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你的老朋友孫越!」人稱「孫叔叔」的孫越常說的這句話,令許多人印象深刻。
個人形象鮮明的他,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選擇告別五光十色的演藝圈,轉而投入公益活動,從捐血、拒菸、「飢餓30」到呼籲年輕人勿晚歸等,代言的宣導短語,句句家喻戶曉。也許是歷練、也許是年紀,孫越總予人穩重、安心的感覺,而他帶給社會的正面力量,各界有目共睹。
轉移目標》 人生不一定要退休 坦然面對生老病死
已屆83高齡的孫越,曾經以其獨到的見解,公開發表數篇關於「生、老、病、死」的文章,對「老年」與「退休」的話題,有其精闢的詮釋。
演員出身的孫越認為,「退休」這個名詞在19到20世紀中比較容易被關注,但發展至今,與部分群眾已沒有太大關係。因為許多人可能在某領域有其專業的成就,可能有其終身使命,比如學術研究等,並非以職業生涯來界定;或者,如有其他意願,也可以放棄曾經的輝煌,專心經營新的發展──對這樣的人來說,退休的概念是薄弱的。
關於這種「不退休」生活,孫越分享了他的經歷:「我59歲離開演藝界。1983到1989年間,我決定每年花八個月的時間從事公益,剩下的四個月,拍完二部電影,其他時間我用在服務。我知道我後頭的路要怎麼走。」他期許自己做終生義工,在生命、體力、時間許可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好每一分服務。
「這情形下,只不過是轉移了一個目標,後邊要做的,可能是他自己的心願,可能是他終身希望的事情。」孫越認為,這與個人際遇有關,讓人思考將來的生活該怎麼延續,本質上只是一種轉移、改變,並非長遠的休息。
大自然是嚮導》 每年生日更新遺囑 把每天當最後一天
孫越在2000年的生日當天立好遺囑,並且每年更改一次遺書,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我用寫遺囑的思考過程來調整自己,想著如何『把每天當最後一天』。」一般被避諱的老與死,孫越覺得再自然不過,也呼籲人們勇敢面對。
一次家庭聚會時,全家初次體驗摩天輪,孫子、孫女們決定要和孫越搭乘同一車廂,理由是:「以後爺爺離世,這會是一個好紀念!」思想開明的孫越不但不覺晦氣,反而開心「生死教育」在家族中的徹底落實。他也在訪視安寧病房當中,看見癌症病患的親屬之間因擔憂對方不能接受事實而衍生的「白色謊言」,導致最後的時光中仍無法交心。孫越認為,在如何看待老、病、死的話題上,坦白與勇敢,才是讓親人們彼此之間關係更緊密、更正確的方式。
「在我們生存的環境裡,會有種植、發芽等等這種事情,都是大自然的變化。」對於「老」,孫越早在40歲時,便展開雙臂迎接。任何時機、任何地點,看見的任何人、事、物,都是他的「心靈嚮導」,「走在路上、機場、菜市場、醫院,看到小孩、年輕人、老人,從人群中都可以學習。」以周遭人們的生活為參照或對比,可以更清楚自己人生的下一階段想怎麼過、要怎麼過。
人生態度才是關鍵》 超越金錢和健康 當個快樂老人
孫越以他一貫宏亮而低沉的聲音,不疾不徐地說:「看看那些不管出國或歸國、電影院內或醫院裡生病的老人,為甚麼有人生了病還是能那麼快樂?你還是可以看到生病的老人開心地對小孩說話!」
孫越希望人們可以一同探索與觀察,從中必然能夠發現,老人快樂與否,和金錢、健康並無絕對關係,「對人生的態度」才是關鍵。「所以生命對我來講,每一階段都像持續的四季,可以各展其美。」孫越表示,這是他個人的目標,而他也在過程中不斷修正想法。即使現在經濟上不富裕、身體健康不佳,他仍認為,自己的老年生活一點也不匱乏。
例如原本孫越需換人工關節,但醫師們開會評估,他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臟裝了四個支架,若施以手術,會是高危險群,故不適合開刀換關節,只能以類固醇加麻藥注射來舒緩不適。「我知道我身體沒有辦法了,但我不覺得人生就這樣完了。」
2011年的某一天,孫越住院,他意識到因為嚴重的氣喘,接下來無法長時間講話,推動公益活動可能會受影響。他開始祈禱並向神尋求答案,誠摯希望自己的生命是被充分使用的。「之後有一天,我一個人在長廊拄著手杖走路,心情突然豁然開朗。」他領悟到,身體上的障礙,並不能阻擋他充實自己的人生、停滯他服務人群的步伐。對於突如其來的靈感,他感到歡喜無比。
那一年,他住院四次,沒有影響到工作。
我在唱副歌》 老年如副歌 旋律最優美
「我在唱副歌。」將老年階段比作「副歌」,是孫越以智慧的歷練所下的充滿新意的注解。他解釋,一首歌曲,從頭唱起,到最後結尾的副歌,涵蓋了整首歌的主題。除了交代了歌曲的結尾,在整首歌曲中,副歌的旋律也最優美。孫越認為,這象徵著一個不一定健康富有,但卻平安又快樂的老人,能以甚麼樣的方式度過他的餘生。他再一次說道:「我在唱副歌。」表情欣喜而滿足。
孫越,這位台灣演藝界德高望重的前輩,以自身向社會展示──老,並不是人生的末路、衰敗的開端,反倒如同琥珀色的香醇佳釀,需要靠時間的推移而成就,也因此才能開啟並飲盡。夕陽的餘暉不也是出現於一天當中最絢麗的那最後短暫時刻嗎?是尾聲,卻也最是優美、精采──若能如此看待,老,於你、於我,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