦棣推崇台灣的關鍵所在:「在僅僅數十年時間,台灣發展出活躍的民主制度和蓬勃的公民社會,還有強而有力的經濟。加起來,這些成就讓台灣成為不僅是區域內的模範,還是全世界的模範。在自由公民社會的灌溉下,台灣的民主土壤,是經濟持續繁榮的最佳依藉。當台灣持續鞏固它的民主本質,這個島嶼每天都在提醒這個世界,亞洲文化與儒家傳統,絕不會與民主制度不相容。」
楊甦棣以1949年首次來台擔任外交官的葛樂士(Charles T. Cross)的一句「台灣會沒事」當成信念,並在演講中加上兩個字紀念今年稍早過世的葛樂士:「台灣還是會沒事!」
在歷經莫拉克颱風所帶給台灣的浩劫後,這句「台灣還是會沒事!」似乎就如「天佑台灣!」給了身陷迷霧的台灣,在漫長曲折的重建道路中,找到再出發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