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上期已指出,歐元制度基本上並不符合經濟情況互異之國家的需求,歐債問題及各國目前一些國家的困難已暴露了歐元制度的缺陷。然而目前歐元各國所採取的政策卻未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政治人物乃至專家們似乎都只想要避免當前立即可能發生的危機,而逃避長期還是會再遇到的基本問題。
債務打折、信用擴張下藥 財政改革恐成虛晃一招
歐債問題到目前為止最主要的對策,都只是在避免債務問題破局造成的金融和經濟動盪。這些對策主要包括債務打折和信用擴張兩部分。前者使已經無法還債的希臘減輕負債的壓力而能繼續運作;後者包括各國各機構放寬信用及購買公債在內,一方面降低發行公債的成本以讓負債已高的國家能再撐下去,另一方面也支持受損的金融機構繼續經營和創造信用的能力。這種對策可以讓危機不立即發生,信用擴張夠大的話還可以拉抬景氣,所以在短期是有效的對策。
然而若高負債國家的財政赤字繼續很大,不久之後它們還是會還不起錢和借不到錢。若大家認為問題再發生時的對策仍是債券或負債打折歸還,那麼現在大家就會把這損失估算進來,而要求更高的利率,以抵銷本金打折或倒帳的風險。如此一來這些國家就很難再用低利率借到錢,有些國家甚至不必等到未來,債務問題現在就要提前引爆。所以歐盟各國現在要先做個姿態,說將會藉財政改革方案緊縮各國的財政赤字,特別是要求希臘這已還不起負債的國家採行緊縮政策。這種強迫性的財政緊縮另一方面也是要做給其他歐盟國家人民看,以表示希臘已受到一些懲罰並做了一些改善,各國人民對花掉自己的錢去救希臘這件事才不會那麼反感。從這個角度來看,財政改革最後變成虛晃一招騙過大家就好的可能性並不小。
再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對歐盟或全球經濟整體而言,財政緊縮可能會造成景氣惡化,和前述擴張信用以提振經濟的目標相違背。一些國際知名的專欄作家都由這些角度來批評財政緊縮的方案。而對各國而言,財政的限制使得已經失去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各國更缺少政策能力。很多高負債國家就是面對國際競爭力不足,卻因為採用歐元而沒有自己的貨幣和匯率政策可用,才被迫用財政赤字來改善景氣或從事社會救濟。如今財政若再被迫緊縮,其競爭力不足,經濟衰退,以及失業的問題將更難解決,歐元制度的困境也將更明顯。
若在一國之內,財政赤字的總額即使受限,中央政府還是可以把較多的經費用在失去競爭力的地區,以降低或救濟當地的失業,甚至改善其競爭力。但歐盟各國畢竟仍是不同國家,要德國人民同意長期拿鉅額政府稅收給其他國家花用,恐怕相當困難。而目前歐盟的財政改革,也沒有這種分配各國稅收或集體發行公債而分較多收益給低競爭力國家的制度。所以歐元制度加上財政赤字和公債的限制,乃是要低競爭力國家自己承擔調整責任,而且限制其調整工具的做法,不只對這些國家不公平,也不見得可行。
貨幣、匯率、財政政策均受限 靠所得、生產下降 易引衝突
我在討論希臘危機時曾指出,低競爭力國家通常可藉貨幣貶值來提升其競爭力,也可藉通貨膨脹來降低其實質工資和負債。但採用歐元的結果讓這些國家失去這種匯率及貨幣政策,它們的經濟問題才變得那麼難解決。財政赤字雖然不是長期可用的政策,但至少可以應付短期問題。如今財政也受限的結果,國際競爭力偏低的國家只能藉實質所得或名目價格的下降來解決問題。而這在政治社會上都是很痛苦的方法,難免引起相當大的政治社會衝突。
若一國競爭力低落,而匯率和各種價格都無法調整,則必導致出口、生產、就業、以及總所得的下降。這種壓力有可能迫使工資物價、或勞動條件下降,從而提升國際競爭力。有些政治人物和經濟學家對這種所謂「價格調整」的機制寄予厚望。但不幸地,工資和很多價格因為契約或工會或心理因素而不易下降。
因此在缺少匯率及貨幣政策的情況下,競爭力偏低之國家常只能接受生產量和總所得的下降。這種所謂「所得調整」在簡化的理論中有可能發揮降低需求和貿易逆差,而使問題不再惡化的作用。但在現實經濟裡,在考慮較複雜的因素之後,生產和所得的下降也可能透過信心、投資、經濟規模、以及籌資能力等等因素,而造成進一步萎縮及失去競爭力的惡性循環。競爭力偏低之國家一定有很多人認為國家不該冒這種風險。
至於最近各國逼迫希臘接受的降低薪資和退休金等措施,除了財政緊縮的目的之外,也帶有降低工資之價格調整功能,理論上方向是對的。但在實務上這種價格調整不像貨幣貶值那樣普及所有的人,也不是市場所決定,因此這種降價的負擔必然無法被受損的人認為是公平的。誇張一點講,這是工作階級負擔全部調整成本而資產階級得到保障的做法,因此社會必有紛擾。本來只要貨幣貶值及一點物價上漲,就可透過市場解決的價格調整,如今須用不公平、沒效率、且會引起社會紛爭的政治手段介入,證明歐元制度這種不符學理的經濟整合,已帶給很多國家和人民不易擺脫的痛苦。
根本之道是檢討歐元體制 但這項工作更是難上之難
歐元體制及各國目前的對策都有問題,根本解決之道似乎是該檢討歐元體制。然而歐元體制並不容易改造,也許就因為改造困難,所以很多人士反而以維護歐元體制不要崩潰為目標,並因而使對策受到扭曲,未能真正解決目前及未來的難題。很多人談到希臘或其他國家退出歐元的可能性,而擔心這會讓歐元崩潰。但事實上這不會讓歐元崩潰,歐元區萎縮也不會是甚麼大問題。真正的難題是希臘或其他情況類似的國家已很難退出歐元。
歐元各國各種價格、契約金額、和資產價格都以歐元表示,若這些國家要改回用自己的貨幣,那個過程就可能使其經濟大亂甚至崩潰。用很簡單的例子來看,若希臘人在銀行中的歐元存款即將被改為新的希臘幣,而人民又認為新希臘幣將對歐元貶值,那存款人會怎麼做?方便的話就是領出歐元存款,帶到國外存起來以免被改成新希臘幣而貶值。所以前一陣子才會有連修女都要帶一大箱現鈔出境的現象。這種資金外逃,大概就可把經濟搞垮。即使政府有決心設法控制新希臘幣不讓它貶值也不可行,因為不貶值的話競爭力就沒改善,實質債務也沒減少,問題根本沒解決,發行新貨幣只是自找麻煩。已加入歐元的國家若要脫離歐元恢復自己的貨幣,最好是其貨幣有相對歐元升值的潛力,其國際競爭力也經得起貨幣升值的壓力。所以歐元區真正要分裂,較可行的方法是德國退出而恢復用馬克,而讓剩下的歐元慢慢對馬克(也許還有美元、日圓)貶值。但這也是相當困難的工作。
結婚了要離婚總是很困難,而且可能導致很大傷害。經濟整合的利益在過去幾十年被過度誇大,它的代價特別是不得已要分手時的代價,卻很少被注意。歐元和歐債的問題,應可使大家冷靜想一下,各種經濟整合的主張是否真的有利,還是只是對部分人有利,甚至只是部分人士誇大經濟利益來掩飾政治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