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陸客自由行挑起爭端 中港紛爭越演越烈

從中國來到香港的水貨客以最靠近邊界的上水作為採購與轉運的集散地。Getty Images
從中國來到香港的水貨客以最靠近邊界的上水作為採購與轉運的集散地。Getty Images
第123期
林保華

自由行給香港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雖然台灣與香港「國情」不同,與中國還有一水之隔,但是香港的情況值得台灣關注,避免也陷在「人海戰術」的災難中。

水貨客湧入上水發起光復行動

自由行的其中一個負面影響,就是「水貨客」增多。按照老共過去的術語,這叫「長途販運,投機倒把」。現在當然不能這樣說,但是一旦成為一種群眾性的「運動」,對香港的民生不可能沒有影響。

從中國的深圳進入香港,過了羅湖的邊界,火車的第一站就是上水。因此,從中國來的水貨客,就以這個最近的上水,作為他們採購與轉運的集散地,既省時間,也省金錢。這樣,上水火車站及其附近就「熱鬧」起來,擠滿水客及他們的貨物,也就影響周圍民眾的日常生活。例如他們運貨的手推車撞來撞去,影響人們的正常來往;餐廳也被他們占據;物價貴過其他地區;他們還隨地吐痰與亂丟垃圾,環境衛生受到很大破壞。

在忍無可忍下,有人在網絡號召「光復上水」,於是9月15日就有三、四百人聚集上水車站,進行抗議,高舉「水客擾民!港人火滾!」「大陸人:愛你祖國請用國貨」、「放任自由行香港快陸沉」等口號。示威者除來自上水,鄰近的粉嶺、沙田等區居民也到場聲援。開始集會和平進行,問題是針對性太強,彼此關係緊張,發生口角及相互推擠,還懷疑水貨客打人,期間更有人打出「中國人滾回中國」的標語,使氣氛更加火爆。

由於雙方在多處發生推撞,數十名警員及港鐵保安員隨即組成人鏈並架設鐵馬,分隔示威者和水貨客。水貨客見勢不妙,退守到下一站的粉嶺,上水遂「光復」到香港人手裡。

一連兩日的「光復行動」,使上水恢復平靜。這是中港關係眾多事件的又一宗事件,是特區政府怯於處理涉及中國人事件的又一宗事件。鑑於香港市民自發串聯維護自己的權益,唯恐事件擴大,政府被迫採取一些措施阻止水貨客。

香港當局也受迫加以掃蕩

9月18日,正當中國人忙於開展反日活動的時候,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召開跨政策局及部門會議,會後公布六招打擊水貨客活動措施,包括派執法機關人員便裝監察水貨客活動收集情報、巡查附近水貨客聚集分貨的工業大廈、配合港鐵維持上水站內外的秩序、並將核實違規水貨客身分,再通報中國政府取消他們今後的來港資格,直至問題有全面而明顯的改善為止。林鄭月娥表示,有關措施暫時只在上水站實施,不過若有需要,不排除擴大到其他站口。特首梁振英也表明,也會要求中央協助從深圳方面進行打擊。

掃蕩行動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地政總署及消防處會巡查區內工廈,若有人在散貨、分貨、拖貨時違反消防安全等規例,就會依法檢控。餘下三項措施,包括警方加強執法,配合並協助維持上水港鐵站外的秩序;運輸及房屋局會配合站內港鐵職員執法;食物及環境衛生署也會加派人員到場進行清潔工作。在這些部門以外,港鐵職員亦會嚴格檢查乘客行李大小,行李超出體積規定者不予入閘。

9月19日,由人民入境事務處及警方出面,掃蕩水貨客,當天就抓131人,可見人數之眾。掃蕩行動連續3天。法庭也迅速配合行動,9月22日,就有6名水客被判監,罪名是違反逗留條件罪。原因是他們持有雙程證,即來回香港的證件,卻從事水貨的包裝;他們承認帶一趟東西,可得一百元人民幣的報酬。他們被判監兩個月。這些人則聲稱不曉得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

這個行動自然會有阻嚇作用。但是如果不是持之以恆,恐怕還會「春風吹又生」,畢竟水客與普通民眾有時很難區分,尤其如果他們販運的是細小物件。

中國長假塞爆香港景點

遊客侵占露營區、速食店

光復上水不久,適逢中國的國慶黃金周到來,更多中國遊客「自由行」到達香港。且不說塞爆銅鑼灣與尖沙咀廣東道的名牌店,居然還滲透到香港人度假的露營地。

原來香港有3處郊野的免費露營地,供香港人在假期開展露營活動,分別在大嶼山貝澳、屯門蝴蝶灣及西貢萬宜水庫西壩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其中貝澳設有52個營地,地方大而最受歡迎;蝴蝶灣營地較少,只有10個,但接近屯門市中心,交通方便,因此均有自由行的中國遊客足跡,只是多少不同而已。他們來這裡安營紮寨,不是來享受野外的清新生活,而是為了節省在香港的旅館費用,作為自由行的住宿之地,省下的錢,在白天就進入市區血拼。

這次因為是黃金周,大批自由行遊客殺到香港,湧入貝澳,與原先早於他們到來露營的香港人遂因為爭奪地盤而發生糾紛與衝突。他們硬擠進帳篷之間的空地,或移動香港人的帳篷,從而引發香港人的不滿,要由康樂署人員排解。這些人有來自廣東,最遠的竟來自重慶,搭了兩天火車才到香港。

能找到郊外露營地住宿,自是自由行的老鳥,至少也是由高人指點。我在香港住了21年,知道有這些地方,就是沒有去過。小孩子讀書時,有與同學去露營過。現在居然有來自重慶的中國人知道這些地方,自是今非昔比了。由於露營處有完善的生活設施,這些中國遊客自是「賓至如歸」,還帶了大量食物自行煮食。

問題是鵲巢鳩占,香港人自然「條氣唔順」(嚥不下這口氣)。而這些中國遊客一到,還占用盥洗室洗衣服,然後在帳篷外拉起繩子晾曬衣服,在度假勝地掛起「萬國旗」,更使香港人傻眼。但是又能奈何?香港媒體只能以「淪陷」來形容這些度假勝地的遭遇。

特區政府如何應對這個問題?自然難以判罪。是否將來要檢查證件,要香港永久居民才得以安營紮寨?

問題是現在被入侵的還不止這個地方,24小時開業的麥當勞,到半夜客人減少時,也有自由行的中國遊客帶著行李「入住」,喝上一杯咖啡或可樂,泡一個晚上,闔眼安睡,又可以省掉旅館費。即使如此,他們還振振有詞,在香港血拼,為香港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中港之間的矛盾層出不窮,像這些是英明領袖事先也不會想到的,居然就發生了。如果不及時處理,將來會爆發許多衝突,甚至發生流血事件。而更加深遠的影響,則是「香港自治運動」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呼應,他們奮起要維護香港的本土價值,不容中國遊客來改變香港人的價值觀。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名校魅力大 牛津劍橋失寵
  英國兩大名校牛津和劍橋大學,曾經是英國無數莘莘學子趨之若鶩的首選。但時至今日,…
全球化更須努力發展在地經濟
「一石二鳥」是很愉快的想像,但在現實上很少可能實現,要打到兩隻鳥通常至少要兩顆石頭。「摸蜆仔兼洗褲」也許不錯,但通常也洗不乾淨。…
啟蒙教育的品牌選擇
觀察二十年來,台灣的幼兒教育信仰種類愈來愈多元化,有人本教育森林小學、蒙特梭利、華德福、福錄貝爾或在家自學團體等。…
小餅攤的清晨即景
無論冬夏,每個早晨鍋爐都冒著騰騰熱氣。 小巷弄裡排了一列長長的隊伍,摩托車整齊地停放在一旁,形成一幅頗為別緻的清晨即景。 攤位上,…
我為何認為《中國:潰而不崩》
我與夫君程曉農合著的《中國:潰而不崩》一書中文版,較之今年3月先期出版的日文版,增加了數萬字。因為面對的是不同國度的讀者,…
漫步櫻花道 手信坊打造和菓子文化館
在古色古香的京都悠閒地散步賞櫻,是令人愜意之事。但您知道嗎?在新北市就有辦法體會這樣的風情,而且完全免費,連停車都不用錢! 哦?在哪邊呢…
期許巴西人人吃飽穿暖 18歲Bruno立志當總統
當巴西多數年輕人夢想成為足球明星、當台灣多數年輕人擔憂著22K以及社會的失業率時,年僅18歲,從巴西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Bruno…
看見台大 心靈的故鄉
  椰影風搖 杜鵑芳菲 拇指在望 校舍巍巍(註一)   傅鐘噹噹 鐵馬騑騑 瑠圳稻舞 月湖鵝肥   圖館燈紅 學子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