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清明節:踏青節、鞦韆節

Getty Images
第111期
徐行
清明時節氣溫回暖、草木吐綠,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
古云:「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農諺:「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為黃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而《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掃墓祭祖 春遊踏青 春耕播種

清明節因依據節氣而定,是少數與西元紀年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約當陽曆四月四日、五日或六日這三天。清明時節氣溫回暖、草木吐綠,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因此古云「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農諺「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明代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遊〉詞云:「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一掃「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給人的蕭索印象。古代婦女鮮少外出,惟有在清明這天會結伴成行,古稱「踏青」,又稱「尋春」、「探春」,因此清明節也稱作踏青節。

由此可知,清明時節除了掃墓、祭祖,更是春遊踏青和農人春種的最佳時機。

〈清明上河圖〉描摹古人生活點滴

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以清明時節作引子,畫中細膩描摹汴京(開封)百姓日常生活,從圖畫中可觀察到古人的生活點滴。〈清明上河圖〉諸多仿本中以明人仇英仿作的最有影響,蘇州一帶坊間的〈清明上河圖〉大都以「仇本」為底本。明末,因易代之際亂離,〈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一時間真跡、仿作紛紛流入清廷內府。鑑於〈清明上河圖〉的多種版本真偽莫辨,清皇室組織畫工重繪〈清明上河圖〉,今人稱為清院本。現典藏於外雙溪故宮。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代宮廷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於乾隆年間協作畫成,是現存最豐富的版本。清明時節市集裡博弈鬥雞、河堤上孩童放風箏,或是踏青、訪友等清明風俗皆寫實呈現;日常生活的打水、運貨、買賣甚至是街上打架、乞討、化緣皆巨細靡遺入畫;打擂台、看戲、喝茶、聽說書等古人的大眾娛樂活動當然也沒有少。

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圖〉中還可見到古人庭院裡醒目的「秋千」。原始社會,先民為取得食物攀藤上樹,於是產生了秋千的雛形,原先只有一條繩子,後來演變成為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秋千原為「千秋」,因「千秋」有永垂不朽之意,漢代時為了避諱,將千秋改為「秋千」,後又寫作「鞦韆」。唐代時,盪鞦韆已十分普遍,更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唐玄宗稱盪鞦韆為「半仙之戲」,正因清明時節處處有人在玩鞦韆,因而又將它稱為鞦韆節。

寒食節及清明掃墓的由來

事實上,掃墓、祭祖原是帝王公卿的「墓祭」之禮,因民間仿效而從特殊儀式演變成集體活動。中國各地祭祖時間並不一致,以早期渡台族群為例,同樣來自福建的泉州人、漳州人掃墓時間就不同,漳州人多在上巳節(黃曆三月初三)掃墓,而泉州人是在清明節掃墓;客家人則過年開始即可掃墓,而外省人掃墓日期迥異,民眾並不一定都會在清明節掃墓。先總統蔣介石逝世後,政府將「清明節」訂定為國定假日「民族掃墓節」,配合現代人工作,使得許多依其祖俗,本不是在清明節掃墓者,改為清明掃墓。

而追本溯源,今日眾所周知的「清明節」掃墓乃是「寒食節」相應演變而生。

在清明節的前兩天,有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相傳「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或稱介之推)而訂定的節日: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寵愛的妃子驪姬為讓親兒奚齊繼位,預謀殺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殺後,公子重耳出逃。介子推跟隨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期間重耳受盡屈辱,跟隨重耳出奔的臣子相繼離開,介子推仍不離不棄,甚至在飢寒交迫時,割下股肉讓重耳進食,史稱「割股奉君」。最後重耳回國繼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介子推帶著母親隱居於綿山。晉文公幾度探尋不遇,於是下令點火焚山,希望引出介子推,然而大火燃盡,徒見介子推與母親緊抱的遺體。晉文公後悔莫及,因而訂定此日嚴禁煙火,隔年晉文公祭奠介子推,綿山的柳樹重生,因此賜柳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寒食節前,百姓會製作「子推蒸餅」,也有人用麵粉和棗泥做成燕子形狀的餅,用柳條串掛晾曬,稱作「子推燕」,此是最廣為人知的寒食節及清明掃墓的由來。

古代禁火、改火制度的演變

然而,略考史實,寒食節禁火與清明插柳的習俗,其實和介子推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中國周代已有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周禮》記載「司炬氏」,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乾物燥或春雷引發火災,後來更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古人在初春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稱之為「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年的起點,謂之「改火」。據記載,唐代宮廷每到清明節前,要讓宮內小孩鑽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賜絹三匹、銀碗一只,是為「請新火」。皇帝也會對臣下「賜火」表示關懷。唐代的詩詞和筆記小說中,即有描述「賜火」、「禦火」之習俗。

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以寒食度日,因而製作了許多特殊的食品,如今日清明節大家仍會吃的潤餅。隨著朝代更迭,「寒食」的日期從一個月縮為三日,又叫「三日節」或稱「古清明」;宋代,世居河洛地區的漢人南遷,為了與北方胡人分明,掃墓祭祖更顯重要,因此寒食節雖縮減為一天,清明當日掃墓、祭祖則成為大規模活動。

今日人們普遍推崇、感念介子推的「忠孝」精神,於是樂將寒食節與介子推聯繫,而寒食禁火、掃墓的習俗也逐漸與清明踏青的活動相混淆,許多人又把介子推的事蹟演繹成為清明節的由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天命!唐太宗也逃避不了
唐太宗晚年,貞觀二十二年,太白星多次在白晝出現,太史占卜說:「太白晝現。主女主昌盛。」而且這個時候太宗得到一本祕讖,…
中國人海外消費正悄然轉型
近年來,中國人在海外瘋狂購物,「暴買」、「狂掃」等諸多報導不時見諸報端、網路,刺激著國外商家以及民眾的神經。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連續下滑、…
中國「瓶中信」現身英國海灘
好萊塢著名演員凱文科斯納1999年主演的電影《瓶中信》(Message in a Bottle),描述男主角將對逝去愛妻的思念,…
反中升溫 韓國在野黨強化與日本聯繫
韓國政權正迅速從目前執政的共同民主黨手中滑落,在野保守派的力量和人數持續增長,主要是由於韓國年輕人的支持,他們不希望與中國有任何關係,…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
追蹤一隻豬 竟然有185項用途
說到豬,通常大家只認為是人們的一種食物來源,但其實不僅止於此。一名作家因為好奇,想知道豬離開屠宰場以後都發生了甚麼事,…
紅色滲透與台灣媒體「靠岸」
近年來,就在美國等外國資本靜悄悄撤出中國之際,台灣對中國市場前景卻分外看好,幾乎完全無視中國本土對自身經濟的負面分析。原因何在?…
咖啡從地球那一端走來
「喜歡喝咖啡?為甚麼?」「好喝。」「只是好喝?您喝了幾十年了。」他端起咖啡,鼻子看著咖啡,眼睛看著我:「心能靜下來。」 董事長辦公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