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慢性病患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廖叔叔健康屋

心血管疾病,是健康的閃靈殺手,近年來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臨床醫學研究指出,飲食生活型態改變,導致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竄升的主要原因,你是屬於高危險群嗎? 哪些慢性疾病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1. 糖尿病

糖尿病是體內醣類代謝異常所造成血糖值很高的疾病。一般正常人的血糖值應控制在110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若高達180以上,末梢血管容易發炎、阻塞而導致血管病變。

嚴重的糖尿病會使末梢細胞壞死,無法修補,造成手腳切除、眼睛瞎掉的情形。若糖尿病伴隨高血脂症,無疑是火上加油,對血管是雙重傷害,死亡率極高。

由糖尿病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必須同時從飲食中面對糖尿病的治療,才能獲得完全解決。

2. 肝功能異常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機制,負責過濾毒素、吸取營養,以保護身體。若肝臟機能不好,無法正常排毒素,血液會變得混濁,使心臟負擔變大而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由肝功能異常引起的心疾,要先自飲食徹底面對肝臟的治療

3. 消化功能不良

有經常性消化不良症狀如脹氣、便秘、腹瀉等,是腸子老化、腸內微生物菌叢不平衡、腐敗菌大量繁殖的結果。腸子老化的人無法正常排除多餘膽固醇,使膽固醇積存體內,易誘發高膽固醇。可多食用乳酸菌食物、酸奶、寡醣食物、可溶性纖維等食物,改善腸道功能,是根本之法

4. 自律神經系統失調

極端減肥、不吃米穀主食、經常熬夜、精神壓力大或長期服用神經性藥物的人,容易導致自律神經混亂失調。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人,新陳代謝率特別高,常伴隨心跳快、精神亢奮、睡不著覺。這類的人血液、血管都很健康,但血壓容易升高,引發高血壓。

5. 骨質疏鬆症

年齡老化、體質酸化、鈣質攝取不足,容易得骨質疏鬆症。患者會伴隨肌肉痠痛、肩膀僵硬、五十肩、骨刺、失眠、心律不整、腦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血管硬化等症狀。

人體鈣質99%存在骨骼組織,支撐身體:1%存在軟體組織,負責肌肉、血管功能正常運作。當人體中血液酸鹼度失衡時,就會導致骨質疏鬆症,也就是骨骼裡的鈣質跑到軟體組織,使人體產生鈣化現象。當血管的鈣質增加,血管容易脆化、硬化而引發心血管病變。

6. 免疫系統失調

食用過敏原食物會造成免疫系統攻打血管壁、心臟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嚴重的免疫系統失調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氣喘、鼻竇炎、經常性頭痛等。

找出自己的過敏原並避開食用是根本之道。香菇、玉米、蝦米、核桃、花生、全麥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原食物。

7. 先天性格特質

有些人天生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容易緊張、悲觀,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生活態度輕鬆、樂觀的人較不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8. 先天性遺傳基因

家族性遺傳的高膽固醇、高血脂基因,也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潛在因子。再加上一家人具有相類似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性,會使心疾的發生率增加。

 

(本文經作者授權使用,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複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民主再深化的貢獻
本文付梓時台灣已經再度選出下屆的總統。從民國八十五年(西元1996年)第一屆民選總統到現在,台灣民眾已經選出五任總統。民主一次比一次深化,…
毛澤東之孫毛新宇信「上帝」?
近日,中共官媒大量報導了毛澤東之孫毛新宇的部分語錄。毛新宇非常關注毛澤東的形象和人們對毛的評價。談到這一問題,他就滔滔不絕:「…
雨中的陽金公路水田
讀者發現了沒?阿丹最近一系列照片所要表現的是──台灣的農村景色之美。很顯然,阿丹也充分融入了台灣的環境,因為,…
華裔加拿大世界小姐 不准赴中參賽?
第65屆世界小姐總決賽12月19日晚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結果由23歲的西班牙小姐Mireia Lalaguna Royo獲得冠軍,…
傳承五代全家齊心 百年藥房「益生堂」進化再升級
聽聞台南安平「百年中藥房」的名號,來到門前,門牌上「益生堂」三個渾厚方正的大字映入眼簾,然而門口花花綠綠的海報,以及貼滿牆面的Q版卡通人物…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
可解魚蟹毒的「紫蘇」
紫蘇小傳 有一天,華佗帶著徒弟到酒店用餐住宿,看到一群紈褲少年在比賽吃螃蟹,吃完的空蟹殼堆積在餐桌上,如一座小山。華佗見了,上前好言相勸…
長女與弟弟
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做人家的女兒實在是滿辛苦的,爸媽可能只重視兒子,而把自己當作「賠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