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善緣就會遇到貴人 - 助人沒甚麼大道理 就是「習慣了」!](/sites/watchinese.com/files/photos/71/071A1_018.jpg)
回首來時路,廖德蘭覺得能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她說當初其實很想打退堂鼓,因為地震之後,國姓地區交通很困難,學校在重建,環境很刻苦,連訓練的場地都沒有。她說:「那時候我兒子在台中上幼稚園,下雨後交通就中斷,我們被困在山上,兒子就得請老師幫忙帶回去照顧,所以當時有一點掙扎,因為看不到孩子會擔心,可是每次回去又放不下這邊的孩子,就這樣堅持了下來。」
廖德蘭說堅持這麼多年只是覺得:「不能中斷!在過程中碰到很多困難,如經費窘困、升學管道狹窄,我們還是堅持,因為我們教孩子堅持,自己不能先放棄,我和先生都覺得如果我們放棄了,不知道他們還有甚麼希望?」
她說「教育」這件事可能短期看不到具體的成果,但長期一定看得到:「像他們現在都站到國際舞台了,有的大學畢業了,有的孩子去當職業軍人,休假回來即時沒時間來看我們,也會打電話問候,感覺很欣慰。」
黃泰吉和廖德蘭幾乎將全部的心力用在國姓空手道的孩子上,難免忽略自己的兒子,當時尚在就讀幼稚園的宸緯經常抱怨「爸媽都愛別人的小孩」,目前宸瑋就讀旭光國二,已練空手道多年,從打一場就輸而被小朋友調侃的「黃一場」,到這次亞洲盃得金牌,已不再抗議父母都教別人不教他,反而覺得「自己好像多了許多兄弟姊妹」。他發下豪語:「未來的目標是拿世界盃的金牌!」
「拿金牌」是所有孩子的目標,但對廖德蘭而言卻只是一個附加價值,是激勵孩子的一個目標。她認為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國、高中階段嚴格要求他們循規蹈矩,做好生涯規劃,高中畢業後就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不再干涉,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已經具備分辨是非、解決事情的能力,不會變壞了。」
雖然有個別孩子會犯錯,但黃泰吉認為:「孩子犯錯大都是父母親引起的(如酗酒、家暴),所以我們也很心疼。」有些孩子來到空手道隊後,家長完全不聞不問,一旦比賽得到運動獎金時就來干預,甚至威脅要將孩子帶回去,造成很大的困擾。他說:「每天會遇到挫折,大都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有時候會覺得很沮喪,但是因為心疼孩子,還是會挺過來,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想法。」
一路走來,從無到有,歷經金融風暴,黃泰吉說:「有許多社福團體都遇到困境,我們沒有倒!我覺得人做好事,冥冥之中有緣人就會來協助,有善緣就會遇到貴人,例如有一次要去比賽,正在煩惱缺50萬元經費,突然間就有人打電話來說要贊助,讓比賽順利成行。還有一次正在愁沒米了,就有一個寺廟把拜拜的米捐給我們。像這樣的事一直在發生。」
他感謝每一位熱心的贊助者,特別是第一位捐款買道服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及南投縣議員許阿甘,黃泰吉說:「許議員一路陪著我們,每年撥款協助我們購置硬體設施和道服。為了孩子升高中、上大學,帶著我們去教育部、文建會陳情、尋找管道,目前正協助我們和暨南大學洽談合作的計畫。」
「我敢說沒有人像我們這樣做的!」黃泰吉很自豪:「地震時剛來這裡,沒有人認識我們,有的家長說我們是來騙吃騙喝的,是『騙子』;經過這麼多年,現在很多家長說我們是『傻子』!」
不管是騙子還是傻子,也不管照顧近百人的團隊有多辛苦,黃泰吉和廖德蘭樂在其中,因為幫助別人沒甚麼大道理,就是「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