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張眼就得吃東西。老天爺給人生了這五官,擺正面的這四個又有一半是為了吃而存在。可見,吃對人來說是多重要的一檔事。
世間上可以吃的東西很多,於是鼻子跟嘴巴不亦樂乎,聞遍嚐遍各種滋味與香氣,給大腦建了個味道資料庫。所以我們聞到了烤好的蛋糕有幸福的感覺;聞到花香蜂蜜香會產生浪漫的情懷;聞到了米麵香,會有踏實的心情;聞到了炙燒肉味,有人則垂涎不已,有人卻唯恐走避不及。
對味道的反應是出自本能,從大腦繽紛花園的記憶而來。基於好奇,所以人會無止境地探索食物的美味,捕捉香氣與味蕾的感受,只為了那片刻與大腦共鳴的奇異感覺。
但,凡事太執著就會有可乘之機。味覺也不能一直被挑戰,否則會鈍化與厭倦,像小孩子玩累了會哭鬧一樣。此時候最上上之策,就是讓感官休息。否則一直想追求刺激過癮,就會越吃越重,身體也會越疲倦。而餐廳為了迎合客人喜好,加重調味,掩蓋了食物的原味,麻痺了舌頭。而原本要取悅大腦的美味,反倒成了折磨味覺的凶手。
坊間常見許多已經調味好的罐裝或瓶裝調味料,雖然用起來方便,但是也加了許多添加物,甚或有些根本就是化工實驗室調製出的味道,毫無天然成分可言。使用這樣的調味料,不僅健康堪慮,也是對自己舌頭的欺騙,還不如自己用鹽、糖、醬油、醋自己隨便調。
為保持味覺靈敏,常見饕家飲食節制,時以簡食粗茶,讓自己的味覺回歸純淨狀態。日本料理常見招待番茶,可以去除前一道食物的味道,不影響下一道菜的品嚐,可能也是類似的道理。
食物的天然滋味要靠調味融合,才能誘發不同的層次、香氣與食的愉悅,更是美食的創意所在。善烹飪者,是為食材找尋知音的魔法師,從各種天然調味品發展出的絕妙烹調藝術。
好的味道並不一定要昂貴的香料或材料,而是要透過各種組合,搭配食物的特性,找出美味的方程式。而有趣的是,這美味方程式沒有絕對,因材料、比例,甚至產地的不同,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當然,有許多味道在多數人接受下有了基本的比例。但仍有更多的味道讓我們在許多創意料理或者路邊小攤中找到驚喜。
不管極簡如手工絹豆腐淋上古法製作的黑豆油;或極繁法式烤鴨這般得多次填充新鮮蔬菜與香料,塗抹新鮮橘汁橘酒,反覆淋湯烤6個小時至皮脆肉嫩;或者是一碗用魚骨熬製的清澈鮮魚丸湯,漂浮著碎如細珠的芹菜末;或者路邊灑著岩鹽或孜然的燒肉串;或路邊剛出爐,溢著濃濃奶香的古早土雞蛋糕,只要是那味道是不做作的美好,管他豪奢或簡約,都要提醒自己,這都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