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很棒的想法,就去找台灣幫你做出來。」法國知名設計大師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訪台時這樣說。「台灣設計有優勢也有困境,台灣技術實力是設計力的支撐。把代工做到極度專業是一條路,但自創品牌可以創造更高的利潤。」史塔克建議。
甚麼是品牌?轉型品牌的優勢又是甚麼?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林榮泰以NIKE為例加以說明:「NIKE甚麼都沒有,它自己沒有工廠、沒有生產,它只是一個品牌,可是它又不只是一個品牌,品牌後面是美國的運動文化。請喬丹(美國NBA職籃明星Michael Jeffrey Jordan)來灌籃,每灌一次就是一代。」
(籃球迷熱愛的喬丹鞋,時至今日讓NIKE與退休許久的喬丹依然靠著AIR JORDAN 系列的球款入帳數億元。)
林榮泰進一步生動地描繪,成功的品牌其實是一種生活模式:「NIKE說『沒有穩定和速度甚麼都是白做』。我以前喜歡打籃球,NIKE針對我這個族群出了復刻版,我現在的年紀穿上它既不穩定也沒有速度,可是每當奮力一跳,雖然跳不到三塊豆腐高,卻覺得自己就像Jordan一樣。這就是設計追求的feeling!」林榮泰大笑道:「你看NIKE多狠,連我都不放過!」
設計力的現在:
台灣設計產值逐年增加?
台灣很多廠商都知道品牌的經濟實力,研發設計、摸索轉型都需要投注資金,設計服務產業的需求因此逐年增加。到底設計產業有多少產值?
根據文化部出版的《2012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08年「台灣文創產業」營業額是609億,到了2011年攀升至665億。文化部將文創產業分為「藝文」、「媒體」與「設計」三類,其中的「設計產業」營業額,2011年已達1.3億。
設計產業分有「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和「建築設計」四類。其中「產品設計」源自工業設計,廠商的數量也在逐年攀升,從2007年2,172家廠商,到2012年共有2,830家,五年內成長了30%,展現設計的蓬勃實力。但是,因為「產品設計」類是唯一外銷比例高於內需的設計類別,受特定外銷區域如日本天災的影響,產值從2010年到2011年衰退了3.3%。
台灣有規模的設計公司不多,九成以上是中小型企業,擅長創意執行和多元服務的微型設計公司發展蓬勃。近幾年,更多的是一人工作室,或以微型創業的方式銷售自製商品。這一類的個人產值,無法表現在設計類公司的營業額中。
除了個人產值難以估算,計算設計產業的全部產值,一直以來都有難度。因為設計傳統是末端行業,即使產品經過設計銷量增加,也很難認定是設計的功勞;如果賣得不好,卻可能被認為是設計的責任。設計產業鍊環環相扣,難以分割,不像IC產業可以直接計算產品的產值。
王健藝術設計學院負責人王健形容:「設計的倫理有時候像賭博一樣,它不是數學,有公式可以計算;設計能不能成功有時候是不可預期的。在台灣,行銷有行銷公司,研發有研發部門,目前能夠一個單位完成一條龍垂直關係的很少,要怎麼分開計算它們帶來的價值?很難量化。」
關於這個問題,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林榮泰認為,既然無可迴避,就應該用更寬廣的角度,看待設計加值。「我們常講設計是軟實力,軟實力虛無飄渺,需要用硬體呈現。而文化和設計這件事,除了產值,『價值』更重要。」
提到設計的「價值」,王健舉了個例子:「因為信任,我閉著眼睛把Nikon相機買下來都覺得心安理得。設計品牌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信用度。全面的信任,全世界的人認同你,這筆錢是多大的錢!」設計帶來的附加價值,是無限的,直接利益之外,間接價值的信用度難以計算。
可統計的產業產值可作為設計經濟的參考,但還不是設計在台灣、在世界影響力的全貌。
(奇想創造2012年舉辦的公共服務設計工作營。奇想創造提供)
設計力的未來: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服務設計」
王健藝術設計學院負責人王健,民國五十六年就在大同工業設計系任教,是台灣第一批投身設計的人。早在民國五十四年台灣設計剛萌芽時,他就知道台灣要有經濟力,得從設計開始。
談到台灣設計產業的未來走向,王健回顧1960年代時,台灣沒有自己設計的能力,買原圖來代工,所有的產業都是從零開始。當時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體認到,這樣下去賺不到市場品牌的錢,因此於民國五十三年在明志工專成立工業設計系,培養設計人才。經過了半個世紀,台灣正努力從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到DIT(Design In Taiwan,台灣設計),再到BIT(Brand In Taiwan,台灣品牌)。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主任黃文宗從學界角度觀察:「國外有人選擇念MFA(Master of Fine Arts,藝術創作碩士),而不念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設計管理的策略,一開始應該就要和公司政策結合。這跟發展品牌是一樣的概念,馬上要鎖住品牌的核心,為『人』、『使用者』設計。以前的設計在後端,現在走在產業鏈最前面。」
為甚麼永遠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發展設計?因為這樣,設計才能真正解決使用者的問題,才能超越過往有形產品的產值計算,展現新經濟實力。曾任誠品書店網路事業處營運長和國立故宮博物院顧問的普拉爵文創執行創意總監薛良凱說道:「服務設計可能改變各種產業,我把它看成『創造更大產值的機會』。」
「我會覺得未來的主流就是服務設計,必須具備美感,學習觀察使用者心理等,才能夠執行。這是台灣很難被取代的軟實力。」薛良凱充滿信心地說。也因為這樣,設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帶來的產值加乘的契機,難以估量。
奇想創造總經理簡大為談道:「台灣早該嘗試走向品牌了!但是因為太注意產品面,這幾年轉型品牌非常吃力,我們對消費者的關注能力太低了。」因為對品牌、對服務有需求,給許多設計顧問公司帶來商機。現在,設計公司提供的「服務設計」規劃,和過去單一企業形象識別、產品設計不同,跨領域的異業結合,逐漸成為趨勢。設計公司不只是協助輔導設計業、服務業規劃打造「服務設計」,電子業、製造業也能一體適用。簡大為認為:「只要會接觸到消費者,在賣終端商品的企業,都適用服務設計!」
(誠品書店是台灣服務設計的代表,圖為誠品信義旗艦店。誠品書店提供)
廿四年前,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出現在台北街頭,2013年,誠品書店已經成為台北城市的文化地標。從原來的小眾書店,發展成為連鎖的主流書店,除了因為消費社會成熟,誠品書店的品牌形象深植人心,更是成功的關鍵。從文案、刊物、活動、海報、攝影到空間美學,打造一致的經驗細節。誠品書店呈現的,正是以書為核心的設計,一套完整的服務設計流程。
(誠品書店是台灣服務設計的代表,圖為誠品信義旗艦店。誠品書店提供)
不再只是打造家具或時裝,設計力正在改變全球的每一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