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的洋校長風波

香港大學在英國《泰晤士報》一年一度的全球大學排名榜裡,是全中國第一名的大學,地位舉足輕重。
孫青天
第138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中國人習慣把老外叫做「洋人」,那是自命為內陸國家之故。雖然現在因為崛起而躍躍欲試,也想前進大洋,做個「洋人」,但是腦袋裡卻還沒有改變觀念,還是內陸式思維,對洋人的普世價值不願接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狹隘心胸也難以解開。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雖然稱呼洋人是「鬼佬」(洋鬼子之意),但是心胸顯然開闊許多,因為當年一些主子,不管你是否喜歡,許多是洋人。九七後歷經愛國主義的教育,號稱「洗刷百年恥辱」,但是一時之間還難以洗刷乾淨。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愛國主義」還是不斷擴大它的地盤。因此今年香港大學請來一位洋校長,就掀起一場風波。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本來還可以連任,但是因為前年8月,李克強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副總理訪問香港,並且出席香港大學慶祝建校100週年活動時,大批警察進入校園,對抗議學生採取了過分的暴力行為;而且在安排兩位主禮嘉賓──李克強與擔任過香港大學校監、在英國也有頗高學術地位的前港督衛奕信時,太過厚此薄彼,前者是第一排的「核心」座位,後者則是二排末座。這種權力崇拜侮辱了香港大學的國際學術地位,因此受到激烈抨擊。這些問題即使徐立之事先不知情,也難脫要負上行政責任,他自己對續任也就意興闌珊了。

時隔41港大再現洋人校長

因此,這次聘請新校長,海外有崇高學術地位的華人多不敢問津,擔心在這個地方難以抗拒政治壓力,捲入是非而壞了自己的清譽。港大的校長遴選委員會最近建議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醫科及牙科學院院長馬斐森教授(Peter Mathieson)為下任校長唯一候選人,擊敗參與競逐的香港學者。這是香港大學41年來再現一位洋人校長。在九七後「愛國」氣氛下,敢於聘請一位洋校長,得佩服遴選委員會的膽識,至少他們是獨立思想,沒有考慮政治因素。遴選委員會由11名成員組成,分別來自港大大家庭的主要成員代表,包括校友代表。

但是建議公布後,引來強烈反彈。率先的反彈來自本身是港大校友的港大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她提出5點質疑,包括馬斐森的醫學成就僅及格,只做了5年醫學院院長,不能說是資深;對香港、亞洲地區的有關經驗近乎零,和香港幾乎沒任何關係;不懂中文;「使命陳辭」空泛;懷疑將向烏干達應徵校長的簡歷信轉發港大。其他反彈的還有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作為遴選委員會成員之一,他在接受中共喉舌《文匯報》採訪時,炮轟馬斐森「無知、無能、無心」,還上綱上線說,任命非中國人擔任校長是侮辱香港及中國。而身為傳統左派的前港大副校長、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則對馬斐森也有所保留。程指馬是不錯的行政人員,但欠缺願景,要做港大校長則「差一大截」。

但是支持者也不少。例如,馬斐森來到港大與遴選委員會接觸後,委員會成員、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說,經過約一小時的交流,認為很多同事均對馬斐森有正面印象。他認為港大需要一位多方面的人材出任校長,馬斐森具教學、行政及研究等經驗,學術地位亦高,是適合人選。郭新認為,批評馬斐森學術地位不夠,並不公平。

反洋人校長者 均有中國利益

資深媒體人吳志森則揭露,港大反對洋人當校長的教授都有中國利益連結。陳婉瑩教授兼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盧寵茂教授在深圳醫院有合作項目,傳統左派程介明教授也有汕頭大學淵源。他們在中國的發展,過去得到華籍港大校長的大量資源支援。因此,對洋人當校長強烈不滿。

也有專家指這三位親中教授的批評尖酸刻薄,近乎人身攻擊。除了肯定馬斐森的學術地位與行政能力,更讚揚他不計利益,在擔任英國教職時,還抽身到烏干達這個落後、混亂的國家去工作,有奉獻精神。

而被問到他的政治立場,以及是否支持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普選,馬斐森表示,他沒有固定政治取向,過去曾投票給英國不同政黨;他一定會保障教職員及學生的發言權利,若有人因參與「占領中環」被捕,他會提供協助,但認為要尊重法律;他形容自己會像「家長」一樣保護學生。顯然,他是洋人,也不大瞭解中國,所以依據普世價值的立場回答,因此深受學生歡迎。但是聽在「愛國人士」與北京耳裡,恐怕就很不入耳了。

聘請洋校長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擺脫中國文化中的人治作風。1980年代初期,中國的改革開放起步,有虧損的國營企業就聘請洋廠長,可以阻止來自上級與不同部門的關說(紙條與電話),尤其是人事關說。後來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九七前,香港各個大學聘任的校長,已經是北京所能接受的,儘管他們不會認同中國的制度,但是至少不會抗命而便於「平穩過渡」。現在為了更好控制,嶺南大學乾脆任命「梁粉」鄭國漢做校長,簡直是侮辱斯文。但是,如果香港大學有一個敢於抵制政治介入的洋校長,對其他學校「血濃於水」的華人校長,無疑可以讓自己處於二線而幫減壓,因此應該是他們所樂見的。

1992年,彭定康出任末代港督時,是一位對中國完全不瞭解的政治人物,也不懂中文,但是他深諳民主政治,任內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民主化,做的比前兩任的「中國通」要好,以致被中共斥為千古罪人、妓女、小偷等等。當「愛國人士」理屈詞窮進行人身攻擊時,就說明事情是做對了。對這位洋校長亦應作如是觀。

反不反洋?香港流盡辛酸淚

當愛國人士情緒激昂表達他們近似義和團的理念時,應該是對洋人同仇敵愾才是;可惜作為香港愛國頭子的特首梁振英,卻不是這樣子。10月初出席在印尼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時,香港記者因為詢問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有關3年前菲律賓警察濫殺香港遊客,導致8人死亡,至今為何沒有道歉,9位香港記者的採訪證被印尼政府沒收,並被驅離會議場所。

香港媒體請特區政府出面維護採訪權利,特首梁振英卻交涉無功,他在會見港媒時,只能表示,「不好意思」。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只是表示「期望雙方可通過溝通協商妥善處理」這樣的「中間立場」。注意「雙方」這兩個字,難道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成為中國的一方嗎?香港有難時就被中國拋棄了?後來雖然總理李克強向艾奎諾三世施壓,也沒有甚麼效果了。

台灣《工商時報》在10月16日有一篇周慧如撰寫的〈編輯室報告-香港,APEC獨憔悴〉,道盡了香港的辛酸。由台灣的親中媒體作如此報告,不正是對台灣的提醒嗎?

因為梁振英的失敗「外交」,正是馬英九總統推行「外交休兵」後把台灣外交納入到中國主導下的大外交,這正是絕大的諷刺。如果台灣現在已經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今年5月發生的「廣大興28號」被菲律賓海警射擊導致死亡事件,就要服從北京的「大戰略」,那還會有賠償與道歉嗎?

歐美是洋人,日本是洋人,菲律賓也是洋人,區別只在於西洋、東洋、南洋而已。香港的愛國人士為何只仇西洋,而不仇南洋,難道只是因為艾奎諾也有中國血統?可為何這位「龍的傳人」偏偏親美反中、反港?難道也是「漢奸」?可是愛國人士既沒有對「洋人」的敵視,也沒有對「漢奸」的仇恨。總之,這是混亂的價值觀。由此也看出「愛國」云云,只是為了自己短期利益的權謀手段而已,只有白痴,或者「馬粉」、「梁粉」,才會相信中共「血濃於水」的「愛國主義」統戰口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承諾能否兌現? 檢視「二中案」 觀察「旺中案」
台灣10所大學傳播科系主管和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5月底聯合發起「拒絕媒體巨獸 回復新聞專業」連署活動。在記者會上,…
秋之詩
秋墨天灑斑林彩   紫霧繚山香桂開   冰溪流楓霜葉落   旭野漫黃風菊徊
拒絕10個壞習慣 常保健康
所謂「防微杜漸」,身體的小病痛往往來自平常忽視的小細節,改變以下10個壞習慣,也許小病痛就會不藥而癒了。 1. 不曾清洗牙刷:…
顧愷之〈洛神賦圖〉 重現曹植淒美愛情故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統中國繪畫有一套獨特的完整體系,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悠遊藝海,認識「琴棋書畫」四藝之一的國畫,…
2-7. 步步為營(上)
 「登楞──」中午十二點,資訊部辦公室的寂靜突然被一陣刺耳的音樂打破,所有的工程師都停下手邊的工作,將眼光落到專案經理陳億同(…
桃園青年農民聯誼會 回到最初當農夫的快樂
在桃園市政府一樓擺攤的桃園青年農民,每個人身穿寶藍色的聯誼會制服,電繡著「農魂」兩個金黃色大字,非常醒目。首屆會長吳成富有顆赤子之心,…
砸10兆謀半導體自主 中國5年內當領頭羊?
中共投注人民幣10兆元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計畫在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規劃期間(…
寒風獨行
  我在寒風裡獨行 橘黃色的路燈並未增添任何暖意 我在夜晚的河畔踽踽獨行 盼望著人與人之間生命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