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9日公布奢侈稅報告,報告指出,若無奢侈稅,全國平均房價將比實際房價更飆漲;奢侈稅實施兩年多以來,台灣房市「量縮價穩」,台北市房價已趨平穩;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高雄市房價仍漲;台南市則無明顯變動。 台灣的官員會否自我感覺太過良好?近兩年台灣的房市交易因為被奢侈稅突襲,的確讓很多投資客暫停進貨,直接影響建案的銷售成績。可是量縮的同時,價格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持續上揚。尤其是台北市大安區內,甚至有上漲50%以上的建案。 這股帶動北市房價上漲的力量,是市場資金泛濫。而市場資金為何泛濫?很簡單,因為台灣產業持續空洞化,資金失去了投資標的,只好湧向房地產。加上貨幣寬鬆政策以及低迷的利率,更帶動資金流往房市。 單用奢侈稅想要打壓房價,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沒有看到實績。可是官員仍然自我感覺良好,除了以緊縮貸款的手段想要阻斷金流,還想把奢侈稅修正得更嚴格,想要達到抑制房價的效果。其實,這只是讓買不起台北房屋的人更加買不起罷了。 因為過去能夠以三成自備款槓桿進入台北市成為有屋一族的年輕人,如今很難貸足款項。這代表自備款的額度必須更高,進入的門檻也就更高。緊縮貸款未必約束得了資金雄厚的炒房者,但絕對扼殺得了無殼蝸牛們的買屋夢。 尤其種種跡顯示,國際貨幣的鐘擺已從寬鬆面擺回緊縮面,利率將隨之上揚。這不僅代表無殼蝸牛們想要買房,將承受更大的成本,也代表建商的建築成本(土融與建融)增加。如此一來,房價又怎麼可能會下降呢? 真正建全台灣房市的方法是讓台商與外資回流,尤其是能夠帶來工作機會的製造業。惟有這些分散在全台各工業區的工廠復甦,才能把人潮帶回各縣市,而非集中在台北、新北與桃園市。這樣才能徹底解決過多的人追逐有限房市的現象,從而真正合理化台北市的房價。 否則,當服貿協議通過後,大量中資進入台灣,勢必集中在服務業最鼎盛的台北市地區。這些資金競逐有限的商辦以及住宅,再重的奢侈稅也抑制不了台北市房價的再度上揚。無殼蝸牛也只能再次望著台北市的房價而興嘆!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