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突尼西亞首次總統大選 傳出四大訊號

網路圖片
曹長青

在12月21日結束的首次突尼西亞總統大選中,反伊斯蘭主義、呼籲世俗化、主張政教分離的「突尼西亞呼聲黨」的88歲候選人艾塞布西擊敗了伊斯蘭勢力支持的前過渡政府總統馬佐基,成為突尼西亞首位民選總統。

2011年初在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因國花是茉莉花而得名),不僅趕走了在本國專權23年的阿里總統,導致四國專制政權被終結(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葉門),更促使了讓整個中東發生根本性變革的「阿拉伯之春」。

近四年後的今天,這場茉莉花革命始發地的首次總統大選結果,更清晰地預示出這場革命的方向和效果。它傳遞的是這樣幾個令人振奮的信息:

第一,即使是溫和的伊斯蘭政黨,也被人民淘汰。

突尼西亞革命後,接著就是埃及革命。西方左派常把這兩國加以比較,把突尼西亞譽為「溫和變革成就」樣板,把埃及貶為「暴力騷亂失敗」的象徵。

在美國,左翼媒體基本是這種觀點。例如《紐約時報》年初發表的該報記者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題為「憲政路上突尼西亞與埃及分道揚鑣」的報道評述中,就引用喬治.華盛頓大學中東問題專家內森•布朗(Nathan Brown)的話說,埃及現狀是「火車車禍」,而突尼西亞雖然「人人在懸崖邊跳舞,但從來沒人掉下去。」意思是埃及大混亂,突尼西亞則轉危為安。

但這次突尼西亞總統大選結果證實,被視為溫和的伊斯蘭政黨仍是從「懸崖邊」滑落,而且是被人民用選票推下去的。他們的所謂「溫和」並沒有成功,照樣被人民淘汰。

突尼西亞有1100萬人口,98%是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奉者),但在這場首次總統大選中,多數人民卻把選票投給了主張世俗化的候選人。這種結果說明,只要有民主選舉,只要有自由表達,即使人口多數是穆斯林,也不等於他們一定支持「伊斯蘭主義」,更不表明他們接受政教合一。

第二,伊斯蘭黨可能短期得勢,但世俗力量壯大後將贏得民意。

突尼西亞革命之所以得到西方左派欣賞,是因為獨裁者阿里被趕走,首次議會選舉時,伊斯蘭復興黨拿到多數席位後,同意跟世俗派分享權力,被視為政局穩定。這點跟埃及的情況很相像,在首次埃及民選時,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當選總統(雖是微弱多數)。

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和世俗政黨比較,宗教背景的政黨更有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在民主力量還沒有成軍的政治真空(首次選舉)中,他們就贏了多數席位。

但穆爾西當選後推行伊斯蘭主義,引起民怨沸騰,結果在二次革命中,穆爾西政府就被人民推翻。再次民選中,世俗派的塞西將軍則高票當選埃及總統。

在突尼西亞也同樣,在兩月前舉行的該國第二次議會選舉時,剛成立只有兩年多的世俗派政黨「突尼西亞呼聲黨」一舉贏得國會217個席位中的86席,成為第一大黨,而原來占89席的伊斯蘭復興黨則減至69席(其他席位為小黨瓜分)。

這次總統大選,伊斯蘭復興黨知道自己缺乏民意支持,所以都沒有推出本黨的候選人,而是號召黨員支持他們的同盟、過渡政府時的總統。他們雖有宗教組織幫忙,但最後還是敗給了世俗派候選人。

按突尼西亞憲法,首輪總統選舉如無人票數過半,則第二輪再選。世俗派候選人艾塞布西在首輪贏近40%(對手33%),第二輪則贏到56%。他在今後五年總統任期內,會推行競選時承諾的世俗化、拒絕政教合一、促進突尼西亞現代化的政策。這不僅有利於該國的政經和社會穩定,也對周邊國家的變革,再次發出樣板性的信號。

第三,突尼西亞變革得到埃及革命的「暗助」 。

突尼西亞的伊斯蘭復興黨雖被視為「溫和」,但在堅持伊斯蘭主義上,仍屬基本教義派。例如在去年六月開始制定該國憲法草案時,伊斯蘭復興黨就堅持把伊斯蘭定為「國教」,穆斯林才可當選總統。

眾所周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開宗明義,就是規定不可把任何宗教定為國教(雖然美國是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伊斯蘭復興黨堅持把伊斯蘭定為「國教」,穆斯林才可當選總統,就證明了所謂「溫和」只是表象。當時還沒拿到國會多數席位的世俗派最後只好讓步,同意把這條寫入憲法。但伊斯蘭復興黨得寸進尺,還要求更多,由此形成政治僵局,導致憲法草案的制定被迫中斷了五個月。直到埃及人民革命推翻了穆爾西的伊斯蘭政府,突尼西亞的伊斯蘭復興黨看到極端伊斯蘭沒有出路,才同意讓步,放棄了有關伊斯蘭法的表述,而接受世俗派的條款:突尼西亞實行共和制,以公民權、人民意願、法律為基礎,保障人民自由和權利。實質就是「政教分離」。

推翻了(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總統的第二次埃及革命,雖然遭到短視的西方媒體的抨擊,但在客觀上卻對突尼西亞的變革起到了相當大的暗助作用——等於是警告伊斯蘭復興黨,如一意孤行,就是埃及穆兄會的下場。

其實西方有識之士早就指出,埃及人民推翻穆爾西的伊斯蘭政府,世俗派的塞西將軍高票當選總統,是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傳遞了明確的信號:伊斯蘭主義是走不通的,即使伊斯蘭政黨通過選票掌權,如朝向政教合一,仍會被人民推翻。所以這次,突尼西亞的伊斯蘭復興黨等於是吸取了教訓。作為政黨,連自己的總統候選人都不敢推出,幾乎是未戰先降,承認失敗。這當然是不得已之舉。

第四,突尼西亞選舉結果也向中國和台灣發出信號。

對於中國來說,這個信號是:無論專制政黨統治多久,領導人有多強勢,一旦有契機,人民起來反抗,獨裁者就會兵敗如山倒。在初始的民主選舉中,舊勢力的變種可能會贏得總統(或國會多數),但民主力量會突飛猛進地迅速壯大,隨後就會是贏家。埃及走了這個過程,突尼西亞也是如此。革命果實沒有被竊取,茉莉花香仍飄向四方。

對台灣的信號是,在突尼西亞根本不存在所謂「世代交替」的問題。這次突尼西亞總統選舉,是在兩位老人之間選擇。敗選的已69歲,而勝選者今年已88歲。按規定任期五年,到時他將是93歲。

突尼西亞人民看重的不是年齡,而是理念、經驗、資歷、領導國家的能力。但在台灣,所謂的「世代交替」其實更多是一種政治權爭的托辭,實質是要把堅持原則理念的元老統統趕走,由所謂新一代的策略靈活者(其實是妥協原則者)掌握權力。

在突尼西亞,88歲的前政府總理艾塞布西,得到了1100萬人民中的55.68%的選票(投票率60%),再次證明茉莉花革命發源地人民的智慧。對華人來說,8是幸運數字,讓我們預祝88歲的新總統帶領突尼西亞走向世俗化、民主化的雙重的成就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本文轉載自「曹長青網站」,2014年12月22日,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第十八章 赤壁賦
「因為觸景生情,小船漂漂蕩蕩的,在茫茫的江面上,被風吹著,不知道要往哪裡?因此蘇東坡有種幻覺,覺得自己輕飄飄的,好像要脫離塵世,…
後賓拉登時期 免於恐懼的自由
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已被擊斃,但美國的反恐任務並未鬆懈,世界各國目前也都升高恐怖組織威脅等級;至於賓拉登後期的蓋達組織,或將分崩離析。…
復仇不是關鍵 轉念看日劇《半澤直樹》
日劇《半澤直樹》是日本二十年來收視最高的日劇,劇中台詞引發熱潮,彷彿講出上班族的心聲。主角幼時,父親的螺絲工廠經營困難,遭銀行強行撤資,…
「飛天」的曼妙舞姿(之三)
這是阿丹「飛天」系列的第三張照片。本系列主要記錄台灣第一所公辦民營藝術學校──「雲林縣蔦松國中」舞蹈班同學,展現宛如敦煌壁畫中「飛天」…
工蜂的天職
序曲 夏季來臨,小溪畔的田野裡開滿了色彩繽紛的各種野花,美麗的蝴蝶仙子沐浴於溫和舒適的陽光中,在花間四處飛舞。…
讓婢女凌空飛騰的黃精
黃精小傳 《本草綱目》記載,臨安有一位財主,性格暴戾,常虐待奴婢。有一天,他出門談生意沒談成,氣惱地回到家。婢女阿碧端上熱茶,…
歐盟翻譯人員成AI首批受害者
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靡全球之後,…
大媒體小故事25. 徒勞無功
「甚麼!又沒有效了!這不就又白做了!?」接到品管組組長惠芳的電話後,好脾氣的阿同伯竟然開始大聲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