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的興建,反對聲浪一直不斷。圖為宜昌三峽大壩開水閘釋水。Getty Images
第89期
中國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今年遭遇50年不遇的乾旱。僅在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譽的湖北省,就有400萬居民的飲水供應出現危機。據英國《電訊報》報導,5月初,長江中部流域的武漢市附近發生2艘船擱淺事故。因為水位太淺,5月11日,長江管理處已關閉了武漢上游一段140英里的河道,禁止遠洋輪船航行。
5月18日,中國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後續工作規畫》,要求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後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對外承認三峽工程對生態、地質環境,以及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構成威脅。
長江三峽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的水壩。1984年,中國國務院批准了三峽工程的上馬方案,但在1985年3月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周培源、李銳等許多政協委員表示了強烈反對,167位政協委員對三峽工程問題單獨或聯合提出17件提案,建議緩建三峽工程。同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組組長孫越崎以92歲高齡組織全國政協考察團實地考察三峽地區。考察結束後提交了「三峽工程近期不能上」的報告。
90年代初,時任總理又兼任三峽工程籌備領導小組組長的李鵬,看到在難以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將工程議案提交給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後經江澤民全力支持,要求全國人大的中共代表與中央保持一致的情況下,1992年4月3日該議案在全國人大獲得通過。其實三峽工程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一直爭議不斷,此工程也被一些持批評意見的人認為是勞民傷財、禍及子孫的政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