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拓案的前因
2008年3月,全球第二大礦業供應者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股價為每股142美元。但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後,同年12月力拓的股價驟降至每股不到30美元。雪上加霜的是,力拓董事會錯誤收購加拿大鋁業公司(Alcan),讓力拓背負400億美元的債務。
在股價不振、業績萎縮以及債台高築的情況下,力拓原本期待的救命索──全球礦業龍頭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對力拓的收購計畫,又被取消。力拓在內外煎熬下,今年2月接受中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簡稱「中鋁」)以195億美元增持力拓的股權到18%的投資案。但該投資案必須通過澳洲「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核准才得生效。表1即為中鋁企圖入股力拓的過程。
2. 力拓案「間諜門」與「賄賂門」發展過程
中鋁入股力拓失敗後,力拓依據合約付給中鋁1.95億美元的分手費。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中鋁公司董事長熊維平於6月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本項交易失敗的原因包括:協議簽署後國際礦產資源價格上漲、力拓股票價格上漲、力拓部分股東的想法和要求在不斷變化,這些因素都是中鋁控制不了的。
交易案落幕後,力拓在中國辦事處的人員繼續正常辦公,渾然不知中共國安機關已經著手準備向力拓上海辦事處開刀。表2即為轟動全球的「力拓案」演變過程。
3. 力拓案的影響
力拓案後,中國鋼鐵價格已連續上調。7月以來,寶鋼、鞍鋼、武鋼等中國主要鋼鐵企業再次調價,漲幅在人民幣200~500元/噸之間;同時,力拓案爆發後,中鋼協和發改委禁止企業間囤礦等投機行為,致使中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開始減少。
根據中共「人民網」的報導,中國鋼鐵界認為力拓事件對中國鋼鐵市場的價格是有影響的。力拓案後,中國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創下今年的新高。
澳洲政府與中共政權的關係陷入冰點,不僅如此,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8月16日向CNN表示,力拓員工被捕事件顯示中國的國家機密法晦暗不明,會讓外國員工在與國營企業往來,以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經濟資訊時,產生風險。駱家輝說:「這也是美國投資業者和全球所有多國公司最關切之處,我們需要透明、有保障和信用,讓在多國企業服務的員工受到公平待遇。」
澳洲獨立的國際政策智庫羅威研究院(Lowy Institute)在院方網站上,刊登了蒙克(Paul Monk)〈非法的中共(CCP)政權〉一文。該文認為,力拓案「不是新聞,而是暴行」。
蒙克在文中寫道:「如同這個龐大的黑手黨組織為獲得其自身利益而損害中國社會所犯下的其他無數暴行一樣,對胡士泰的這種獨斷專行的抓捕拘禁行為,是政權的濫用。它表明中共對法律和社會尊嚴的蔑視。這不是新聞,而是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