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安妮
第128期
人生活在天地間,老天以五味養人。《內經》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個「神」,就是水穀之氣。
吃下去的營養物質,老祖宗認為:「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五臟之經絡)並行。」吃得對,五臟六腑皆得營養。
所謂五味是指: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還有淡味入胃。每種食物的味道有一定的入徑,稱為五走,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既然五味各有其特性,就會對某些疾病有所顧忌,要忌口,或是要節制某種性味的食物,稱為「五裁」;如果「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鹼;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
現在人都很重口味,飲食喜歡精緻料理,先人告誡我們:「多食鹼,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這叫「五味所傷」,飲食過與不及都會出狀況。
生病了,可依食物性味來調整,許多中藥材是植物,也是食材,所以說藥食同源。如果先從食物養生,可能將發生的疾病消除,而免去吃藥對身體副作用的影響。真的生病了,如果配合食療的調解,能減輕病狀,或縮短治療過程。最後達到如《內經》所說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物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