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s

中秋話明月 望月思故鄉

第136期
雲中君

我在十六歲那年考取了大學,從此離開故鄉,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涯。四十六歲那年我曾自豪地對周圍的朋友說,我已經去過了四十六個國家。同時令我失落的是已經三十年沒回過故鄉了。在異國他鄉謀生不免含辛茹苦,歷經重重磨難。每當靜思養神之際,腦中時常閃現故鄉的山河風光。然而,最讓我懷念的景物卻不是綠水青山,而是故鄉的中秋明月。

憶往》騷人墨客好詠月

中國古人對中秋明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文人們更是望月懷人,經常把明月當作古詩詞中的題材。詩仙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名句,婦孺皆知,膾炙人口。詩聖杜甫也有〈月夜憶舍弟〉那樣的千古佳句:「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同樣寫得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首詞更是千古絕句。每當黃曆八月十五,總是觸動詩人墨客興致勃發、借月抒情。有風花雪月的清雅悠閑,有登高遠眺的磅礴氣勢,亦有睹月思人的情懷,以及抑鬱不得志的愁緒。

遙想蘇軾當年,因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為官。但他不忘親情,多次要求調任到離其弟蘇轍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團聚。然而,與胞弟蘇轍闊別七年,這個願望始終未能實現。那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他望著一輪明月,心潮起伏,酒至酣濃之時,揮筆寫下了〈水調歌頭〉,以喻高遠的情懷,及表達對親人的思念。這首詞成千古絕唱,為後人傳誦。

思鄉》月餅由來與中秋神話

童年時最快樂的記憶之一就是與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點燈籠。那時只覺得月餅美味可口,卻不知道其真正的來歷,為甚麼要在中秋之夜吃月餅?問過許多老人,也都說法不一。一說在唐高祖李淵的武德年間,大將軍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吐蕃商人前來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就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

另一說起源於朱元璋起兵之時,他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的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的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可惜,近年來月餅只有花紋,已不見小紙片的蹤影。月餅所隱含的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已經蕩然無存。

關於中秋節的神話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也流傳甚廣。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黃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秋節一直是一個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仰望長天,感嘆造物主的偉大,也感恩那故鄉的明月時常給我溫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成長率的魔術和騙術
數字很常比文字更容易精確描述出具體的目標或成果,而給人深刻的印象,因此善於講話的人也常在話中運用一些數字。在經濟議題上,…
蜂蜜與刀刃?兩岸經濟及金融合作的效應與後果
各種經貿政策多是有利有弊,恰當的政策是要衡量利弊的大小,盡可能增加利而減少弊,不要為小利而冒大弊之風險。但在兩岸經貿政策上,…
《別叫我總理》 醒世當前政壇
日劇《別叫我總理》是高度預言性的黑色政治喜劇,全劇虛構,內容讓人哭笑不得。雖然是虛構的,但你很容易在台灣政壇的實境秀中找到真人版。…
妻大鬧央視 名主播被曝「婚外情」
  中國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改名為奧運頻道新聞記者會於去年12月28日召開,由CCTV5體育部的副主任張斌主持。…
月樹 Moontree House 大馬獨立書店最後的守護者
很早前便想挖掘海外有趣的書店,分享給喜歡「百變書屋」專欄的讀者,看看海外的獨立書店和台灣有何不同。這次因緣際會來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旅遊,…
LKK董事長級樂團 飆歌圓夢
講到band,一般人馬上就會聯想到西洋、年輕、瘋狂,再來就是搖滾加重金屬。提到董事長,一般人腦海中則會浮現出一副老成、嚴肅,…
范冰冰遭罰 其他人的財富呢?
中國影星范冰冰因逃稅被罰款近9億人民幣。在大陸官方公布范冰冰案審查結果後,鋪天蓋地的都是相關消息。其實,這表明「中共真的沒錢了」,…
黑白之美
  黑白攝影是攝影的基礎,來源於繪畫基礎,用黑、白、灰表現物體的質感,也就是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物體的品質。 在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