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漸凍人?

Thinkstock
第169期
溫嬪容
作者為明慧中醫診所院長

漸凍人是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不明原因侵襲,因而退化或死亡,並停止傳送訊息到肌肉,以致肌肉漸漸萎縮無力,無法運動、說話、吞嚥,甚至呼吸衰竭,終至癱瘓而死亡。整個病程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所以叫漸凍人症。人的生命,是從出生柔軟純陽之體,漸走入老年、漸硬、漸陰、漸凍的過程。

《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又說:「陽強則壽,陽衰則亡。」肌肉是人體最大器官,占體重的45%,而體溫1/4來自肌肉,當人體體溫上升1度,免疫力提高約5倍;當體溫下降1度,代謝會減少約10%,免疫力減低約30%。

當人體溫度降到35℃以下,死亡率為30%,正是癌細胞最活躍、最易繁殖的溫度;低於25℃,活命希望渺茫。所以寒冬是一年中死亡率最高,凌晨低溫是一天中死亡率最高。人體溫在36℃~40℃體內酵素最易活化,喝20℃的水最能增加熱量的消耗,去除肌肉的乳酸,較不易疲勞。

現代人80%有陽虛現象,多因生活飲食習慣所累積,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身體寒化後,有如食物放入冰凍庫內,生化機能也漸被凍住。《內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臨床上常見的咳嗽久不癒、常感冒,流感肆虐奪人命。寒為陰邪,性易凝結,阻滯氣機,易傷人的陽氣。陽氣是人的基本元素,為機體的動力推手,若陽虛,會使人失去溫煦生火生能的作用。

夏天飲食冷品,毛皮被冰氣寒化。冷品下肚,和食物合成爛泥黏著腸垢,為皮膚病的重要元凶。當體內寒,免疫系統為保持臟器恆溫,會先調動脂肪附著皮下保溫,正是減肥不易成功之因。長久處在冷氣房,毛孔易塞,寒在體內的呈現是:身冷、手腳冰冷、怕冷、腹中冷、關節冷、寒疝、腹痛等等。《內經》說:「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寒象是:痰清稀、涕如清水、小便清長、大便溏或水瀉、白帶稀清等等。

陰寒之物難化,化解不了,久了會集結負能量,連思考也朝負面。自閉於寒窗,寒酸、冷唇冷笑、冷言冷語、冰人、冷嘲熱諷、冷水澆背、冷箭亂放、人情冷淡,覺得活得沒意義而變成冷血動物,最後落得「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美國初秋的溪澗
炎熱的夏日悄悄隨著暑假結束,金風吹拂的初秋開始送爽。 身在美國紐澤西州的阿丹,在住家附近補捉到一幅靜謐悠遠的溪澗瀑布山林美景。阿丹說,…
法航失事 中媒為何遮掩第9名乘客?
法航AF447班機失事,機上9名中國乘客的名單,卻在有關單位的遮遮掩掩之下,只公布了部分名單。…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
楊明超以「小池塘」創造益網科技「好的循環」
2016年1月16日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周子瑜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時,有位名叫「楊明超」的人在個人臉書表示,他是「益網科技」…
天地傳異響 古籍可解迷
2020年,歲次庚子,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災禍連連的同時,異象頻出。從多處天空不明原因的巨響到貴州山谷中的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