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與看美食的人總把注意力放在食材跟料理的技術上面。這也難怪,當布滿雪花紋路的牛排放在鐵板上吱吱作響與溢出誘人的油花香氣,或者火鍋裡滿滿的食料正冒出呼嚕呼嚕蒸汽時,理智早被口水打敗,誰還會去管東西怎麼煮的。但是如果將一塊上好的菲力扔到高湯去煮,或者把火鍋料放到鐵板去煎炒,可能很多人會尖叫,不然就是搖頭大嘆浪費。
食材很重要,用對的方式煮更重要。有句話說:「甚麼樣的鍋配甚麼樣的蓋」,但對廚師來說,「甚麼樣的料配甚麼樣的鍋」,可能更貼切。用對鍋,食物才能在廚師巧手控制的火候下舞出美味。
煎炒用炒菜鍋,煮湯用湯鍋,一般家裡大概都會具備這兩種鍋,外加煮飯鍋跟大同電鍋。不過,專業的餐廳可是會細分各種鍋子的用途,如煮麵鍋、煎烤鍋、炸鍋、熬醬汁用的鍋、燉煮用的鍋等等,龜毛得不容攪混。
看過《料理鼠王》的朋友應該對於裡面各式各樣的鍋具與烹煮食物的分工印象深刻,每一種鍋具在濕度、火候、調味、處理時間的控制,都影響食物的味道。西式料理重視每一種食材特色的呈現與彼此之間的協調關係,肉、麵、菜汁都得好好表現,有點像交響樂,有各種樂器的演出與合奏。所以煮一道菜下來,往往得刷上好幾個鍋子。
相較之下,中式的料理似乎比較簡單,只要一個炒菜鍋就可以解決煎、煮、炒、炸,但其實那是為了用大火與料理時間短的菜色。投亞洲人喜歡熱食及豐富融合的味道喜好,所以可以讓數種食材一起跳快舞的炒菜鍋當然受歡迎,一鍋到底考驗的是廚師的手腕、經驗與應變能力。但要真是慢功夫菜,大廚們對該用甚麼鍋可也是講究,鐵鍋、陶鍋、釜鍋可不能混的。
愛煲湯一族知道,用陶鍋、砂鍋細燉的湯品才能將食物的精華美味全釋放到湯裡;食料煮得柔軟多汁,方能稱美湯。醃篤鮮裡的金華火腿要沒砂鍋幫忙就沒意義了;日本人秋天松茸,若缺了陶鍋,也不會讓人記得那深奧的滋味。煮高湯缺了那口鐵鍋,大骨與蔬菜也難熬煉出牛乳般的濃醇汁液,拉麵更不會迷人。
每一種鍋子都有其特性,不同的加熱結果,會成就食物不同的風味。陶鍋的好處是受熱均勻,保溫性佳,加熱後會釋放遠紅外線,而陶土的毛細孔會保持食物水分不流失,易於保留食物的軟嫩溫潤滋味。而鐵鍋,尤其是鑄鐵鍋,因導熱均勻,很適合用來燉煮蔬菜或肉湯料理或炊飯,會因為加熱過程中釋放大量礦物質,而增添另一種滋味。
而不鏽鋼鍋輕便好用,加熱快速也是優點,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食材味道不易釋出,所以得多點調味加料。至於可以節省清洗麻煩的不沾鍋與更輕巧的鋁鍋,據說有一點健康的疑慮,還是斟酌點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