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起於殷商時期,開始指的是五材──五種百姓賴以維生的材料,到春秋戰國時代,五行學說已成熟,五材變成五行。鄒衍是第一個把陰陽五行結合的人,五行為陰陽具體的表現和運用,並廣泛用於醫學、政治、經濟、社會、倫理、文學和命理學,蔚然成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生命科學、認識世界的物理學和思維辨證模式的哲學。
行字指運動、行動、互動和轉變。中國最古老史書──《尚書》,所述治國大法第一類就是五行,《尚書》上說:「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完整定義了五行性質。先秦時期,把五行視為構成世界的五種基本元素或物質,各自具有不同屬性和功能。
《黃帝內經》的五行,由五方「東、南、中、西、北」開始,到天之五氣「風、暑、濕、燥、寒」的滋潤,及地之五味「酸、苦、甘、辛、鹹」的滋養,轉入人之五臟「肝、心、脾、肺、腎」的藏象系統,形成天、人、地。天干、地支、五行的運動、變化、循環,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物質世界。
五行為木、火、土、金、水所組成。木性可曲可直,枝葉喜條達,有生發蓬勃特性;火性為溫為熱,性如火焰向上升騰;土性敦厚,承載生化萬物,為萬物之母;金性清肅、收斂、堅硬;水性潤下,為生命本源。五行有相生、相剋、相乘、相侮、勝、復、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和子盜母氣的微妙關係。
五行相生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者: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五行的相生相剋是平衡的健康生理狀態,當五行相剋太過,超出一定程度,才會產生病理現象。相侮或相乘是養生、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的最高指導原則。
五行相乘者,例如:木剋土,肝木條達的作用,可疏導脾土的鬱滯;一旦肝氣太強,以強欺弱,剋過頭了,脾土反受重傷。五行相侮者,是一個反剋現象,例如:土剋水,原本脾土的運化,可防止腎水的失調,一旦水太強了,土抵擋不住,有如洪水氾濫,沖垮河堤致潰決而土質流失,變成水侮土。
五行之勝者,例如:水剋火,水本來可以消減平衡火勢,但是水氣太強,火氣受損接近奄奄一息,是為「勝」。而火生土,火為母,土為子;用土子來救火母,以土剋水之道,損其有餘,叫做「復」,使水氣恢復正常運作。整個五行生剋傳變,是天地間,電波、能量、粒子的傳動,表現出升、降、收、放、不偏不倚,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以致中和,中庸之道,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