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個性化造物 3D列印創新風潮

2013年4月22在紐約舉辦的3D列印博覽會上,業者展示了打印出來的立體娃娃。Getty Images
第135期
劉林

自2009年以來,3D列印市場在北美和歐洲快速成長,如今已經無所不在,深刻地影響各行各業,從傳統製造業到食品產業,從配件飾品到醫療行業,甚至大到科學研究、小到個體產品原型設計,均出現3D列印技術的身影。

這項80年代發起於美國軍方的快速成型技術,是一種以數據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膠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它引起科技界和製造業的高度關注,源自於其創造性的製造理念:智慧、高效率和個性化。

有鑑於這個產業的迅速發展,美國《時代》週刊已將3D列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成長最快的工業」,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甚至將以3D列印為代表的一系列數位化生產方式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

萬能製造機

食品、衣服、手槍、汽車、飛機……越來越多產品正被3D列印機「印」出來。2012年下半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宣布用改進的3D列印技術印出了「鮮肉」,這種利用糖、蛋白質、脂肪、肌肉細胞等材料列印出來的「肉」,具有和真正肉類相似的口感和紋理。

美國《富比士》雜誌於2012年7月報導,空中巴士公司(Airbus)的機艙設計師宣布,將從列印飛機的小零件開始,最終希望在2050年印出整架飛機。

2013年5月初,25歲的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生威爾森(Cody Wilson)開發的全球首款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左輪手槍試射成功。這款手槍名為「解放者」,包括16個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零件,可以使用標準的手槍彈匣、並適用不同口徑的子彈。成功試射後,3D列印手槍設計圖被傳到網絡上,吸引上百萬次的下載。當專家們討論「列印武器」的社會倫理問題時,人們為這款能夠躲過機場安檢搜查的塑膠製「一次性」手槍感到驚奇。

3D列印技術也被應用於醫學。美國俄亥俄州一名男嬰在6週大時被查出患有罕見先天性氣管支氣管軟化症,隨時面臨窒息危險。2012年2月,密西根醫學院利用3D技術列印出氣管的形狀以及一塊夾板,醫生將夾板放入患者胸部,手術完成後,嬰兒使用了21天的呼吸機,隨後便痊癒出院。醫學專家認為,高解析度影像、電腦和生物材料的3D列印結合,可以針對特定病人,創造出可植入的器件。

3D概念股看漲

資本市場對「新概念」總是很敏感。2012年以來,3D列印技術被「熱炒」,體現在股市上則是相關股票的暴漲。

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兩家科技公司三維系統公司(3D Systems)與Stratasys公司是全球3D列印技術的龍頭企業。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在2012年都上漲2至3倍,那斯達克指數同期的漲幅僅有13.63%。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表示,3D列印技術具有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潛力,美國政府宣布支出2億美元創建3個基於3D列印的製造業、研究中心,並向公司和大學公開招標,還計畫增建12個3D列印中心。這些措施顯然給3D概念股注入活力。

不過,即便人們對「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3D時代」投入很多期望,這個新興技術仍然面臨許多瓶頸和難題。

無法取代傳統製造業

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製造業稱得上是支柱產業,而3D列印在製造方面幾乎「無所不能」,那麼,迅猛發展的3D列印產業未來是否能夠取代傳統製造業?

專家認為,3D列印技術能夠解決傳統製造業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對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性調整有積極作用。但是,傳統製造業擅長的批量化、規模化、精益化生產,恰恰是3D列印技術的短處。

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儘管仍有待完善,但3D列印市場潛力巨大,勢必成為引領未來製造業趨勢的眾多突破之一。這些突破將讓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鑽頭、沖壓機、製模機等傳統工具,改由更加靈巧的電腦軟體主宰,這便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誌。

因此,3D列印技術不是要取代傳統製造業,而是要為傳統製造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動力,成為新「引擎」。有人這樣比喻3D列印和製造業的關係:3D列印就像挽救製造業的一把鑰匙,讓傳統製造業插上了資訊化的翅膀。在資訊業衝擊下,製造業身為支柱產業的地位受到動搖,3D列印技術的興起或許能夠促進資訊業與製造業的融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馬總統為「識人不明」道歉 究竟該如何用人?
馬政府的政壇明日之星林益世,挾行政院祕書長名號自重,驚爆涉嫌索賄,7月2日在經過檢方12小時長時間訊問後,經法院同意收押禁見,…
愛哭的孩子找到家
母親說,我從小就愛哭! 她說,我還睡在搖籃的時期,每天晚飯過後,她總是蹲在地上一邊洗著大臉盆裡一家五口的衣服,一邊扯動繫在搖籃上的繩子,…
重逢
感情故事,好像美麗的不多;坑坑巴巴,像一點兒也不悅目的傷口。尤其隨著年紀增長,愈是老練世故,張口即是謊言、言不由衷的本領也就愈驚人。…
當金融業成為百億俱樂部的主角
每年財報出來之後,我總是習慣用電腦試算表把獲利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列出來,看看有甚麼值得注意的事。以100億作為篩選標準,…
美全民健保制度 2014年全面啟動
台灣擁有他國稱羨的全民健保制度,反觀美國,推動全民健保卻是一路坎坷。聯邦最高法院6月28日裁定2010年國會通過的《可負擔健保法》(…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 記錄鄉土 讓年輕人回家鄉
翻開厚厚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一張張雲林鄉土照片映入眼簾。鏡頭視角穿過麥寮、台西等台灣沿海鄉鎮,六輕周圍荒涼的土壤、破舊的老厝、…
理想上司 中日觀點差異大
「我老闆沒有領導能力!」「部長根本就搞不清楚現場的狀況!」在居酒屋會聽到這一類對上司感到不滿的抱怨。但上司也是人,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上司…
鱟蟲亮相 2億年前活化石
一個令所有人緊張一時的怪蟲子,出現在四川德陽廣漢市金輪鎮馬嘶村。說牠像蝌蚪,又不是蝌蚪;像魚,卻又不是魚。 這「蝦子」到底是甚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