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3D列印市場在北美和歐洲快速成長,如今已經無所不在,深刻地影響各行各業,從傳統製造業到食品產業,從配件飾品到醫療行業,甚至大到科學研究、小到個體產品原型設計,均出現3D列印技術的身影。
這項80年代發起於美國軍方的快速成型技術,是一種以數據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膠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它引起科技界和製造業的高度關注,源自於其創造性的製造理念:智慧、高效率和個性化。
有鑑於這個產業的迅速發展,美國《時代》週刊已將3D列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成長最快的工業」,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甚至將以3D列印為代表的一系列數位化生產方式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
萬能製造機
食品、衣服、手槍、汽車、飛機……越來越多產品正被3D列印機「印」出來。2012年下半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宣布用改進的3D列印技術印出了「鮮肉」,這種利用糖、蛋白質、脂肪、肌肉細胞等材料列印出來的「肉」,具有和真正肉類相似的口感和紋理。
美國《富比士》雜誌於2012年7月報導,空中巴士公司(Airbus)的機艙設計師宣布,將從列印飛機的小零件開始,最終希望在2050年印出整架飛機。
2013年5月初,25歲的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生威爾森(Cody Wilson)開發的全球首款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左輪手槍試射成功。這款手槍名為「解放者」,包括16個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零件,可以使用標準的手槍彈匣、並適用不同口徑的子彈。成功試射後,3D列印手槍設計圖被傳到網絡上,吸引上百萬次的下載。當專家們討論「列印武器」的社會倫理問題時,人們為這款能夠躲過機場安檢搜查的塑膠製「一次性」手槍感到驚奇。
3D列印技術也被應用於醫學。美國俄亥俄州一名男嬰在6週大時被查出患有罕見先天性氣管支氣管軟化症,隨時面臨窒息危險。2012年2月,密西根醫學院利用3D技術列印出氣管的形狀以及一塊夾板,醫生將夾板放入患者胸部,手術完成後,嬰兒使用了21天的呼吸機,隨後便痊癒出院。醫學專家認為,高解析度影像、電腦和生物材料的3D列印結合,可以針對特定病人,創造出可植入的器件。
3D概念股看漲
資本市場對「新概念」總是很敏感。2012年以來,3D列印技術被「熱炒」,體現在股市上則是相關股票的暴漲。
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兩家科技公司三維系統公司(3D Systems)與Stratasys公司是全球3D列印技術的龍頭企業。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在2012年都上漲2至3倍,那斯達克指數同期的漲幅僅有13.63%。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表示,3D列印技術具有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潛力,美國政府宣布支出2億美元創建3個基於3D列印的製造業、研究中心,並向公司和大學公開招標,還計畫增建12個3D列印中心。這些措施顯然給3D概念股注入活力。
不過,即便人們對「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3D時代」投入很多期望,這個新興技術仍然面臨許多瓶頸和難題。
無法取代傳統製造業
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製造業稱得上是支柱產業,而3D列印在製造方面幾乎「無所不能」,那麼,迅猛發展的3D列印產業未來是否能夠取代傳統製造業?
專家認為,3D列印技術能夠解決傳統製造業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對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性調整有積極作用。但是,傳統製造業擅長的批量化、規模化、精益化生產,恰恰是3D列印技術的短處。
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儘管仍有待完善,但3D列印市場潛力巨大,勢必成為引領未來製造業趨勢的眾多突破之一。這些突破將讓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鑽頭、沖壓機、製模機等傳統工具,改由更加靈巧的電腦軟體主宰,這便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誌。
因此,3D列印技術不是要取代傳統製造業,而是要為傳統製造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動力,成為新「引擎」。有人這樣比喻3D列印和製造業的關係:3D列印就像挽救製造業的一把鑰匙,讓傳統製造業插上了資訊化的翅膀。在資訊業衝擊下,製造業身為支柱產業的地位受到動搖,3D列印技術的興起或許能夠促進資訊業與製造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