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扳手是吳傳福的心血結晶。王正宗攝影
位於台中烏日高鐵站旁的大台中國際會展中心,2014年10月21日正在舉辦「台灣五金展」開幕儀式。登錄區一早就排滿了三、四行長長的隊伍,從各國前來尋找優質商品的買家興致勃勃地準備參觀展覽,現場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這個規模盛大的五金展,計有320家廠商參展,吸引多達57個國家的買主參觀採購,是亞洲唯一的專業五金精品國際展會,也是台灣五金產業與全球經貿市場接軌的平台。其中,尤以1998年至2002年曾創下連續五年出口量全球第一輝煌紀錄、讓台灣從此享有「手工具王國」美譽的「手工具產業」最受矚目。目前手工具仍是台灣重要的用鋼產業之一,出口總值全球排名第六。
這次台灣五金展得以圓滿舉行,台灣手工具同業公會理事長、伯鑫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傳福是重要推手之一。吳傳福估計,該次展覽會可創造高達7.5億美元的產值,為台灣五金產業帶來龐大商機。
亮點1:
手工具門外漢 鍛鍊自己當老闆
手工具主要包括套筒及組件、扳手、手鉗、螺絲起子、鑽孔工具、電動、氣動等手持工具。目前,台灣的套筒及組件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一,扳手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二。吳傳福一手創辦的伯鑫工具公司,正是生產「活動扳手」的個中翹楚。
談起創業經歷,吳傳福笑稱,每個人小時候都寫過「我的願望」,有人想當老師、有人想當作家,他的願望就是長大以後要「當老闆」,請很多員工,讓大家都能夠吃得飽、賺得多。
這個志願和吳傳福自小家境清寒不無關係。小時候,他與十個兄弟姊妹常常要等到米店打烊前,輪流跟老闆賒米,全家人才有飯吃。父母希望他有福氣,長大後能過好日子,於是替他選了「福」字作名字。台北工專機械科畢業後,吳傳福有感於自己是技術背景出身,缺乏市場開發經驗,為了鍛鍊自己的業務能力,於是進入貿易公司工作,負責銷售進口工具機。
積累業務經驗後,吳傳福走向圓夢之路,嘗試創業。一開始,他借了一百萬與人合夥投資生產製作水龍頭的「專用機」,但因合夥人缺少經營概念,第一年公司就虧了一半,拆夥時只拿回三台機器。
雖然出師未捷,吳傳福並未失去信心,反而積極思考轉型。當時正值台灣手工具製造業興起,他想起熟識的業者曾向他提及:「手工具中,活動扳手是最困難的。」因為活動扳手要求高精度的「異型配合」,有業者因技術無法突破導致停產,在當時是眾多廠商都不願跨足的領域。
棘輪活動扳手獲得德國iF、日本G-mark、台灣精品金質獎等多項獎項。王正宗攝影
伯鑫重視產品品質,設立專門的檢驗室,進行硬度與扭力的檢測。王正宗攝影
伯鑫員工正在檢測硬度。王正宗攝影
亮點2:
越困難越有前途 挑戰活動扳手技術
熱愛挑戰的吳傳福心想:「真有這麼困難嗎?」在困難中,他看到了機會,「愈不容易的東西,我們如果做成功了,將來競爭者就愈少,那就是我們的前途。」
在欠缺生產經驗的情況下,他購買市場上公認品質優良的日本品牌產品作為樣品,憑著機械的背景,自己拆解研究,設計製作流程並打造製作扳手的專用機,再請教有經驗的前輩,嘗試自行生產。經歷無數次失敗他始終不放棄,終於掌握了生產活動扳手的關鍵技術。1984年時機成熟,吳傳福大膽創立了以製造活動扳手為主的伯鑫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掌握手工具技術之後,吳傳福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當時,他曾在《經濟日報》刊登廣告,沒多久就接到一筆新台幣35萬銷往國外的大訂單,對公司而言是一大鼓舞。但因為土法煉鋼,工廠加班趕工還是無法如期交貨。
正當他心急如焚時,接到了一通意外的電話,警告他下訂單的是詐騙集團,千萬不要出貨。這通電話讓吳傳福留住了產品,不至於血本無歸。回憶此事,他感到無比慶幸:「創業的資金,是用父親的土地去借的,如果當時貨被吞掉了,可能今天伯鑫也不存在了。」
過了這關後,伯鑫漸入佳境。藉助報紙的廣告刊登,品質優良的活動扳手逐漸廣為業界所知,當時正是台灣外銷的黃金時期,吳傳福笑說:「大訂單一下就是一萬支,工廠就要趕一個多月才能交貨。」
伯鑫贏得2009年台灣精品金質獎。王正宗攝影
2014年伯鑫被美商鄧白氏評選為千大企業菁英。王正宗攝影
亮點3:
不斷創新綻放光彩 屢獲設計大獎
時至今日,若以全球手工具「出口單價」分析,台灣仍是世界前三大手工具出口單價國,僅次於德國、日本。據金工中心統計,2014年手工具產業第三季的產值比第二季成長6.6%,第三季更比去年同期成長10.5%。從產值來看,手工具的前景依然大好。
手工具雖然屬於傳統產業,但伯鑫公司在活動扳手上幾乎年年推出創新產品,並屢獲國內外大獎。2008年,伯鑫拿到德國iF大獎;2009年榮獲第17屆台灣精品金質獎,是手工具類頭一次獲得金質獎肯定;2010年拿到德國Red dot大獎;2012年再次拿到德國iF大獎。伯鑫目前申請的專利已超過200件,在106名員工中,研發與品管的技術人員就占了15位。從人員的編制上可看出伯鑫對於創新的重視。
屢獲國際獎項,是吳傳福帶領設計團隊一起腦力激盪的成果。吳傳福表示,他的角色比較像教練,鼓勵同仁自由發想,大家共同分析市面上現有的產品,討論如何改進,他再適時引導,並給予理論上的分析。
為了避免閉門造車,吳傳福很重視使用者的意見。他深知設計一定要與實務結合,除了內部討論外,還要求設計幹部親自與水電、修車、建築、農機、礦業等領域的使用者交換意見,再進行產品的修正。
由於設身處地考量使用者的需求,加上紮實的機械背景,吳傳福帶領的研發團隊具備快速開發產品的能力,讓國外大企業也為之折服。曾有某國外知名集團想要研發同時適用於公英制螺帽的活動扳手,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還是無法產出。但伯鑫半年就研發出來,讓這個國外對手嚇了一跳。
由於伯鑫兼具快速研發與品質優良的優勢,全球工業級的活動扳手,包括ODM(Own Designing & Manufacturing,設計加工)與OBM(Own Branding & Manufacturing,自有品牌生產),伯鑫的市占率約達21%。吳傳福自信地說,美國前三大的頂級五金手工具品牌,為了維護一、兩百年歷史的招牌,他們工業級的活動扳手一定會跟伯鑫買,不敢買大陸產品。
吳傳福進一步舉例,有一款1996年發表的產品,直到18年後的今天,在市場仍有一成以上的占有率,連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也跟隨伯鑫研發的腳步。他十分自豪:「我們一個台灣的小工廠,能讓世界營業額超過幾百億美金的企業,在研發上追隨我們的方向,你不覺得這也是台灣的光彩嗎?」
由於伯鑫兼具快速研發與品質優良的優勢,全球工業級的活動扳手,伯鑫的市占率約達21%。王正宗攝影
吳傳福與兒子兩個世代共同守護著傳產的未來。王正宗攝影
亮點4:
加強技術與行銷 協助公會成員提高競爭力
「只有夕陽的產品,沒有夕陽產業。」這是吳傳福投入手工具產業三十多年的感悟。雖然如此,他仍看出台灣傳統產業所面臨的一些困境。
首先,是「人才」斷層的問題,因為台灣年輕人多半不願意進入傳統產業。其次則是「土地」問題。吳傳福提到,台灣工業區少,工業土地昂貴,當需要擴廠時,往往遭遇找不到土地的難題。他建議政府應該幫助企業營造環境,盡快釋放土地。吳傳福十分憂心,不僅是大陸,連印度也在奮起直追,「印度政府加碼四億美金投資,準備建立19個類似台灣的金工發展研究中心來扶植五金、手工具等產業。那我們的政府及台灣同業要不要趕快進步?」
雖面臨種種挑戰,但吳傳福對台灣手工具產業的前景仍然保持樂觀。他表示,台灣廠商一般規模不大,有很好的適應力與彈性,還有優秀的創新能力,加上員工穩定、流動率低,這都是台灣傳產的優勢。
近年來在大陸低價競爭下,台灣手工具產業亟需轉型升級。目前國內手工具仍以代工為主,產品單價約為德、日的四到七成。金工中心產業分析師許育瑞建議,未來台灣手工具應該朝向高值化發展,重視品質而非價格。此外,他建議製程可朝向自動化,產品朝向數位化與輕量化發展。
如今,身為手工具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傳福將如何提升台灣手工具產業的競爭力,視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使命。他鼓勵同業申請各種獎項,但得獎不是目的,而是在眾多的產品中,如何能讓客戶眼睛為之一亮的一種策略。
此外,吳傳福認為技術面的提升,是傳產屹立不搖最重要的原因。他時常帶領同業參觀工研院機械所的機器人,或是請中鋼講解熱處理技術、邀請金工中心講解產品設計等。吳傳福強調,「業務需要生產技術支援,才不會衰退。」
在行銷方面,公會一年至少會舉辦八個展覽,協助會員增加產品的曝光度,包括兩年一次的科隆展、每年舉辦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展,以及台灣五金展、上海五金展等。另外,2015年還將首度在德國嘗試採用Google關鍵字廣告,以增加會員的曝光度,藉由公會的力量帶動台灣手工具產業共同提升。他衷心期許台灣同業奮力向上,為「世界精品工具在台灣」的目標共同努力。
伯鑫預估2015年成長率將近20%。吳傳福在創業之初就下定決心,「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不然的話就不要做。」不甘淪於價格競爭中的一員,吳傳福靠著高品質與不斷創新,為台灣的手工具產業,走出一條有價值的康莊大道。
吳傳福小檔案
現職:
伯鑫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學歷:
台北工專機械科畢業。
經歷:
台化纖維公司助理工程師、鼎盛泰貿易公司業務、僑泰高工機工科教師。
獲獎紀錄:
1998年研發之活動扳手Tiger's Paw榮獲台灣精品獎。
2004年研發之棘輪活動扳手榮獲日本G-Mark、德國iF大獎以及2009年台灣精品金質獎。
2010年QF產品獲得德國Red Dot設計獎。
2013年,手工具第一家通過ISO 50001認證。
2014年伯鑫公司榮獲第一屆鄧白氏台灣中小企業菁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