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目前仍是中國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圖為一名消費者在北京小米公司平板電腦的看板前等候服務。
中國本屆政府上台伊始,即動用各種手段大力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並以此為經濟結構轉型的主要方向,希望能夠誕生出中國的「蘋果」,「facebook」等科技創新巨頭公司。這些公司的誕生和成長最需要的是甚麼?除了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資金。
中國官方鼓勵大學生畢業即創業,兩年來破產率卻高達90%,剩下的所謂創新企業,也就是在傳統的企業經營上簡單地加上「互聯網」而已,和真正的科技創新相差甚遠。
中國科技創新產業進入「寒冬」
近年來,中國科技初創企業受到熱捧,從一開始的野蠻生長、一派紅火的景象,到現在業界說起融資環境,最常用的詞卻是「寒冬」。實際的情況是,中國科技創新熱潮正在冷卻,面臨泡沫破裂的風險。
據金融資料庫「私募通」(pedata.cn)的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有173家新風投基金,共計融資人民幣789億元(合118億美元),新風投基金數量和總體募資額,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42%和14%。私募通由總部位於北京的研究機構清科集團(Zero2IPO Group)經營,其資料還顯示,風險投資人總計進行了1,264筆投資,比去年同期減少三分之一。在披露交易規模的1,052筆投資中,融資總額為人民幣58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3%。
總部位於北京的投行「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創始人包凡說,市場並未跌落懸崖,但的確在降溫。他表示,受融資額減少影響最大的,是那些處於早期階段的初創企業;較為成熟的初創企業,一般通過削減成本以及控制現金流的方式適應新環境。他還表示,雖然頂級投資者去年募集了大筆資金,但他們變得越來越謹慎。隨著經濟的持續下滑,投資者更願意短線投資,變投資為投機。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寧願手裡持有現金,或是高價炒地、買房,也不願投資實體經濟,更不要說風險極大的科技創新企業了。
去年,大量資金湧入中國風險投資市場,挖掘科技界的大贏家。這股風潮正值中國經濟增速創幾十年來最低且其他資產回報降低之際。投資者越來越小心謹慎。不過一些投資者稱,投資熱門公司的壓力,意味著有時候風投基金在與創始人會面後,根本沒時間對初創公司的說法做盡職調查,就簽署了投資意向書。「梅花天使創投」(Plum Ventures)創始人吳世春說,「如果你不這樣做,他們一離開會議就會接到其他風投公司的電話,公司估值馬上會上升20%~50%。」
吳世春和其他一些業內人士稱,他們擔心自己有可能選錯投資對象,且對一些公司的估值過高。投資者持謹慎立場,還因為中國初創公司的退出選擇越來越少。目前有大量企業排隊等待A股IPO審批,實現上市可能要花上2年到3年的時間,甚至更久。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曾討論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但今年3月份該計畫被擱置。
總部位於北京的投資銀行「易凱資本」(China eCapital)的董事長王冉表示,對於如何退出的問題,沒有好的答案。他稱,這使得風投基金對新投資的熱情下降,對估值也更敏感。中國科技初創公司整體估值變化如何沒有相關資料,不過一些風險資本投資者和投行人士表示,正看到很多新的融資回合的估值或者持平、或者下降。
從「小米」前景窺知一二
創投調查機構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資料顯示,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擁有所謂「獨角獸公司」數量第二多的國家。「獨角獸公司」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
作為中國最具價值的風投支援初創企業,智慧手機製造商小米公司(Xiaomi)在2014年12月進行的最近一輪融資中,估值達到460億美元。然而,對於目前小米是否仍匹配這一估值的質疑之聲不絕於耳。由於智慧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小米的手機銷售額陷入成長停滯。一些人認為,目前小米的價值只有當初的一半甚至更少。今後,如果沒有創新,不能為智慧手機創造出革命性的更新產品,一味地靠模仿、抄襲「矽谷」的產品和技術,那麼,「小米」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步當年諾基亞(Nokia)的後塵,被其他競爭對手淘汰。
不過,小米駁斥了上述市場傳言,堅稱其成長進展正常。該公司首席財務長周受資說,小米手機的需求仍然旺盛,其互聯網服務業務今年有望帶來10億美元收入,而且該公司在印度智慧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居第三位。他說,作為一家非上市企業,小米需要長期投資人,需要面向未來的投資人,沒有一家初創企業可以在一開始就實現估值。
「資本+創新」能夠做到完美的結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單純依靠資金的堆砌,靠「燒錢」來維持創新企業的發展,這種「創新科技泡沫」遲早將破裂。